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回 各怀心思 (第2/2页)
行,都要给他们准备妥帖。稍有不如意,大刀片子伺候。 可崇祯不知道,如 果杨承应不这样做,士兵们要变成叫花子,吃穿都成问题,拿什么打仗。 借兵不成,那只剩下要钱。 崇祯不好开这个口,毕竟是大皇帝,哪有亲口问臣下要钱的道理。 但看杨承应不是个精细人,自己如不开口,他绝不会开口。 想到这里,崇祯开始有些后悔,没找个聪明的大臣陪同。 「卿……卿且回去,到万府小住几日,待……待朕处理手中紧急公务再召卿进宫。」 太监们都吃了一惊,偷偷地向皇上的脸上瞟了一眼。 他们看见皇上的脸色刷地红了,一直红到耳根。 这不是要动怒,而是头一回说谎,不太习惯。 好在杨承应没有为难他,跪下叩头道:「臣告退。」 杨承应起身,躬身退了下去。 目送杨承应走远,崇祯方起身,才发现自己后背都是汗。 他只得回寝宫,换身衣服。 周皇后听说,前来问安。 她见皇帝更衣,不敢问衣裳为何要换,只问道:「陛下今日亲眼见到杨承应,不知印象如何?」
崇祯在桌旁坐下,拳头轻敲桌面,评价道:「此人沉稳勇毅,有着异于常人的威严,并非赤胆忠心的大臣。」 「这样啊。」周皇后不解道,「既如此,陛下为何不就地擒拿,令其无法回辽东。」 「非我不想,实在不能。」 崇祯说道:「他此来带了一万多军队,北、东北、东南都有军队准备随时发起进攻,京师内肯定有他的人,拿下他谈何容易。」 「哦?」周皇后不信。 「别看各镇总兵都写邸报说,太平无事。恰恰说明,各地已经风声鹤唳了。」 崇祯苦笑着道:「和这些人打交道十余年,朕还看得明白。」 「既然无法制住此人,不如拉拢。」 周皇后建议道:「听闻杨承应进京的名义是归宁,普通百姓以为的归宁是去万府,毕竟公主出自万府。 但公主真正的娘家是皇家,可请皇嫂出面,请公主入宫,赏赐珍宝和土地,并加以游说,以拉拢杨承应。」 「有道理,朕速着曹化淳前往,请公主明日进宫。」 崇祯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当即同意了。 曹化淳领了旨意,便带着几个太监出了宫,直奔万府。 因为杨承应此时就待在万府。 「臣万炜,携府中合族、奴仆一干人等,拜见延恩公主。」 须发皆白的万炜,对着高坐在主座的朱徽娴行朝拜礼。 杨承应站在公主的一侧,一同受礼。 万炜行过礼,站在堂内的东侧。 杨承应和朱徽娴来到他跟前。 朱徽娴站着,杨承应跪在蒲团上,冲万炜和万长祚行礼。 古代规矩,先国后家。 朱徽娴虽然自万府出来,但已经入了皇家的宗室族谱,已经是皇室的成员。 万炜是她的爷爷,万长祚是她的父亲,都得先向她行国礼。 论到她和杨承应行家礼,她也只需站着,虚跪即可。 至于万炜的妻子,瑞安大长公主数年前已去世。 双方行礼完,各自入了座。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