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电池量产 (第2/2页)
“没错我们是损失了一部分的利润,但创造了一个各方多赢的局面,让社会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下去,这比纯粹的追求高利润要好太多,我也不想看到国家与舆论,天天琢磨着收高额富人税,想各种办法剪我们的羊毛……太有钱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在我们这个国家。” 杨明正气凛然,阐述着他个人的价值观。 核心就是这几点: 带领家乡人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 不追求个人财富的无限膨胀,小富即安,更加在意创造社会效益。 所以电池工厂的流水线,哪怕可以全部由机器人负责,无需招募一个工人,可将成本压缩到极致,杨明也不会去做。 因为他其实能做的更加彻底,连工厂、工人跟流水线都不需要,直接从仓库空间掏出电池即可,轻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但他显然不能这么做。 他不仅需要工厂、流水线,甚至考虑多招募一些工人,将更多的人,捆绑到他的‘利益战车’上。 如果有一千人需要依靠他养家糊口,他就多了一千份的保障。 如果有十万人在他的工厂里工作,提供优厚待遇,就会有十万个家庭帮他说话。 如果有足足一百万人为杨明工作,那么他就轻松拥有较高社会地位,成为无数官员笑脸相迎的对象,哪怕他犯了一些小的错误,说了两句不正确的话,也无伤大雅,不会被严厉追究。 他身上的秘密,也不会引来肆意的窥探与调查,针对他的恶意,也会有人愿意帮他解决。 况且杨明的仓库空间内,有上万亿的高价值物质,他根本就不缺钱,也不用在乎金钱,对他而言,金钱只是一个数字,还不能带来安全感、满足感的数字。 人。 只有人,大批的人,能团结到他身边,心甘情愿站他身边,十分忠诚的帮忙维护他利益的人,才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这也是杨明的主要目的。 所以即便电池工厂的工人们,组装一块高能电池,需要用到1个工时,杨明也不会把他们辞退,而是好好的养起来,让他们觉得老板人好,清楚的知道他们所获得的待遇,远高于自己付出的劳动,乃至培养出少量的白眼狼,都没问题。 有利益进行捆绑,至少90%以上的为他打工人的,都会站他这边。 这便是杨明的真正目的。 至于他对赵大伟、梁红萍说的那套高尚说辞,只是障眼法而已,他哪里会高尚到那个程度,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老板,你说的太好了,太善良了,你确实跟那些资本家不一样,你的情怀跟格局非常大!我远远比不上。” 赵大伟一脸的惭愧,心里则无比的尊敬与佩服。 “杨总,我也误会你了,没想到您有如此高尚伟大的情怀,是真正的心怀天下,我要向你学习!” 作为感性的女性,梁红萍都抹起了眼泪,第一次认识了这位年轻的老板,并且为他的品质情怀所折服。 “不必如此,我只是有那么点能力,所以想那么做而已,如果没这个能力,还说这样的大话,恐怕就是别人眼中的傻子,我也会觉得这是个傻叉,理想主义者,没那么好当的。” 杨明摇摇头,不置可否。 视察完工厂流水线。 在产品仓库内,2万多块的高能电池,已经生产打包完成,可以对外销售,用于各种用途。 于是杨明拿起了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邀请工商局蒋局长,过来视察一番,看看具体的成果。 下午。 蒋海舟驱车前来,也对工厂视察了一番。 在听到关于高能电池的产品介绍后,他一脸的不信之色,认为这只是普通的锂电池而已,谈到补贴问题时。 蒋海舟摇摇头道: “小杨啊,这个厂,从头到尾,只是负责简单的组装工序,物料全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是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但没有核心技术,工厂随时可以关闭迁走,还虚假宣传说,能量密度达到了2400WH,小杨啊,把别人当傻瓜可不好,就这么个产能几万块电池的小厂,就敢号称投资十个亿,想要五个亿的补贴,最多发几个月工资就倒闭,再拿着补贴去国外享福?” “小杨,你想的太美了吧?” 说到后面。 蒋海舟已是相当的不客气,甚至是有些愤怒。 如此粗陋低级的骗补骗局,这小子,竟然忽悠到他的头上来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