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回 平台召对 (第2/2页)
于是上前询问: “兄台可否留步?晚生有一事咨询。” 那中年男子见袁崇焕衣着光鲜,口音却不是本地,猜测是外官进京,便道:“公有事尽管问,我知道的一定告诉你。” “请问,这一队队的车马运往何方?” “你问这个做什么!”中年男子一脸警惕。 “纯粹出于好奇,别无他意。” “呵呵……告诉你吧,这是万府的家仆正往天津卫送银子和粮食。” “为什么往天津送?” “从天津出海啊,这银子是送到金州镇的。” “为什么要送到金州镇?” “这我就知道了。” 中年男子拱拱手,迈步离开。 看着一车车运粮食和银子的车,袁崇焕却大概明白了什么意思。 延恩公主的娘家,正是万府。 八成是杨承应求延恩公主向万府借粮、借钱,以此度过饥荒。 杨承应这人打仗的本事一流,捞钱的本事也一流。 就是如此一来,人品和政治立场受到质疑。
瞧瞧他收留的都是什么人啊,崔呈秀、霍维华、许显纯的家人,都是阉党。 就连袁崇焕的好友阎鸣泰也辞官卸任,逃到了金州镇。 还是个阉党。 朝廷不少人据此,认为杨承应是阉党,恳请皇帝处置他。 想起阎鸣泰,袁崇焕叹了口气。 多好的人才,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投靠阉党。 如今,他逃到了金州镇,估计这一辈子再无出头之日。 收拾好心情,袁崇焕上了马车,前往紫禁城。 天启六年八月十四日,崇祯带着四位辅臣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在平台召见袁崇焕。 李标官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龙锡为文渊阁大学士,周道登为国史馆正总裁,刘鸿训授礼部尚书衔兼东阁大学士。 “奴酋祸乱辽东已十几年,致使辽东百姓蒙受灾难。” 崇祯问道:“不知道爱卿有什么样的平胡方略,请具实奏闻。” “臣的方略都详细写在奏疏里。” 袁崇焕磕头答道:“简而言之,就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不必征调其他边军和钱粮,为朝廷增加额外的负担。” “具体方略,快详细道来。” 这几句话真是说到崇祯心坎里去了,不花钱还把事办了。 “总结为十二字: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 袁崇焕详细的解释道:“先守而后战,依靠防守反击,徐徐推进。臣在宁锦前线和杨驸马一道如螃蟹的两支大钳子,死死拖住建虏,最终将其困死。” “能困死奴酋吗?” 崇祯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建虏粮草短缺,新汗权威不够,国内混乱不堪,已经没有当年努尔哈赤的强盛之势。” 袁崇焕信心满满地说道:“臣用当年熊廷弼‘三方布置’的战略,以宁锦阻挡住奴酋犯我大明的必经之路。以杨驸马的金州军北上袭扰建虏,步步蚕食。” 崇祯此时只是十五岁的少年,听到这战略,以及前面屡次获胜的大捷,对袁崇焕的话深信不疑。 听到袁崇焕说完,他一拍大腿,叫了声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