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悠闲的战争岁月(三) (第1/2页)
择捉岛,日俄争议岛屿,面积平方千米,是千岛群岛最大的火山岛。日本的行政划分为根室支厅,目前被俄罗斯实际控制。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择捉岛是南千岛群岛的四个最大的岛屿之一, 千岛群岛位于堪察加半岛与北海道之间,群岛南部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岛被日本称为北方四岛。 择捉岛位于南千岛群岛最北部,北纬45°3′53〃、东经147°50′25〃,东北距得抚岛40公里,西南隔20公里宽的国后水道与国后岛相望。择捉岛是千岛群岛最大的岛屿,长214公里,最宽27公里,面积平方公里。 主要城市为纱那。二战前为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以外,日本面积排名第五大的岛屿。 地形地貌 该岛是由多组火山构成的,最高峰是位于中南部的博加蒂岭主峰斯托卡峰,海拔1634米,是一座大型复式火山。另外至少还有12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比如最北端的神威岳、神威岳南侧的茂世路岳、中部向北伸出的散布半岛上的散布山和北散布山、岛中部的小田萌山、博加蒂岭最北端的恩根登山、博加蒂岭西侧向西北伸出的阿登佐岳、岛最南端的别卢塔卢别山。此外。择捉岛有多个海湾。博加蒂岭东西两侧各为单冠湾和宇多须都湾,阿登佐岳西侧是内保湾,岛的西南部还有一个由火山口构成的海湾萌消湾,开口朝北,直径约7公里,火山壁最高 ,海拔为402米。 气候特征 择捉岛冬季风强,夏季较弱,有浓雾。富森林。有熊和赤狐等动物。择捉岛上针阔叶混交,针叶树种主要是落叶松、雪松、云杉和冷杉,阔叶树种以栎树、枫树、楸树、桦树、桤树、柳树为主,另外还有千岛竹和多种藤类。该岛濒临太平洋的东南岸由于有千岛寒流经过,温度较濒临鄂霍茨克海的西北岸低,而且多雾,所以西北岸的气候较良好,植被种类也更多。另外,岛上还有多条河流,最长可达24公里。湖泊也有不少。其中最大的是位于西南部得茂别火山口中的得茂别湖,直径可达3公里。 人口 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2070位居民。人口最多时是在上世纪30年代,超过2300人。择捉岛人口2006年为6739人。2007年岛上总人口为6387人。 资源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鱼类养殖场为世界最大养鱼场之一。另外,岛上还有铼矿,主要以res2形式存在,为发现的第一个铼矿。铼可用于航空发动机耐热合金。因此该岛战略地位和经济发展价值十分重要,并有捕鲸根据地。主要城市为纱那。 交通编辑 由于拥有天然深水港, 沿岸可停泊大型船舶的海湾约有十几处,大型舰队可以隐伏于此,加上千岛群岛与库页岛,掌握了太平洋通往堪察加半岛的海线交通,屏障俄国滨海边疆区的军事设施。 2010年,俄罗斯开始在库里尔斯克附近的雷德夫建设新机场。日据时期位于岛东南部的留别村附近有目前岛上惟一的机场海燕机场,iata代号为bvv,icao代号为uhsb,该机场跑道长2380米,宽32米,每周有4班与萨哈林岛之间的航班,但经常由于天气原因停飞;在其东北侧还有一条平行的废弃跑道,长1200米,宽70米。 历史编辑 载,黑水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这条航线从库页岛出发后,顺着海流趁西北风向东南航行,到择捉岛后,则转向东北而后到堪察加半岛南端,全长918海里,用15天。说明库页岛的靺鞨族人在唐朝已掌握了鄂霍茨克海的逆时针方向的海流规律,开辟了这一条从西北走向东南再转东北的大弧形航线。 1794年,俄罗斯帝国政府将38个流放犯和20名猎手送到得抚岛定居,建立移民点。 1799年,德川幕府获悉此事后,将东虾夷和南千岛群岛从松前藩手中收回直辖,并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建立行政组织。 1801年起,幕府从南部藩、津轻藩各派兵100名驻守择捉岛,并于同年又派官员到得抚岛晓谕俄国移民,严禁贸易,并立下了“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标志。 1805-1813年间,俄国不断在千岛群岛sao扰日本,这段时期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北寇八年”。此后到1855年2月7日,日俄终于就千岛群岛的划界达成妥协,双方以择捉岛和得抚岛为界。这也是100年以后日本对南千岛群岛要求的根据; 1855年。两国签署。约定择捉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先后设置行政区划;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南云忠一率领的部队,就是在此岛南岸的单冠湾出发集结,发动了珍珠港事件,因而引爆美国参战; 1945年8月底9月初,苏联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占领择捉岛,至今择捉岛的有效支配权仍为俄罗斯; 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约定日本放弃对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后苏联正式获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