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63.成熟的电影市场是需要成熟的观众的。【求订阅】 (第1/2页)
如果说, 之前的嘉星传媒很独立的话。 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 嘉星传媒的旋律。 便是疯狂的出击。 合作共赢。 很快娱乐圈就发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 傲娇的嘉星传媒居然放低了姿态。 要知道, 过去的嘉星传媒。 除了老板亲自创作剧本之外,公司的大多数项目都是出自他的创意。 根本不会投资其他公司的项目,也很少让其他公司参与进来。 哪怕是其他公司项目公认的好。 嘉星传媒也不会在意。 因为在嘉星传媒这辆战无不胜的坦克车前面,再好的项目。 都比不上他们的项目。 但是现在的嘉星传媒开始变了。 他们开始变得对其他公司的项目感兴趣了。 比如五大新立项的几部电影。 嘉星传媒都表现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 当然。 作为交换。 嘉星传媒这边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比如。 动画电影。 光影特效。 派人到这些公司帮助他们完成动画电影。 进行特效方面的培训之类的。 绝对可以说是破天荒了。 虽然五大的让步很大。 但是嘉星传媒的东西,也同样是大手笔。 嘉星传媒能够走到今天, 他们可是拥有某个领域垄断的能力的, 比如动画电影方面, 又或者特效方面。 毫无疑问。 国内最强的特效公司就是他们嘉星传媒旗下的光影特效。 嘉星传媒要是真想干。 绝对能够垄断整个动画电影市场。 当然。 扶持这些公司在陆晨看来,根本不会对嘉星传媒造成威胁。 因为随着动画电影的发展, 很多的技术已经不再是秘密。 就算嘉星传媒这边藏着掖着,大家的水平也会在几年之类追上他们。 与其这样。 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显示出来, 这么说吧, 大公司的电影项目一般而言,都是不怎么期待投资的。 因此。 更多的还是利益交换。 所谓的合作也就是如此。 不光和五大合作。 他们嘉星传媒也和国内的很多中小型娱乐公司进行了合作。 准确的来说是扶持。 陆晨他们所要营造的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氛围。 谁利害谁上来。 各大娱乐公司也需要新的对手的。 没有新的对手, 大家都死气沉沉的。 一点激情也没有。 因此,在陆晨看来, 这个领域是需要刺激的。 越刺激越有活力。 成熟的电影市场是需要成熟的观众的。 至于国内的市场成熟了吗? 在陆晨看来。 还没有。 那观众成熟了吗? 在陆晨看来, 也没有。 这是实话。 电影市场和观众是相辅相成的。 有什么样的电影市场就有什么样的观众。 这句话反过来说也说得过去。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市场。 在陆晨看来。 这时候的华国电影市场和观众都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 正处于向成熟过渡的过程中。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观众才算是成熟的观众。 很简单。 观众会主动开始尊重起艺术和人文的时候。 就说明观众成熟了。 成熟的观众。 他们对于电影有着成熟的欣赏品位和独到的鉴赏力。 只要是优秀的、有情怀、有创造性的影片,不论是否有高昂的投资、宏大的场面、耀眼的明星阵容,都能够赢得观众的认可,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在这一点上。 毫不客气的说。 国内的观众是比不上韩国的观众的。 举个例子。 陆晨很喜欢韩国的一部电影。 叫做《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影片讲述了一对相守70余年的老夫妻在人生将至尽头时仍未改变的深情相许,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刺激的镜头,只有点滴生活琐事:做饭、睡觉、逗小狗、相互搀扶去看医生,直到老太太最后送别爱人的悲凄与眷恋。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 就是这么一部素雅淡然、看似毫无卖点的电影。 竟能在韩国主流院线连映月余,票房登顶,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 在14年。 也就是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 有位豆瓣网网友是这么说的:“这片子拍了三四年,这种关注人性和亲情的纪录片其实在韩国电视里随便调调台就能看到好几个,但韩国人依然会买票去电影院看。如果放在华国,这样的片子估计只有1%的排片率,至多5天就得冷清下线。”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国观众对艺术和人文的尊重。 他们对于电影有着成熟的欣赏品位和独到的鉴赏力。 因此, 韩国电影近年来发展迅猛,大放异彩,风格越来越丰富。 其中既有《恐怖直播》、《辩护人》之类对历史和现实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凝重之作, 也有《汉江怪物》、《流感》等不逊于好莱坞水准的商业巨制, 更不乏《阳光姐妹淘》、《奇怪的她》等角度新颖、质朴走心的小清新。 即便是如金基得、李藏东这般剑走偏锋、个性极强的文艺片导演。 其作品也往往能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赢。 反观华国的电影观众, 却似乎还停留在只把看电影当做一种休闲方式的思维之中,而并未达到视之为艺术作品的高度,所以在选择上就存在着更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电影院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这个片子好看吗? 是国产的还是引进大片?” “要不咱们看这个吧,听说最近很火的。” “哎呦,这是某某某演的啊,肯定是大制作!” 由此可见,在走进影院之前, 他们还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谈不上独立的思考和艺术诉求,于是只能追星或是跟风。 任何一个市场都得随行就市, 供给总是要根据需求而定, 如果粗制滥造的东西就可以大卖特卖,那必然不会有商家费力不讨好地去提升什么质量。 电影业自然也不例外, 观众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或可说是半壁江山, 却还处于幼稚园水准, 我们又怎能期待这个市场成熟而繁荣? 就好像之前一些只用了两三天就拍出来的综艺节目抻长版, 票房竟也持续走高, 让人们不禁感叹; 这是个在电影院放ppt都能赚钱的时代。 所以, 在抱怨华国没有好电影的时候,请先想想你是不是一个甘愿去为ppt买单的观众再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