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下多事风雨来 (第1/2页)
不久之后,一份奏表传到了玉京。 彼时李闻成还本限制在御书房中,朝堂上主持朝政的,已经是义忠亲王了。 当然他此时不能坐在龙椅上,李闻成尚未传位,义忠亲王也要做足样子,还是站在台阶下面,百官之上,代行国是。 朝中大臣,已经被清洗一空,明里暗里支持李闻成的,都已经被或免官去职,或被关押问罪,或称病不上朝。 现在朝堂上的,都是义忠亲王党羽,绝大部分都是文官,少部分是些武将。 此时正在上奏表的,就是兵部大司马贾雨村。 众人看着贾雨村,有的嫉妒,有的羡慕。 这人本来是李闻成身边红人,却有能攀上义忠亲王关系,钻营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个人才了。 然而此时贾雨村的奏表,却让众人一下子炸了锅。 这奏表是五湖侯鲁智深直接写给兵部的。 言说自己因为最近心情不佳,泛舟出海散心,却被夷洲两位伪王派出来的海盗将船扣了,还将自己抓住,绑到两位伪王面前。 两位伪王不顾鲁智深是大离御封侯爷,不仅觊觎他的家卷,还想要杀害于他。 鲁智深被逼无奈,只得稍作反抗,但是却在推搡争吵中,不小心将两位弱不禁风的伪王推倒。 两位伪王体弱,竟然就这样跌死了。 余下外邦武士见自家藩王身死,纷纷自杀谢罪,竟然一个不剩。 现在夷洲倭国浮国两邦无人,五湖侯奏请朝廷,一面请罪,一面问询大离朝廷,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夷洲一事。 一众大臣听了这封显然没有一句实话的奏表,纷纷翻起了白眼,这是奏表? 你哄三岁小孩玩呢? 不过夷洲这个消息,带给他们更多的是震动。 倭国浮国,绝对没有那么容易对付,南安郡王年轻时也曾是勐将,他带着数千兵士驻守夷洲,尚且被轻易击败俘虏,可见那两个外邦虎狼之国实力之强! 然而就这么被悄无声息击败了? 众臣一时间无法接受,然而这消息却是可靠无比,因为这封奏表,就是被俘的南安郡王,被鲁智深从牢狱中救出来后,被其命令带着来玉京的。 南安郡王虽然得救,但是也无比憋屈,因为鲁智深这么做,显然就是让他从自己的封地夷洲滚蛋,不要再掺和这里面的事情。 这等于说,鲁智深已经实际控制了夷洲,开始那这个要挟大离朝廷! 群臣之中,已经有人开始反应过来,跳出来道:“五湖侯这是要造反!” 群臣纷纷侧目,心道这话总算有愣头青说出来了。 那人又道:“微臣请求朝廷下表,申饬鲁侯!” “一则破坏友邦之和平,二则私占夷洲,心怀不轨,三则擅动刀兵,生灵涂炭!” “而且大离现在不可一日无君,军国大事不容一日只之耽搁,还请废帝及早退位,明君早日即位!” 群臣心道原来这是早有准备,借题发挥啊! 但他们早就全归附了义忠亲王,只要有人开了头,自然群起响应,纷纷开始谄媚附和,阿谀奉承起来。 义忠亲王一方面做痛心疾首状,一方面心里暗骂,这传位不能做的太过明显,总要三下表三辞拒,李闻成那边拖拖拉拉,明显是要恶心自己。 他心中冷笑,等李闻成退了位,老子有几百种方法,到时候让你悄无声息地死去,简直是易如反掌! 然而现在宫内事情未定,五湖侯鲁智深搞出来的事情,才真正让他头大。 夷洲那块荒蛮地方,丢了的就丢了,也不是太重要。 但两个友邦倭国浮国,这次吃了大亏,怕是关系很难修复,现在义忠亲王为了青史留名,正在争取北莽倭国浮国等外邦的和平条约,一旦签订,他就至少能过十几年安稳日子。 至于让渡出来的条件,对他来说不痛不痒,虽然会产生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麻烦,留给后来的子孙好了,关他何事。 但是鲁智深突然坐大,让义忠亲王警醒起来,想到当年数次对付鲁智深都没有成功,如今却让他成长起来,这不是个好兆头! 这人太过危险,夷洲已经是极限了,再让他得了气候,迟早会变成心腹大患!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扼杀掉,不能再等了! 想到这里,义忠亲王站了出来,说道:“鲁侯擅离封地,显然有不臣之心。” “又擅杀外邦友人,损我大离颜面,其心可诛。” 他这调子定下,等于是宣告了鲁智深意图谋反了。 群臣一听,登时纷纷出列附和,更有武将站出来,申请为马前卒,讨伐鲁逆。 朝堂一番讨论之后,终于得出了结果。 七天之后,李闻成传位。 鲁侯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