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_第144章 猛攻江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猛攻江州 (第1/1页)

    青州与江州的边界上,黄巢属下的数万农民军,正在对着江州的城池发起又一轮强攻。

    围攻已有数日,但仍然没办法完全攻入江州的重镇,由于藩王军的水师时常袭扰青州后方,使得黄巢不得不派遣一队兵马,镇守在青州海岸一带,以防藩王部队进行登陆,使得农民军腹背受敌。

    藩王军顽强的坚守意志,属实超乎了黄巢的意料。

    前些日子进攻青州时,那些藩王属下的部队只是一盘散沙,一碰即碎,如今身处江州的部队,仿佛才是他们的主力。

    这也难怪,青州大半势力范围,一直都是宁王所掌控。

    战争初期,就数宁王部下的军队最为拉胯,完全防守不住自己的阵线,每每都需要越王以及吴王麾下的主力增援。

    当初那两三万平申部的流寇土匪,就已经搞得宁王焦头烂额,如今遇上战斗力丝毫不弱于正规军的黄巢部义军,自然是失败了个彻底,不仅仅是丢了青州南部的重要地区,甚至连自己身处江州的最后一点底盘,也几乎要不保了。

    黄巢先前利用高灵活性,牵扯藩王军各部队,如今整条战线已经被敌军稳固下来,想要抢夺江州,恐怕不像当初夺青州时那般简单。

    即便猛攻不下,黄巢依旧有信心拿下江州。

    在他的计划中,淮江以南的区域,极其适合发展。

    青州也并非他的最终目的地,毕竟这青州三面环地,想要固守并非容易。

    如果能够渡过淮江,占据越王所控制的淮江,便可以淮江为天险,抵御北边的威胁。再者,可以继续南下,进攻战力更弱的赵国军队。

    南赵对外作战向来失败居多,军队常年身处南方,没有强敌环伺,早已失去危机感。

    倘若农民军能够顺利南下,那么就无需与齐军正面碰撞。

    大齐并不是黄巢的首要目标,除了因为心底里对李衡仍有忠诚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黄巢知道自己的部下,根本不可能与齐军抗衡。

    自从他们离开冀州后,便已经知晓关中的消息。

    大齐复国,收复关中。

    而曾经让农民军陷入困境的燕军,竟然被齐军完全消灭。

    从齐军收复领土速度之快,就足以证明其可怕之处。

    黄巢想保住自己弟兄们的性命,又想夺得半壁江山,那就只能一路往南发展,远远躲开齐军。

    但如今,南下的道路,被江州的守军完全阻隔。

    黄巢急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打破这个僵局。

    三天之后,黄巢将亲自披甲上阵,夺取江州,打通南下道路。

    夜里。

    营帐中,突然多出几声一场喧闹。

    黄巢从床戏上惊醒,站起身,询问营帐外的侍卫:“发生什么事?”

    侍卫连忙道:“回天王,听说军中闯入细作了,请天王返回帐中,多加防范。”

    黄巢微微一愣,环顾四处,发现自己的营帐中四周,多了许多保护他安全的士兵,黄巢没有多说什么,转身返回帐中。

    他缓缓坐下,脑海突然浮现出一个黑影。

    当初在冀州时,那个身影便无声无息地靠近着他,且给他带来一条命令。

    皇帝李衡的命令。

    如今黄巢的身份,是大汉黄天王。

    齐国的定武皇帝,自然是无法吩咐他。

    至少黄巢的内心中,有这么一丝想法,但存在于脑海中的忠诚,又使得他不得不做出利好与大齐朝廷的举措。

    比如说,与齐军避战……

    夜色渐浓。

    营帐外的声音也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士兵巡逻走过的脚步声。

    军队已经在休整,三天之后,将是一场恶战。

    黄巢放下手中的地图,躺在床榻上,继续入睡。

    这时候,他的耳边,不知为何,又想起那轻微的脚步声。

    黄巢本以为自己是幻听了,睁开眼望向营帐大门,并没有发生有人接近。

    或许是多日的战争,导致他的精神过于紧绷,无法入眠。

    迷迷糊糊中,他感受了一股气息,正接近着他……

    黄巢正要睁开双眼,却不料嘴巴再一次被堵上了,只听得耳边一人悄声说道:“别发出声,我是定武皇帝派来的,这是陛下的手谕,这一次请你必须要认真考虑。”

    此人的声音,经常出现在黄巢的脑海里。

    这不就是冀州出现的那个神秘人吗?

    黄巢想要转头看清对方的脸,但此人速度极快,放下一封密信,便完全消失不见。

    等黄巢反应过来时,空荡荡的营帐中,早已没有他人身影。

    此人到底是谁?竟然能穿过重重的守卫,直接进入黄巢的营帐……

    黄巢心中震惊之余,走到烛火旁,撕开那人送来的密信,细细一看,只看见上面写着:“齐军将在十九日进攻青州,尔等起义军应立即撤出青州,继续向南发展,否则我军攻势之猛,并非农民军能够抵御……”

    齐军要进攻青州?

    黄巢内心颇为担忧,早在这之前,他部署在青州西北两面的兵力,仅仅有三万余人,根本不足以防守齐军。

    他本以为齐军会坐山观虎斗,看着起义军与藩王军厮杀,没想到在这关键点上,齐军要出手了。

    如果农民军想要守住青州,那就必然要放弃进攻江州,选择回防,这样一来,就被牵扯出太多的兵力,想要南下更是没有任何可能。

    但如果继续选择猛攻江州,负责防御齐军的将士们,恐怕就此丢掉性命。

    黄巢心中忧虑万分,继续默念着手中皇帝的密信:“倘若起义军不想与齐军交战,大可将全部主力往南进攻,我军不会与义军发生交战,会任由义军撤离,倘若七日之后,义军仍要固守城池,那齐军将对青州发动进攻,重新夺回青州要地;届时,齐军也将走出关南,占据江北三州……”

    “如若义军愿意接受诏安,朝廷可给予所有将士重赏,必定不会追究任何责任……”

    信件中,李衡几乎将齐军的所有动向,都告知给了黄巢,甚至给了黄巢两条选择的道路。

    要么就是与齐军交战,继续当土匪流寇,要么就往南发展,把淮江藩王当做敌人,最后一个选择,还是李衡一直希望的诏安。

    可现在农民军中,不愿意接受诏安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

    黄巢究竟该如何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