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20章:拒绝泰山封禅,朕的终极目标  (第1/2页)
    这一次。    赵顼并没有召开年底会议,因为大宋今年取得的成绩实在是太辉煌、太耀眼了。    这一年,摊丁入亩正式施行,民间满是赞颂之音。    这一年,南北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国库、州府、郡县、百姓粮仓都有了赢余。    这一年,大宋灭了东瀛,收了高丽与西夏,顺带还将南方的越李朝教训了一番。    大宋国力强盛,达到了历年之最。    熙宁七年,元月一日。    在赵顼的授意下,礼部将大朝会办得尤为豪华,盛况空前。    国外来使无不赞叹大宋的强盛富饶,汴京百姓们将腰板挺得直直的,为自己能够是一名大宋人而倍加自豪。    官员们更是昂首阔步,步步都显露出天朝上国的气质与胸怀。    ……    整个元月份。    大宋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氛围中。    官员们也都在月底才开始正常办公。    二月初五,上午。    赵顼吃过早饭,刚走到垂拱殿门前,便看见韩琦与耿春和正一脸笑容地站在那里。    二人的表情,就像是要当新郎官似的。    脸上的笑容足以挤出一层层褶子。    并且,韩琦的手里还拿着一份奏疏。    赵顼落座后,笑着问道:“到底是有何喜事,引得二位竟然如何高兴?”    韩琦拱手道:“禀官家,京东东路兖州知州许庆来报,在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泰山山顶的云团中出现了一条金色巨龙,足足有十余丈,并且还传出了龙吟之声。周边有数百名百姓都看到了,人人皆称此为大吉之兆,乃是上天希望官家前往泰山封禅的征兆……”    韩琦说完,将奏疏呈递给了赵顼。    赵顼看完后,微微一笑。    他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此等神迹。    他若前往泰山封禅,那首先将大赦天下,然后奖赏群臣,此后才能出行登山,可谓是许多人受益。    因为好处巨大,所以肯定是有人制造出了金龙出现在泰山之巅的幻象。    不过,当下的宋人非常相信天象。    赵顼摇头道:“朕还年轻,何德何能就去泰山封禅,不妥不妥!”    “官家,您的成就已经可比肩太祖太宗了,此乃是上天的示意,您完全有资格前往泰山封禅,由此也可向天下证明,我大宋必将开创万世基业……”耿春和扯着喉咙说道。    “再等等吧!”赵顼摆了摆手。    当即,韩琦与耿春和退了出去。    二人走出垂拱殿后,韩琦疑惑道:“看来官家对泰山封禅并没有太大兴趣,估计还要再等许多年吧!”    韩琦之所以收到此大吉之兆后,便建议关键去泰山封禅。    乃是因为依照官家目前的功绩,其实已经超越太祖太宗了,完全有资格去。    且封禅的越早,证明官家建立的功勋越大,而他们这些老臣自然也想跟着去沾沾天子之气,这对于他们名垂千古乃是大有裨益的。    若官家真到了五六十岁去封禅,那他们早就化为一捧黄土,陪伴官家享受荣耀的便是另外一群人了。    故而,朝廷文武百官皆希望赵顼能够尽早封禅泰山。    “韩相,非也非也!下官认为官家乃是客气。泰山封禅,那可不是一般君王能做的事情,谁能拒绝这等荣耀?”    “始皇帝统一华夏,开启泰山封禅大典;汉武帝建立盛世,打通西域,多次前往泰山封禅;光武帝重建大汉在泰山之巅更衣行封礼;还有唐高宗、唐玄宗,建立大唐盛世,遂有封禅泰山的资格。此外,便是我朝真宗皇帝,在泰山之顶,诏王旦撰《封祀坛颂》、诏王钦若撰《社首坛颂》、诏陈尧叟撰《朝觐坛颂》,一时传为世间佳话……”    “而今,官家之功德,已不弱于六位帝王,岂有延缓封禅之理?”    “下官以为,我等群臣应纷纷上书请求,共同促进这一项盛事!”耿春和一脸认真地说道。    大宋,规矩繁琐,礼仪颇多。    比如,有些官员请辞,皇帝本想答应,但也必须再三挽留,等官员多次上书后,才能离开。    耿春和以为,赵顼乃是与官员们客气。    韩琦听到耿春和的解释,不由得认可地点了点头。    很快,泰山之巅出现金龙的事情,便传到了民间。    百姓们各个激动,纷纷请求官家封禅泰山。    封禅泰山,意味着能够大赦天下,能够免除赋税,乃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自然是人人赞同。    一时间,呼声越来越高。    “我以为,就凭借官家灭掉西夏、高丽和东瀛,便完全有资格去泰山封禅!”    “咱们官家最厉害的是武事吗?是新政。官家凭借摊丁入亩的国策,以及让天下再无饥馑之患的目标便可以在诸多帝王中排进前五名了!”    “前五名?我觉得咱们官家乃是千古第一帝,其他皇帝虽勇虽强,但是有几个是为咱们老百姓真正考虑的,但官家率先考虑的便是我们的利益,并且还付出了实践!”    “官家之功德,堪比尧舜禹汤,我大宋已经是真正的盛世了!”    “辽国已经是兔子的尾巴不长了,若我预料不差,最多一年,辽国便会因为内乱而溃散,到时辽国的百姓将会求着我们收留他们。”    ……    百姓们心情激动,一个个吐沫翻飞,聊着赵顼登基以来所做过的各项丰功伟绩,几乎成了无脑夸。    赵顼听到估计都会脸红。    与此同时,大宋的官员们更勐。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谏院、大理寺、以及地方的各个州府军监、都纷纷呈递奏疏,恳求赵顼前往泰山封禅。    这些臣子们都是长篇大论,最短的都能写八九百字。    要知,这些都是文言文,表达的内容极多,赵顼看着都头痛。    除了民间百姓和官员们不断请求外,此事还波及到了后宫。    太皇太后和太后也认为赵顼已有资格封禅泰山,应循众臣之意,完成此番大盛典。    一时,赵顼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什么是泰山封禅?    古人认为,泰山乃是上天连接人间的通道。    上天就是老天爷,而皇帝皆为天子,就是替老天爷来治理人间的。    泰山封禅,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