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阮氏皆人才  (第1/1页)
    于是,等丁毅站到船尾时,吹着海风,回头却只看到阮文龙一个跟上来。    阮思青和阮文燕两人,远远的站在几米外,不时的看向这边。    其他诸将,距离这边更远,都在悄悄低头,说着话儿。    他顿时就明白,阮文龙这是有事要和自己说了。    “阮先生是自己人,像是丁毅的叔叔,有事不妨直说。”丁毅笑道。    阮文龙回头,伸手招呼了下。    阮思青和阮文燕赶紧上前。    “你们向大人禀告下,这次的收获。”阮文龙沉声道。    阮思青看了眼meimei,阮文燕悦耳的声音像银玲般的好听:“禀大人。”    “这次咱们带着五千两银子出海,先去皮岛和旅顺---”    她说话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简洁明了的把他们这次的行程说了个遍。    丁毅听的仔细,大概是先到皮岛收货,主要是辽东,朝鲜的一些商人,也有更远处的福建,浙江商人(但这类商人比较少,一般难得正好遇到,可以提前预约),大概就是毛皮,人参,东珠之类的货物,收了他们的货后,便到登州莱州。    这也是张成和阮文龙做生意的主要路线,偶而会去南京跑一趟。    然后从那边卖掉,再购粮,火药等军用民用物资,和其他商物,运回来,再经过皮岛和旅顺,卖掉一些,带回来一些。    来回这么跑一趟的话,顺风需要十五天,运气不好要个把月。    一般一趟来回,差不多能赚一千两银子,还会带回来大量的粮米。    当然,这根据物价和实时交易来算,像这次。    他们带出去五千两银子,带回来五千四百两,加一百石粮米,火药五百斤,生铁熟铁各三百斤,其他物资若干。    折算下,用了二十多天,赚了大概八百多两银子左右。    阮文燕说完,便递上了物资清单。    她兄妹两,专门替张成干这事,阮思青会功夫,负责带兵,阮文燕也学过武,而且心灵七巧玲珑,会做生意,配合的挺好的。    丁毅看着清单,五千两跑一个月,赚八百多两,不算太好,也不算差。    这两兄妹,还是有点本事的。    阮文燕讲完后,阮家三人都不出声。    眼下他们和丁毅还不熟,也不知道这新来的大人会是什么态度。    阮文龙虽然得到张成临死托嘱,但心中也不敢断定,丁毅会接受他们。    必竟明朝这个时代,商人地位极低,阮文龙要不是为了伴上张成这个粗腿,也不会愿意举家跟着张成。    只有身后有官家,他们的生意才能做的安生,也能在这个世道活下去。    三人沉默,都看着丁毅。    这父女三人不但都能读书识字,船上带着的一批人也有好多能写字的,绝对都是大才,丁毅脑海里组织着语言,片刻后,缓缓道:“我再重申一遍。”    “自义父托嘱之后,我便把阮先生,当成自己的至亲叔伯。”    “在丁毅心里,从今往后,无论荣华富贵,我丁毅与阮家,都是密不可分,至亲至爱的一家人呐。”    嘶,阮文龙三人听的脸色大变,那阮文龙的眼睛中,瞬息变的一片湿润,这是张成都从来没有说过的话。    “阮先生出生异国,却跟着义父多年,举家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义父能用的了你们,丁毅自信更能用得了你们。”    丁毅说到这里,轻轻抓起阮文龙的手,一脸认真道:“还记得义父临终前的话吗,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记住,不是主仆,是一家人。”    “丁大人。”阮文龙大哭,泪流满面,跪下。    兄妹两人慌张下跪。    丁毅赶紧扶起:“阮先生,你这是逼我跳海呀,快起来。”    阮文龙哭的和泪人似的,身为一个朝鲜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感觉,这么被人尊重过。    他一时哽咽不止,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    丁毅等他抽泣了一番,突然沉下脸来:“有些事,我也当想说你。”    阮文龙又是一惊。    “思青兄妹的事,你为何不早与我说?”丁毅皱眉:“若是早说,我上次捷报,当加上他二人的名字。”    “别的不敢包证,思青,必然可以谋个官身,阮先生,你这件事,做的不好啊。”    阮文龙又是大哭,他身为商人,地位低下,一心所愿,就是为儿子谋个官身。    没想到,丁毅居然主动为他着想。    边上阮思青神色激动,表情振奋,他刚刚也听说了堡中大捷,一时后悔莫及,若早回来,便也立下泼天的大功了。    谁想在这明朝,当个低下的商人啊。    “你们都听到了。”阮文龙痛哭:“快跪下,当日月发誓,此生今后,当为丁大人尽心做事,不惜身死。”    两兄妹慌张再跪,发着毒誓。    丁毅等他们发完,赶紧扶他们起身。    突然就感觉到手上一凉,那阮文燕的小手,顺势搭在他的手腕上。    两人肌肤相触,阮文燕脸色不变,眼珠滴溜溜的转着,大胆的看着他。    阮文龙看在眼里,神色似有所动。    按张成以前的惯例,三艘船回岛之后,会休息十天半月,看天气情况再出动。    一般春夏秋季跑的比较多,冬季很少跑。    眼下正是春夏,也正是跑船的时候。    但丁毅马上要坐船去旅顺,便吩附大伙好好休息,然后把诸将一起叫到船头。    “袁大人让咱们去旅顺保护十万饷银的事,大伙都知道了。”    “本官刚看了这三艘船,除了带少量物资,一共还能再坐两百八十人左右。”    “咱们堡里现在有七八百人,加上各类物资。”    “大概要分四批。”    徐威愕然:“全堡都要去?”    丁毅不动声色:“袁大人没让咱们全堡去,但是咱们要做好准备,万一袁大人突然下令全堡迁移,咱们不至于措手不及,匆匆忙忙,万事准备好,做起来也顺心。”    大伙神色各异,很多人家在这里多年,心中估计是舍不得的。    边上赵大山马上咧着嘴憨笑道:“要能驻到旅顺就好了,这边离鞑子太近,下次再来两三个牛录,俺们怕是挡不住呀。”    张经马上点头:“这边堡离海边也远,万一鞑子爬山过来,想撤退到海上,坐船都困难。”    “到了旅顺,随时可以坐船离开,那才安全呐。”    “听说旅顺那边有好多田地,要是能到那囤田,大伙都能分田了。”    丁毅几个亲信,你一言我一语,众将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