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房玄龄 (第1/1页)
让黄巢做出转移的决定,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虽然义军占据冀州,也打出相当多的漂亮仗,稳住了阵脚,农民军现在愈发壮大,兵力已经达到十几万。 兵力的增多,但也代表着粮食消耗的增多。突然多了十万张吃饭的嘴,这冀州粮草的存粮,仅仅能支持一到两月,两月之后,也根本等到收获季节,那如此一来,义军也只能通过以战养战,继续向各州进攻。 此时三面都是齐军控制的范围,若要进攻,无论如何都是南下攻打青州。 “事不宜迟,立即调动冀州各部返回,集结所有兵力南下,占据青州。”黄巢再度说道,随即沉默不语,扫视各将领的眼神。 “本王话已说完,你们谁还有异议?”黄巢又道。 全场鸦雀无声,主张与齐军交战的将领,此刻沉默不语,面对众人的南下意愿,也不好充当异类。 军中有不少将领,巴不得立马俩开这个贫苦的冀州,待在这个地方,面对重重包围,完全没有前途可言,反倒是富庶的青州之地,让人垂涎欲滴。 “卑职随誓死追随天王!” 有将领跪地拜倒。 如此一来,在场所有人皆跪地臣服。 义军能走到现在,完全是靠黄巢一人,故此军中无人敢对黄巢不敬,即便是略有不满,也只能是藏在心里。 计划已定,以黄巢为首的农民军,将再度转移战场。 …… 凌阳城。 大齐朝廷的重组,并没有李衡想象中顺利。 人才的选拔极为困难,早在陆晟统治关中时,一些不愿委身求全的有志之士,基本都南下投靠越王,不愿逃跑的,几乎死在了陆晟手中。 特别是当初宫廷刺杀案后,冤死在陆晟朝廷的人不计其数。 如今大齐收复凌阳,重新启用旧臣,暂时过渡。 在群臣中,在这旧官僚集团内部,势力根深蒂固。 李衡暂时不能动这群人,不过这一派势力,由魏忠贤为首,而魏忠贤又是完全服务于皇权。 故此这群害群之马,不会对大齐造成多大的威胁。 但只要这些人仍垄断着朝中各要职,整个大齐朝廷的运作效率。 如今大齐的官员人事制度,仍是靠举荐与人脉,举孝廉的选官制度,早已经不适合大齐。 此时正需要一种制度,让天下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廷,而完全符合这一点的,就只有科举制。 科举制从未这个世界中实行过,包括三个邻国,人事任免与大齐无异。 想要一个新的制度在国内完全推行,需要一定时间以及不少的难度。 李衡需要一个完人,一个有能力替他处理诸多政务的文臣。 目前为止,他的身边大多为武将,缺少这般人物。 收复凌阳的二十一天。 从北面传来了一则好消息。 探子回报,冀州全部农民军势力,已经尽数撤出,往南边青州而去。 在确定没有埋伏后,黄文敬率领的齐军部队,已经将冀州全部的城池尽数收复,如此一来,大齐北方各州,已经整个关中平原,都已经收复。 目前为止,就只剩下南边各州,仍在藩王的直接控制中。 双方并没有交战,但李瓒却并不灰心,相互不知道对方目的。 李衡所派出去的信使,都是吃了闭门羹,得不到越王李瓒的回应。 很明显,李瓒是在拖延,他既不想现在就与齐军交战,又不想承认李衡这个靠陆贼上位的皇帝…… 南边的事,李衡暂时还没破解之法,至少现在关北隐患解决,是时候再派出一支军队,平定辽州的动乱。 【恭喜宿主解锁成就:收复关北重要领土】 【奖励系统召唤……成功召唤角色“房玄龄”】 李衡望着这个名字,顿时陷入思索。 房玄龄?那不是唐朝宰相吗? 李衡慢慢记起,此人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得力的谋士,历史名相。 此时的大齐朝廷,正是缺少这一类文臣,若有房玄龄相助,李衡至少不用如此cao劳政务。 第二日早朝,李衡便任命房玄龄为大齐朝廷中书丞相。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毫无门阀背景的人,群臣都感到意外。 此刻的大齐朝廷中,依然能分为两派势力。 一是李衡自带的夏州派旧臣,也即李衡从夏州一路南征,收拢的文臣谋士。他们大多忠诚,但有特别才能者并不多,只因为关北向来贫困,大多有真正才能的人,都会入关中谋求机会。 而另一派,就是魏忠贤为首的旧朝人士。 在齐军收复凌阳后,这些人并没有因此遭到清算,除了因为归附于魏忠贤外,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并不是作恶多端之人,但也并非好人,贪污腐败已是常事,阳奉阴违更是常态。 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中间派人士,而且还被李衡任命为宰相。 此人身份绝对不简单。 早朝结束后,已经开始有人巴结房玄龄。 系统召唤的角色,其设定并不完全符合真实历史,此次之外,反倒是大大加强了角色人物的专属能力。 身为贞观之治下的宰相谋臣,自然是安定社稷的绝佳人物。 李衡一人要处理如此之多的政务,实在难以分心。 加者国内战事未平,南边藩王随时可能继续作乱,军事上仍要多留心。 如今政务上,有房玄龄身为宰相处理。 忠诚度是满分的一百,故此完全不担心房玄龄会独揽大权之类的。 身边安插的都是自己人,李衡才能够放下心,防止燕国的旧势力谋反。 清算燕国旧部仍没有结束,这群人善于见风使舵,试图以贿赂欺瞒的方式,躲过大齐对其叛国之罪的制裁。 推行科举这项要务,李衡便交由房玄龄去落实。 李衡担心房玄龄威望不足,不能够调派群臣,特意吩咐夏州派的官员,完全听从与房玄龄调遣。 既然有陛下亲自命令,这群功臣人士,慢慢归于房玄龄属下。 如此一来,本来群龙无首的夏州派官员,多了一位名叫房玄龄的宰相为首,在朝中与大太监魏忠贤所代表的燕国旧派较量。 可无论他们如何较量,这两派的为首人物,都是忠诚于李衡的。 有魏忠贤负责控制那群蠢蠢欲动的旧朝官僚,又有房玄龄负责处理朝廷各大政务,李衡身上的担子,终于是轻了不少。 接下来,他要全心全意处理一件事。 统一大齐十九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