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章:此生无悔入中华(全书完)  (第2/3页)
概是公元1000多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出现。    直至后代一众先贤的增添,尚书得以成型。    虽然许量并不知道尚书讲的是什么。    但仅凭一句,上古之书,他便知道这部书的价值。    而且。    他感觉。    这部书可能远远比他想象当中的还要震撼。    一念至此,许量立即给陈凡打了一个电话。    “陈凡老师,我是许量,听说您回来了。”    “许主任,你消息灵通啊。”    “陈凡老师,之前就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可你都关机了。”    “主要是不想被打扰。”    “听说您准备开讲尚书。”    “是的。”    “陈凡老师,要不到我们央视讲?”    “呃,这个,有些赶不过来吧,毕竟,你们的节目也排满了。”    “什么排满了,只要你来,你想插到哪个时间点就插到哪个时间点,你想到央视几套就几套。”    “真的?”    “必需的。”    “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    “没问题。”    “OK。”    陈凡点头。    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    “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    “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    “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    “那行。”    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    与之同时。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    ……    “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    “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    “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    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    更为激动的是。    他们明白。    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    至于原因。    那就是。    尚书。    他不只是上古之书。    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    通过这部书。    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    ……    “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    “早就在了。”    “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    “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    “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    “那必需的。”    此时。    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    当然。    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    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    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    但是。    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    ……    “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    “嗯。”    后台。    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    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    “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    “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    “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    “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陈凡刚解释完。    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    这位儒者,正是伏生。    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    随之而后。    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    ……    “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    画面当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