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秋茄子炒辣椒好吃无比  (第1/2页)
    父女俩摘了不少菜回来。    这时候不管是秋茄子和秋辣椒,味道都特别好,炒了吃贼下饭!一盘能吃三大碗米饭!    张扬决定了,中午就吃米饭配茄子炒辣椒。    女儿的下饭菜另外做。    给小丫头做个蒸蛋,上面撒点葱花蒜苗啥的,味道应该也不错。    话说小丫头刚才一本正经地说要考虑自己吃什么,这转眼就忘了啊!    “燕燕,你想好中午吃啥了吗?爸爸给你做啊。”    张扬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抱着女儿往家走。    “啊?”小丫头果然忘了,“哦哦,对哦!燕燕吃啥呢?”    认真思考的小模样真令人发噱。    张扬忍不住笑了。    他发现,这是他几天来笑得最多的一天。    只要看着这小人儿,就止不住觉得心里胀满,满满的想要笑出来。    “吃不吃鸡蛋?”张扬笑眯眯地问。    “要吃!”小丫头响亮一声。    “好,爸爸给你做。”    张扬上辈子也会做饭,但做得马马虎虎,就是一般家常菜水平,    要说做得有多好,那就纯属扯淡了!    作为一只单身狗,张扬好吃是好吃,但也仅限于下馆子。    要让他当个热爱生活的大厨,那也是不可能的!    后来为了胡艳春那女人,洗衣做饭样样行,也不过是心怀念想,想着这就算是夫妻了,将来会给他生个一儿半女了,自然就心甘情愿地做家务了!    现在么,自然也是心甘情愿。    这是他的血脉,是他两辈子苛求的!    张扬家的灶火盘了两口灶眼,一口大一口小。    还有个迷你的灶眼,这个就靠近烟囱,用余热烧点热水什么的。    冬天正好吃完饭用这水洗碗刷锅,也省的水冰凉刺骨。    平时用的,多半是朝外的那口大的。    既用来做饭也用来炒菜,有时候也会用来煮猪食!    别奇怪,农村就是这么做的。    人和猪共用一口锅。    所谓共用,其实也就是煮煮红薯、土豆这种。后者很少,基本都是红薯。    红薯洗干净了煮上一大锅,人可能也就吃个十分之一都不到,剩下都是猪的!    这满满一大锅红薯,也就顶多够猪吃上两顿!    家里鸡蛋还是有的,家里养的有鸡。    大公鸡一只,母鸡数只。    这是农家必备。    一个是为了自家吃用方便,另一个自然是有时候手头紧了还可以应应急。    比如卖一只大公鸡,或者母鸡什么的!    张扬就记得上辈子,有一次父亲卖了一只公鸡给他交学费的事。    想到这儿,张扬想到女儿。    现在小家伙才三岁,镇上去年也办了一家幼儿园。    但那幼儿园在张扬看来,其实就是个托儿所。    把孩子送过去之后,集体管理一下,让孩子们换个地方玩儿,中间再管一顿饭。    至于要说在园里能学到什么东西,那还是算了吧!    后世那种稍微上点档次的幼儿园也许还有可能,一般镇级的幼儿园,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当然,也是因为托费便宜。    张扬不打算送女儿去幼儿园。    至少目前不想。    他计划等过几年,直接给女儿送去上小学得了。    这年头的幼儿园,没什么上头。    两个鸡蛋打到碗里,用筷子搅动打散,之后添了半碗水。    算下来两分水一分鸡蛋,这样显得嫩。    搁靠墙稍小的锅里,放水架上蒸屉,再把蛋碗放上去。    外面这口锅就做饭、炒菜了。    大米淘洗过了,开水下锅,等开过之后又多煮了会儿,然后泡了十来分钟,等米心半开不开之际,捞出来控汤。    张扬上辈子吃的多是面食,后来出去打工,口味也就杂了!    因为经常下馆子,吃炒菜多些,米饭倒是吃的多了。    现在他的口味不管是面食还是米饭,都可以。    本地习惯吃捞米饭。    所谓捞米饭就是米和汤分开的那种。    而不是用电饭锅那样,直接就一锅出了。    大米冷水或者热水下锅,看个人习惯。    等锅开了,煮到米心伸展开来,就可以用筲箕控汤。    喜欢吃硬一点的米饭,可以开锅之后稍稍泡一下就控汤。    喜欢吃软一点的,就多煮多泡会儿。    控出来的米汤可以直接当汤喝。    粘粘的,带着nongnong米香,还有点清甜。    稍微搁的时间长点,汤面上还会起一层凝固起来的皮,这就是和油豆皮差不多的物质。    以前穷的时候,要是母亲奶水不够,直接就用这大米熬出米油,来喂月窠子里的娃儿,照样长的白胖健壮!    原身自然是习惯吃大米、白面的,这一点倒和张扬挺像。    这下子倒是不用改习惯了!    小张燕自告奋勇要帮忙,张扬就哄着女儿给烧火。    说是烧火,也就是帮着他递柴火。    本地煮饭炒菜用的柴,多半是田里收割之后余下的稻草、麦秆什么的。    如果家里种了棉花,也会烧棉花杆子,甚至也有可能是黄豆秧、胡豆秧这种。    基本是有什么烧什么!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本地的烧柴也就是这些了!    村后的矮山上,长有一些稀稀拉拉低矮的杂树,也经常长不高。    离村子近了,时不常被人砍了回家做烧柴。    再往里就是深山了!    那边倒是有林木,偏偏都是属于国家的,也不让砍!    这些年还时不常植树造林,就原身张扬都有记忆,中学时学校组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