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指桑骂槐!(两章 合一) (第2/3页)
想法的。”杨嗣音还是比较理性和客观。 “产业园,呵呵,我听说吕家一直想进入广陵分一杯羹,目前就想在产业园的一个河港上做文章,想入股此港,真是蛋糕没做起来,就有一堆狼围着蛋糕转了。”何琳捂嘴笑道。 何琳知道杨嗣音比较关注广陵,经常和李义东打电话聊天,也能够从这个广陵市长大秘嘴里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当然何琳还有一些别的渠道了解广陵。 杨嗣音更是有暗棋在广陵,不过这种小道消息,她倒是第一次听说。 “你是说吕家对广陵有意思?” “嗯,我还听说杨子轩似乎对吕家没什么好感,三番四次的破坏吕家在广陵的布局,前段时间广陵市内内斗厉害,省里媒体连续报道了好几次广陵的各种奇葩案子,这背后听说也有吕家在推波助澜,就是警告杨子轩别坏他们的财路,不然他们也不会客气。只是杨子轩手腕颇厉害的,吕家联合其他一些人,屡次想对杨子轩下手都不成功。 前不久镇河纪委受到省纪委的委托,到广陵查案。听说前期进展挺顺利的,后来莫名其妙的,就被赶出了广陵,听说这背后也是杨子轩在cao刀。”何琳在杨嗣音面前,对杨子轩都是“直呼其名”了。 叫“杨子轩同志”太奇怪,她和杨子轩级别还是相差太远,还没有资格互称“同志”,叫“杨市长”更是不妥当,因为眼前这个也是“杨市长”,在杨市长面前谈“杨市长”,总会觉得十分别扭。 何琳这点点滴滴的“八卦新闻”,都在杨嗣音脑海里面,慢慢沉淀,堆叠,渐渐改变对杨子轩的“认识”,勾勒出一个全新的“杨市长”形象。 杨嗣音到了家里,却听到保姆说有个姓肖的男子打电话来过,杨嗣音立刻就知道是谁,洗完澡就给他回拨。 “听说,你给我电话了?” “市长,深夜打扰,还请见谅。”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杨嗣音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那么冷酷,她一直都是“冰美人”的形象展示在众人面前。 “如果不是紧要事情,也不敢打扰您啊。”肖立兴在那头笑了笑。 杨嗣音却蹙着眉头,娥眉凝锁,“生什么意外了吗?” “不知道您最近关注广陵政坛变动没有?”肖立兴追问。 杨嗣音这段时间还真是没空腾出手来,关注广陵,雨雪冰冻灾害,就让她好几天没休息好,只能抱歉说了声不了解。 “不了解也没关系,市长您日理万机,没关注也很正常。” “没关注,但是你要是有什么紧急情况,跟我叨叨。我都会认真去调查了解的。”杨嗣音不想让肖立兴觉得自己广陵。就是没人问没人管的“孤家寡人”。 美人一言。胜过万语。 肖立兴对杨嗣音本来有比较崇拜和迷恋,虽然到了广陵之后,不像以前那么迷恋,但是听到此话,还是忍不住心头一热,早已经不是十八岁的少年了,但是被自己崇拜的人重视,浑身像是伏天喝了冰水一样爽感惊人。 肖立兴也明白。在体制内行走,这种迷恋和崇拜,肯定会被人利用,杨嗣音对他肯定也有一定“利用”成分,但是他却没法彻底摆脱这种迷恋。 就算很理性的时候,他也有说服自己的理由:杨嗣音背后有个杨家,杨嗣音前途无量,他紧紧追随杨嗣音,有朝一日,能够获得杨家支持。那这辈子也算足够了。 “市长,有你这句话。我就算是……”肖立兴又想表忠心一番,却被杨嗣音打断了。 “你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他又出什么新花招给你小鞋穿了?”杨嗣音口里指的“他”,自然就是杨子轩。 “那倒没有,反而是他最近自顾不暇,我想恶心他一把。”肖立兴说道,“广陵这边,市委市府班子都有所空缺,尤其是市委班子,市委副书记卫正风提前退二线……” “提前退二线?这是谁的手笔?” 提前退二线,必然是有重要外力所致,要么是自己犯了重大错误,要么是有人想让他挪位置了,所以才有此问。 “谁的手笔,我没调查清楚,这个应该不是特别重要吧,重要的是他身后的位置,谁来继承……” “立兴同志,你如果有心去争夺这个副书记,那一定要弄明白,是谁推卫正风到二线的,这个很重要。人家为什么要花力气让他提前退居二线?是看他不顺眼?还是他得罪了省里的什么人?还是省里有人想让他让位?如果是他得罪了省里的人,那这个副书记位置,你可以争一争。 但是,如果是省里有人想让他提前让位,那你去争,就要得罪省里的人,你明白吗? 肖立兴额头登时冒出了一头的冷汗,这一层,如果不是杨嗣音点破,他还真没考虑到。 “这个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不过这个副书记我还是想争一争,不然我在市里可能,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被排挤……”肖立兴没说被“边缘化”,这种话。 但是这句话暗示应该很强了,就是希望杨嗣音能够“出手相助”。 本来他就是杨嗣音安排到广陵去的,而且在广陵一直被孤立,现在有机会改变这种“被孤立”的格局,他就不相信杨嗣音会不动心。 他不知道杨嗣音和杨子轩真实关系。 他只了解,杨嗣音和杨子轩都属于省内“年轻明星官员”,级别相近,两人一直在明争暗斗。 他认为杨嗣音安插他到广陵,是希望他能够牵制杨子轩,不让他展势力那么迅猛。 如果他能够到副书记这个位置,肯定更能制约杨子轩。 杨嗣音琢磨了一下,说道,“我能做些什么吗?” 肖立兴笃定心意去争这个副书记,她也不好阻止什么。 肖立兴当然不会直白说出让杨嗣音帮忙,笑了笑,“我现在都不知道对手有哪些,而且我听说明年开省委常委会议,就有可能讨论这个人选,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还来不来得及……” 杨嗣音明白了,这个肖立兴耍了一下滑头,想让她动用省里的关系,了解有哪些候选人。 挂了电话,杨嗣音便直接打电话去了解,她在省里也有些用得上的关系,尤其是组织部有个副部长和她相熟。 “黎部长,这么晚了,还打扰您……” 寒暄一番,杨嗣音旁敲侧击了一下广陵的人事安排,却听这个黎部长,守口如瓶,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透露出来。 杨嗣音心头凛然,难道这一场人事安排,牵涉到更加深层次的“布局”? 这么一想,她感觉越有可能,联想到苏老从京城回到南苏这个细节,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广陵要成为全省人事大调整的切入口了。 正是因为事关重大,这个平时和她关系不错的副部长。才会支支吾吾。甚至答非所问。 最大的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