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门楣 (第2/3页)
大伯一眼:“此事我姑且信你。但是你觉得在此事上帮了大娘,就可以心安理得在外面养外室吗?” 大伯闻言顿时满脸尴尬:“延潮,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此事你能不能不管?” 林延潮道:“我是你的晚辈哪里敢管?只是担心爷爷会如何?以爷爷的性子,大伯你的腿怕是要被打断了吧。” 大伯闻言坐了下来,整个人失去磷气,颓然半响道:“延潮,此事苦恼我好几年了,你可一定要帮我拿一个主意。全家里大伯能指望的人只有你了。” 林延潮道:“爷爷那边我也不敢替你话。大伯实话的,这几年家里让你管着,账目上一塌糊涂,我估计下去不用几年,咱们林家就要落到变卖家产的份上吧。” “是不是你三叔,不对,是你三娘在你面前编排我?”大伯当即怒道。 林延潮肃然道:“大伯,这时候你还在怪三叔三娘,若你还是如此,我也没办法帮你了。” 大伯一听立即道:“延潮,千万不可如此,大伯听你的还不行吗?只要你能帮我让……进了门,让你的堂弟……进了族谱,以后我二话不,什么都听你的。” 还讲条件? 林延潮直接起了身:“大伯,此事年后再提,不过有一事话要在前头,我进京前一再与你不要用我名头,在外面应承什么。” 大伯道:“我一直记得,但是李赞公的事你能不能?” 林延潮正色道:“谢家打废了人,自有朝廷的律法在,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此事我不会徇私,致仕官员干扰地方政务,此乃官场的大忌,你若要害我,就尽管在外面替我招揽下去。” 大伯满脸尴尬,他心底确有这个想法,以此为条件让大娘允许人家进门。 顿了顿林延潮道:“至于李县丞,让他的儿子自己去吏部候缺,该去哪里就去哪里,最多以后帮他问一问就是。”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大伯闻言大喜,“延潮有你这句话,大伯也算可以给李赞公一句交代了。” 林延潮摇了摇头,但见大伯手舞足蹈的样子也不由失笑。 然后大伯让曾庄头带着下人将年物都抬到正厅外的院子里,堆得如同山一半。 大伯当即命家里茹算了一下,然后除了家里用的,祭祖的,大房二房三房各拿一份,然后按着丫鬟老妈子,家丁打扫如此分下去。 每个林府的下人都有一份,拿到手后都是千恩万谢了一番,顿时院子里人人来领很是热闹了一番,充满了过年的喜庆。 却林延潮衣锦还乡后,却濂浦林氏,水西林氏都派了人上门道贺。 濂浦林氏对林延潮而言是恩重如山,没有濂浦林家也就没有林延潮的今日,而且林延潮老师林烃现在丁忧在家,林延潮无论如何都要在年前赶去探望的。 另外就是水西林氏,林家现在已是归了宗。水西林家知道林延潮回乡后,让林歆上门请林延潮至水西林氏参加宗祠祭祖之典。 林延潮的三叔自归宗后,他的儿子敬昆的昆字就是取了水西林氏给林家所定下的字辈。 不过林延潮却没有打算给自己儿子取水西林家的字辈。林高着知道后也没什么,毕竟他们是庶家旁支,好几代没来往了,不接受字辈在他眼底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却有人拿此事道,首辅申时行中状元前从舅家姓徐,但是他中了状元后,第一件事就是回乡将姓氏改回去以光宗耀祖,林延潮为何不让自己儿子取宗家的字辈呢? 而且现在两边同时来请,意味就很不一样了。 一面是宗家,一面是老师家,两边是要分一个先后,亲疏来。 对于林延潮而言,自己的几个老师都是出自濂浦林家,实对自己有培育之恩,这仅次于养育之恩,至于水西林家则是有生恩。 往大了方面,一个是养恩,一个就是生恩了。 现代人观念是养恩大于生恩,但古饶观点却是生恩大于养恩。 申时行就不提了,比如射雕英雄传里被骂的杨康,以及赵氏孤儿就是生恩大于养恩的例子。 再这两家,濂浦林家是闽县林氏的望族,而水西林家是侯官林氏的望族,闽县侯官又都是属于福州,同样身为附郭县。所谓附郭县,也就是两县的县衙都是设在省城里面,与府衙,布政司衙门同在一城。 所以两县是一个地方也没错,因此两边子弟这几十年来没少的明争暗斗。你们濂浦林家有八进士四尚书,我们水西林氏则是从宋朝起就是科举望族,曾有一父七子八进士的辉煌。 也就是父亲是进士,他的七个儿子也都是进士。 而到了明朝水西林氏第十九世林春泽为正德甲戌科进士,任贵州程蕃知府,被当地百姓恳留十三任、三十九年,而且林春泽还十分长寿,历经成化至万历六朝,万历一十一年时才病逝,享寿一百零四岁。 林春泽子林应亮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进士,官至仓场侍郎。 而孙林如楚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官至广东督学,现因林应亮病逝而在家丁忧。 由此可知两个林家都是省城的望族,因此两边子弟互争长短,都有压对方一头的心思。 偏偏两家又同时来请,这就是有些较劲的意思。 林延潮要在年节前先去哪一家呢?这无疑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自己心底濂浦林家重要,还是水西林家重要? 林延潮当即请示林高着的意思,林高着认为既是归宗了,你又没有排字辈,那么还是应该先去水西一趟,先去祭祀林家的祖宗。 林延潮初时不明白林高着的用意,后来仔细一想方知道爷爷的这一番苦心。 什么生恩,养恩,自己又不是如杨康,赵氏孤儿那样二选一的问题。 申时行中了状元后从徐姓改回为申姓,但是他为官以来对于同乡的徐姓一直都是不惜余力的提携。 比如他的苏州老乡,前礼部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