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光电,0.5纳米的制程工艺 (第1/2页)
开挂的学霸正文卷第148章光电,0.5纳米的制程工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在苏哲一行九人坐上高铁过去三个小时后,商务车厢上来不少人,这时候苏哲四人和助理们没在说话了。 校长徐正平和校长助理韩国立以及五名助理靠在座椅上眯着眼睛休息。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掏出笔记本电脑。 范晓明靠在座椅上看着简历,通过这些天的努力筛选,简历终于要筛选完了。 在众多简历中挑出一千份简历真的不容易。 想到过两天要给一千名面世,他瞬间感觉到头大。 要知道这面试的只是一线科研人员,他要从一千名候选人中挑出五百名,再加上后勤人员,接下来的这些天有的忙了。 苏哲在看计算机学院包奇正同学发给他的关于新型晶体管相关的资料。 一边看着,一边将大脑中计算的结果写在草稿纸上。 这款新型的晶体管设计的非常的巧妙,在经典的晶体管的基础上使用了部分光量子晶体管原理。 包奇正给这种新型晶体管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光电晶体管。 光电晶体管的源级和漏级采用和经典晶体管一样,在硅中参杂硼和磷。 不同的是,光电晶体管的栅极则不同。 简单说,栅极不再受电压控制,而是受特定波长的光控制,通俗点说,光电晶体管的栅极相当是光敏电阻。 最为关键的是,光电晶体管的栅极能够做到0.5纳米。 在包奇正给他的资料中,栅极材料有硒、硫化铝、硫化铅等等。 总的来说,光电晶体管的结构是这样的,源级、栅极、漏级再加上一个控制栅极的电光转换装置。 这电光转化装置包含有一把超小型电子枪,电子枪产生电子攻击特定的原子后产生特定波长的光。 以现在的科学技术,准确的说是在有了飞米级光学镜头,以及ZGZ-原子振动模型后,这种光电转化装置能够做的非常非常小。 虽说包奇正发过来的资料上有电光转换装置和栅极具体的参数,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电光转换装置和栅极材料的选择等等都不行。 说实话,这种光电晶体管的设计非常的先进,但实现起来非常的难。 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电光转换装置和栅极。 这那是找他帮忙,这是让他解决最难的问题。 他想好了,等解决了电光转换装置和栅极的问题,九天研究中心要拿走这款光电晶体管收益的大头。 要是包奇正不同意,那不好意思,九天研究中心自己研制这款光电晶体管。 现在回想当时和包奇正说两天完成光电晶体管理论验证时包奇正很惊讶了。 很明显,包奇正知道光电晶体管的难题压根就没有解决。 这是打算利用他来解决光电晶体管的难题。 没一会儿,苏哲脸色有些微红,额头上出现了细汗。 此时,苏哲也意识到了,尽量控制着用脑的强度。 这是在高铁上,不能和他的书房比。 正计算着,苏哲突然停了下来。 他想到,这款光电晶体管是要用现有的芯片制造工艺来制造的,而他对现有的芯片制造工艺只是一知半解。 想了想,他给包奇正发了一条信息,说明光电晶体管的理论验证需要一段时间,且直接和包奇正摊牌了。 明确说了,一旦解决了电光转换装置和栅极的问题,九天研究中心要拿这款光电晶体管收益的大头。 …… 陵州北郊,陵州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一号实验楼,五层的一间教室。 在这间教室的门头挂了一个牌子:奇正实验室三号教室。 一号实验楼整个五层都归奇正实验室使用。 在这间教室中,奇正实验室包奇正站在讲台上,讲台下面坐有计算机学院院长李从善、物理学院院长王修齐、物理学院副院长牛光辉,以及一些计算机学院和物理学院的学生。 包奇正正在讲台上详细的介绍着他设计的光电晶体管。 讲台下面的众人听的十分的认真。 很快,包奇正结束了讲解,众人开始讨论了起来。 王修齐微笑着说。 从包奇正的讲解中就能知道,包奇正很好的掌握了物理学的相关知识,不然不会设计出如此精巧的光电晶体管。 可以说。包奇正是物理学天才。 牛光辉连忙点头。 计算机学院院长李从善连连摆手, 听完李从善的介绍,王修齐和牛光辉两人很惊奇。 王修齐微笑着。 牛光辉肯定的说。 李从善说着将包奇正招呼了过来, 包奇正坐下后,一脸认真的看着王修齐和牛光辉。 王修齐看了看手中资料,翻看了一下说道, 牛光辉看向包奇正, 包奇正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包奇正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昨天和苏哲说的内容。 李从善说着。 王修齐想了想说, 牛光辉微笑着, 李从善一脸期待的说, 包奇正连忙点头。 说实话,他能设计出光电晶体管也是受了苏哲发在《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