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白山黑水间的争夺(三) (第1/2页)
半夜更新的一般是防章节,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一般防章节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这种书看的人少,dbn又猖獗最近qidin作者的收入普遍下降了1o左右,读者又爱看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玄幻都市文。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 宽甸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隶属于丹东市,坐落在鸭绿江畔,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接丹东市区,西与凤城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毗邻,北与桓仁满族自治县、吉林省集安市相连。是辽宁省县级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县,也是辽宁省最大的边境县。总面积6193.7平方公里,人口431590人,2013年,宽甸县实现县区生产总值211.3亿元。 宽甸满族自治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名县”、“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 中文名称宽甸满族自治县外文名称y别名鸭绿江畔仙境宽甸行政区类别自治县所属地区辽宁丹东下辖地区20个镇、2个乡政府驻地宽甸镇电话区号0415邮政区码118200地理位置中国辽宁省东南部面积6193.7平方公里人口431590人气候条件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天桥沟、青山沟、玄武湖、天华山、花脖山、河口等火车站宽甸火车站车牌代码辽f边境线长216.5公里行政代码210624县委书记吴世民 目录 1建制沿革 2行政区划 3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4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5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林业资源 能源开发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社会事业 教育 卫生 社会保障 8交通运输 9旅游景点 10著名人物 11当地特产 建制沿革编辑 夏朝,宽甸地域属青州,商因夏制,仍属青州地。 春秋、战国时期,宽甸属燕国辽东郡辖地。 秦始皇二十一年秦灭燕,继置辽东郡,宽甸仍属辽东郡。 汉高祖五年,封卢绾为燕王,宽甸地域属燕国管辖。元朔元年废燕王,置辽东郡,设西安平县,宽甸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 宽甸县 宽甸县 三国时期,魏景初二年魏取辽东郡,仍设辽东郡西安平县,宽甸地域属其辖地。 西晋,宽甸仍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东晋十六国时期为前燕、前秦、后燕势力范围,宽甸一带仍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 东晋义熙五年,宽甸地区被高句丽部族割据,以城为行政建置,西安平县改称安平城,在大蒲石河口置泊汋城,宽甸一带属泊汋城辖地。隋朝,宽甸地域仍属泊汋城地。 唐总章元年收复辽东,设安东都护府,宽甸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辖地。历元年宽甸属渤海西京鸭绿府桓州地。 辽灭渤海国后,于今凤城设开州开远县,宽甸属其辖地,金收国二年置婆娑府路于大蒲石河口,宽甸属婆娑府路所辖。至元初年仍设婆娑府路,至元十七年降为府,二十五年废府为巡检司,宽甸属婆娑府巡检司辖地。 明朝,设辽东都指挥使司东宁卫,宽甸属东宁卫辖地。成化五年,修筑辽东边墙至宽甸境内。嘉靖四十二年险山堡设参将,辖十三城堡。万历元年议筑宽奠、永奠、大奠、长奠、新奠“五堡”。万历四年,宽奠“五堡”相继建成。宽奠参将加副总兵职衔,迁定辽右卫军士及仓官于宽奠堡,创学庙,开设瓦市,屯军垦田,由荒芜之区,成为辽东重镇。 清天启元年四月,后金军占据宽甸,将收降军民编入八旗,封汉人降官为备御,与牛录额真共同管理宽甸地域。清顺治年间完成柳条边修筑,宽甸为柳条边外巡防地。由叆阳边门卡伦统巡。同治十三年清朝撤销对柳条边外封禁。光绪三年正月,清廷批准设立宽甸县,隶属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属奉天省东边道辖县。 民国元年,宽甸县隶奉天省东边道。民国十九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废东边道,宽甸县属辽宁省辖县。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宽甸县属伪奉天省辖县。民国二十三年12月,属伪安东省辖县。民国三十四年10月25日,辽东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解放宽甸,成立宽甸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民国三十五年4月属安东省第四专署,11月国民党政府军占领宽甸,宽甸县属安东省辖县。民国三十六年6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