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 真腊 (第2/4页)
郭氏睁开眼,正好看到朱高煦,她只觉得此人面目可憎,拼命挣扎,朱高煦却死活不肯放手。 等出了大门,朱高煦将她放到了马车上,自己也上去了,吩咐道,“进宫!” 郭氏也是个极聪明的女子,这会儿看出端倪来了,却拉不下面子,别过脸,不肯搭理朱高煦。 “你自己看看!”朱高煦将老四送来的供词给了郭氏,“我说的都是莫须有的事,我只想让张氏那贱人为娘偿命,若非四弟,娘恐怕……” 郭氏惊疑未定,拿过了供词,越看越是心惊,不敢置信,“这怎么可能?” “四弟还不屑于诬赖她。四弟若要张旭的命,还需要理由吗?”朱高煦道,“这件事,进宫问问汤嬷嬷便可知。” 郭氏忙握住了丈夫的手,“殿下,四叔之所以做得这么委婉,应是不想让父皇和母后知晓,怕伤了他们的心,若是闹大了……” “所以,我才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朱高煦道,“我相信,老大是说什么都不敢让爹娘知道的。” 唯一的法子,就只有认下这这件事,而张氏也就活不了。 一瞬间,郭氏便明白了丈夫的打算,她不由得动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朱高煦就握着她的手,歉疚地道,“这件事,让你受委屈了!” 朱高煦是个男人,他可不怕别人的闲言闲语,再说了,他本来也没有做私通大嫂的事,更加不怕了。 但对郭氏就不同了,朱高煦知道,这京城里的妇人们是最喜欢闲言碎语的,也肯定会有很多人对她指指点点。 郭氏却笑道,“这有什么,那时候,我都不认识殿下呢!” “有道理!” “不过,殿下,咱们真的要把基儿接过来抚养吗?”郭氏说出这话后,有点后悔,生怕丈夫误会她嫌弃朱瞻基,忙解释道,“妾身的意思,若是真的要接过来抚养,妾身愿意养在妾身的跟前。” 朱高煦想了想道,“且先看着,看爹和娘会不会把朱瞻基接进宫里抚养,若不接,大哥若是嫌弃朱瞻基,那我们就只有把他认下了。” 郭氏想了想,道,“大哥应当还是会把基儿留下。” 朱高炽那么聪明的人,若是真的不认朱瞻基,那便是明晃晃地诏告世人,朱瞻基是朱高煦的种,自己的头上被嫡妃和弟弟戴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朱高炽肯定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甚至都不会让宫里把朱瞻基接进去养着。 暗地里,郭氏松了一口气。 正常人谁愿意帮别人养孩子,哪怕这孩子真的是自己丈夫的,也不是从自己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嗯,老大多能算计的人啊,你看他肚子那么多,装的都是花花肠子。要不是四弟再三不让我招惹他,这一次,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郭氏听在心里,心说,还是小叔厉害,自己丈夫这点脑子,和老大还真是不能比。 “殿下,既然四殿下发了话,咱们听四叔的就是了。这天底下,谁还比得过四殿下?妾身觉得,四殿下的话总是没错的。” “他的话对不对,我不管,我只是怕不听他的,到时候又牵连他了,而且,我要是被父皇惩罚,不让我带海军了,怎么办?” “殿下所虑极是!” 汤嬷嬷将打听到的才告诉了徐氏,“听说,张家的长子张旭去了占城国,要那边的王室将珈蓝香全部都给他,他来大明卖,中间的利润很大。张本不肯,正僵持的时候,四殿下去了,就把张旭押起来,交给大殿下。” 实则,汤嬷嬷心里明镜儿一般,四殿下肯定不是为了珈蓝香这一点子事,为的必然还是银耳。 四殿下一直不声不吭,原来一直等一个机会。 明面儿上,为的是珈蓝香,世人也就不会往别的方面想,皇后娘娘也不会起疑心。 “这是多大点事!”皇后有些恼了,当母亲的还是偏心儿子,“这占城的事,事关国事,张氏平日里看着挺通情达理的,怎么在这事儿上犯湖涂。” 言语间,已经很是不喜了。 汤嬷嬷心说,张氏这儿媳妇不要也罢,天底下又有几个儿媳妇竟然丧心病狂到要婆婆的命呢? 人常说,家贼难防,这话说得可真没错啊! 谁会天天防着和自己住一个屋檐下的家人,又是无心算有心,若是皇后娘娘真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这些服侍的人,一个都逃不掉。 汤嬷嬷朝沐汝嫚看了一眼,皇后这才留意到,小儿媳妇还在旁边待着呢,小姑娘还不太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显得局促不安,也怪可怜的。 “好孩子,你事儿多,先去忙吧!” 沐汝嫚如蒙大赦,忙给皇后请了安,出了坤宁宫,到了门外,她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看着外面广阔的天地,只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出宫门的时候,沐汝嫚遇到了进宫的朱高煦夫妇二人,彼此见过礼,朱高煦上下打量沐汝嫚,像是要把她深刻记忆。 沐汝嫚很是恼怒,也顾不得失礼,狠狠地瞪了朱高煦一眼,掉头离开。 郭氏很不解,问道,“殿下在看什么?” “我在看这小姑娘和从前是不一样了。听说,四弟离京后,手头上的事都交给了她,四弟这个人做事从来不会没有道理,我在想,这小姑娘哪里不同,值得四弟如此器重?” 郭氏转念一想,有所明悟,也不多说,催着朱高煦,道,“殿下,咱们还是先进宫吧!” 郭氏去了皇后那里,朱高煦去了皇上那儿,夫妻二人兵分两路。 黄俨将康郡王府发生的事,同步汇报给朱棣,朱棣听说后,气得心脏都不好了,一张脸铁青,问道,“老大的确这么说的?说不能听老四的一面之词?” 朱棣问的是老大看了供词,听了张氏姐弟二人的狡辩之后,都没有在心里怀疑一下,便直接否定了朱高燨,同胞兄弟,事关自己的嫡亲母亲,老大这番做派,怎么可能会不让人寒心呢? 若是朱高燨在,这会儿,他必然会对朱高炽的选择毫不惊诧,毕竟,历史上,朱棣一死,朱高炽继位之后,便停了郑和下西洋,若非他寿命有限,必然把京城从北京又迁回了南京。 朱高炽一向是否定朱棣的,他与朱棣从来就不是一条心。 只是,谁能想到,他把自己的母亲都没有放在心上呢? 黄俨一向与朱高炽不合,此时自然不会为朱高炽隐瞒,他毫无心理负担地道,“是,皇上。大殿下这么说了之后,二殿下才说大皇孙的事,但奴婢以为,这事并不是真的,二殿下想必是为了不让张氏活下去。” 这是杀母之仇啊! 朱棣再次闭了闭眼,他瞬间似乎老了十岁,满脸都是颓废,眉宇间是掩不了的哀愁与疲倦,他喃喃道,“黄俨,你说他是不是在恨朕,可皇后是他的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