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风云突变 (第1/1页)
陆晟如今虽掌握朝政,但地方上诸多势力根深蒂固,并非他能够完全把握。 盘踞各州的藩王实力,时刻注视他的一举一动。 相府内。 陆晟愁眉不展。 藏书阁昨夜又闯入盗贼,竟盗走数本秘籍。 号称守卫最为森严的藏书阁,竟然连续闯入两次不速之客,实乃可笑。 陆晟心中震怒。 虽然被盗走的秘密无非极为珍贵,但此事更加说明,府内守卫并不牢靠。 府内侍卫已被问罪,于事无补。 外头下起了雨。 胡勒请见丞相。 “禀告丞相,截获密信!” “什么信?”陆晟微微睁开眼,将信件接在手中。 “越王与朝中某位大臣暗中联系。”胡勒按李衡指示,说出心中内容。 陆晟粗略看了眼,皱了皱眉头,心中震怒,低声道:“是谁?” “信中匿名。”胡勒道。 朝内果然有内鬼。 陆晟心中不安加深。 每一位文武大臣,他都怀疑了遍,无论是追随多久的亲信。 即便是宠信胡勒的话,他也不会全信。 稍有异样,陆晟必定率先出手,绝不手慢。 “这信件从哪里截获?”陆晟试图确认真伪。 新平城官兵搜寻可疑人士,从一个商夫怀中检查到此信件,相信是越王派来的细作。”胡勒一句不差地还原李衡话语。 听到此言,陆晟顿觉不好。 “那商夫呢?” “已自尽。” 死无对证。 陆晟淡淡地将信件仍在桌上,愁眉不展地倒了杯茶。 “你先退下吧。” “是丞相。” 胡勒退下没多久,另一个下属便起来汇报。 “报!” “丞相,属下接到王堪府内仆从举报,王堪与越王暗中联系,似有谋反之意。” 属下单膝跪地,神色焦急,看来事态严重。 “王堪?” 听到这个名字,陆晟捏紧茶杯,心中一怒,直接将杯子捏成粉末,道:“立即捉拿王堪!” “是丞相,卑职已派人前去追杀王堪。” 王堪此人,在林符之谋反前,并不属于丞相一派,只是后来朝堂局势明朗,王堪才见风使舵,极力讨好陆晟,没想到今日终究露出马脚。 王堪此人若要谋反,必定选中依附其他藩王。 果然是越王。 若他们真要谋反。 “丞相,有人受越王之托,给王堪送信,目前人已经被捉拿,信件被缴获,请丞相过目。”胡勒呈上密信。 这坏事真是一件接着一件。 陆晟强忍住心中怒意,拆开密信,细细查看。 只见上面写着:“初九日,贼上位,起事。” 初九? 贼上位? 真是丝毫不掩饰。 看来越王起兵造反,已经是必然。 陆晟喜怒不形于色,心中默默盘算:“登基之事,是否推迟?” 他心中拿不定主意。 一来皇位觊觎已久,若错过初九良辰吉日,恐怕日常梦多。 但二来朝廷不稳,冒然登基,四面树敌,危险重重。 胡勒察觉出丞相心中举棋不定,只静静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李衡深知,推迟篡位,决不能从胡勒口中提出。 正陆晟接到一封封举报信时,从京城出发的信使,快马加鞭,赶到越王所在淮州。 在信使怀中,有一封发自皇城的急报。 “陆贼调遣数万大军南下,欲趁机攻打淮州。” 信使赶至越王府,道明来意,会见越王。 得知对方来意后,越王果断出手,召集大军。 “回越王,朝中传来消息,陆晟果然派遣大军南下,卑职认为,应先下手为强,出兵讨伐陆贼!” 三十岁的越王,面色凝重,望着密信,吩咐道:“传本王指令,召集兵马,防备淮江……速速派人通知吴王,情况有变,立即起兵!” 初八。 风雨突变。 “报!” “越王集结五万兵马,驻守淮扬!” 快马自相府门前停下,报信人面色惊慌。 收到消息那一刻,陆晟面色极为难看。 他心中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越王果然有动作。 不过两日,形势大变,让陆晟颇为不安。 晋王之乱方才稳定下来,代、并二州仍未平定,如今其他藩王又蠢蠢欲动,发动大军,看样子势必要与朝廷一战。 既然越王有意起兵,那吴王那边同样不稳。 除此之外,边境各国也都虎视眈眈。 倘若陷入多线线作战的困境,登基之事,恐怕必有意外。 若坚持在明日改朝换代,各藩王便出师有名,反倒是陆晟失道者寡助,陷入危机局面。 倘若暂且不登基上位,陆晟认可以平叛之名,号令地方各军。 此番算盘。 “胡勒。” “卑职在。” “告知禁军诸将,初九那日……” 陆晟说着,忽而停顿,似乎有所犹豫。 胡勒静候不言。 “胡勒,下一个良辰吉日是什么时候?” “回丞相,是七月十一。” “如此之久?” 陆晟眉头紧皱。 他早已迫不及待要当皇帝,现在难道要再等两个月? “陆晟捋了捋发白的胡子,推开桌上密信,权衡许久,才缓缓说道:“初九那日,登基之事,暂时推迟,告知众臣。” “是丞相。” …… 朝堂这边风雨莫测,而到了太后宁慈宫中,却是一片宁静。 阵阵欢声笑语传来。 新上任的御前太监魏忠贤,惹得陆太后阵阵欢心。 魏忠贤为人极为油嘴滑舌,善于阿谀奉承,通过大量的贿赂,很快便得到大太监赵郜平的青睐。 捞钱的本事得到史诗级加强。 即便是系统召唤出来的人物,但言行举止与本朝并无异样。 虽然许多人记忆里都对此人印象不深,但他确确实实就是存在过。 这老太监魏忠贤五十岁还是御膳太监,没想到竟然突然飞黄腾达,连升几级,成为陆太后御前太监,负责协助赵公公伺候陆太后。 这绝对是一份好差事,若是讨得太后欢心,自然少不了赏赐。 魏忠贤极其善于察言观色,每一句话都能讨得赵公公与太后欢喜。 魏忠贤颇能办事,捞钱的本事也是一流,赵郜平需要这样一个能人,为他以及太后处理诸多事务。 魏忠贤此人出手又颇为大方,人缘极好,许多同僚都为其说好话。 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背景极为干净,并不属于任何一派。 宁慈宫向来不愿参与朝中争斗。 魏忠贤的出现,丝毫没有影响朝中混乱的局面。 宁慈宫内,依旧欢声笑语。 丞相府中,不断有密信传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