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6章 成败逆转荷兰 (第1/2页)
都宪闵自己号称中国通,最喜欢别人夸奖他具有中国智慧。 不管是真懂还是假懂,他真的算是博览群书,当然都是中国的典籍。 他的书房了有许多藏书,相当一部分是孤本、绝本的那种。 这些书,有些是他从前辈总督的搜刮那里挑选出来的,前面的文物古迹里,当然有各种书籍字画,对于他来说,都是可以予取予夺的。 同时,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他的手下,遇到了这样一个喜欢中国古籍的上司,当然也要逢迎他的这个爱好。 虽然他们读书不行,这个不是想学就学的,但是,他们可以收集各种书籍,然后送给上司。 于是,只要都宪闵想要的书,基本都能找到,然后添加到他的个人藏书中。 不过呢,就像有人学习西方一样,好的没有学来,倒把坏的学来了。 这个都宪闵也是一样,中国传统中的温良恭俭让没有学到,只是把诸般的勾心斗角、jianian狡其猾,都学的很彻底,甚至有出类拔萃的样子。 因为他有了中国式的狡猾,同时,没有抛弃西方殖民主义者那种狠辣! 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派人在原住民中间造谣,说那些大陆朝廷来的人,要对他们如何如何不利,要对头领进行追杀,擒贼擒王。 当然,他们不会造谣就得,还有行动跟着。 他们的暗杀小组,会配合这些谣言,专门进行绑架,杀人。 一旦人没有了,他们的谣言,就更加猖獗了。 对那些官兵代表,他们也利用一切机会挑拨离间,说他们也是大受原住民桀骜不驯的侵扰,请官军前去镇压。保护他们的安全。 本来那些官兵和原住民的关系就扯淡,现在有人中间这样一掺和,就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 尤其是,有一次重要的官兵和原住民的谈判。被都宪闵知道得一清二楚,其内容就是要达成协议,驱逐这些荷兰人。 双方的主事人都比较明白事理,知道自己家里的事情,都好说。所以都准备各退一步。 这正是荷兰殖民主义者最害怕的。 于是,都宪闵狠辣劲头上来,派兵把这个会谈团团围住,把谈判的上方一网打尽! 然后,他们又放出消息,对官方说,这是原住民的诡计,把官方代表都给杀害了!而且这些人特别狠毒,把这些人不管死活,全都喂了老虎! 毁尸灭迹了! 又对原住民说。这是官方的圈套,那些原住民头领都被官兵逮走了,而且怕这些原住民夺回去,连夜把这些人送往大陆了。 这个谣言的恶毒之处,就在于谁也没有办法证明它是谣言。 因为,当事那些人,一个都不见了。 而那些人的实际去处,就在隔壁的那间没有表明用途的洞xue里。 都宪闵的这一招非常恶毒,彻底破坏了原住民和官兵的关系,使双方的关系再也没有可能融洽。 双方全都把都宪闵的这个谣言当真。全都兴师动众向对方要人! 开始还用文的,虽然言语已经无所不用其极,都是恶语相向。 达不到目的以后,很快就大打出手了!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他们本来就没有对方的人,如何大变活人出来? 连番苦战,双方多死伤惨重! 这还不说,那些当事人,知道一点内情的人,全多死光了! 结果。剩下的记忆唯独是双方的仇恨了! 双方流血流泪,仇恨难平,却乐坏了都宪闵。 以至于他还写下了一句——总督用兵如神,强敌烟消云散! 这句话就在他的碑文中。 碑文还总结了他这个诡计的后果——当时,就造成官军死亡五千;原住民死亡二万。 深远的后遗症,以后的互相仇杀,后果难以计数。 不过,这家伙也没有得到好死。 他诡计得到成功以后,得意忘形,大败酒席庆贺。 就在席间,一位当时豪绅家族青年,大醉,失手杀死了都宪闵! 杀完了人以后,那个青年立刻就没有了一点醉意,长笑一声,在荷兰士兵围上来之前,自杀而亡。 从此以后,他的后任,就把都宪闵的“挑拨离间”当作了传家宝,继续使用下去。 在以后的历任总督功绩碑文上,都有施展这一招的的效果,一直到最后一名总督。 麦柯急于去隔壁的洞xue,其他的人碑文就没有仔细看,实际上它们也比较短小,到了最后的一个碑文,才站立在哪里。 这个碑文,比所有的碑文都长,难道有什么重大事项? 麦柯稍微浏览了一下,就知道了原因。 原来这碑文是主人自己写的,自己凿上去的! 这个人就是实质上的荷兰末代总督,他的中文译名叫揆一,可见也是一个理解中国文化的主,否则也起不出这样富有智慧的名字。 他这名字应该是取自成语千载一揆,揆的意思是道理和准则,所以揆一,应该是永恒的真理的意思。 如此还可以推论,他应该具有基督徒信仰。 麦柯不关心他這些东西,只想看看他自己是如何给自己树碑立传的。 稍微看看了一下,就清楚了几件事情。 首先,这个碑文的落款时间,是一六六二年,比历史上荷兰推出福尔摩萨晚了一年。 这说明这位总督,并没有马上就死,而是过了一年以后才自杀的。 也许就是为了写这个碑文? 一年下来,就作了这一件事情,可见效率不高。 其次,就是这个总督如果是真的,那么被郑成功赶跑的那个总督就不是真的了。 因为根据历史,那个总督跑回了荷兰,立刻被逮捕,被判为有罪,遭到终身流放的惩罚。 也许他预见到那个结局,所以才宁愿死在这里? 碑文果然对这件事情有解释! 根据揆一的披露。他留下了,也是遵照历任总督的惯例,那个回去的人,实际上是他的一个替身。 终身流放的也是他的那个替身。 也就是说。从前的十一任总督,不管离开人们视线的时候是死的,还是活的,都聚集在这里了。 他选择留在这里,也是为了不破坏这个惯例。 其次。就是他有一个预感,也许他就是最后一个总督了。 如果他不留下点东西,恐怕许多事情就会永远成为谜团。 虽然,他所披露东西,永远也不可能进入大众的知识范围。 再有一件事情,他在撤离之前,最后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出动了所有的力量,再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