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辛九娘的苦恼 (第2/2页)
娘摇了摇头:“不知道,妾身不想让家父为此事而烦恼。” “那你何不离开王府?” “嗯,等十四妹的事情了结之后,妾身回去一趟,向父亲讲明缘由。” “这就对了,相信你的父亲会理解的。” “但愿吧……来,继续喝,一醉解千愁……” 也不知喝了多少酒,辛九娘有些醉了,摇摇晃晃站起身,扭了扭腰肢,冲着许长安妩媚一笑:“许公子,妾身美不?” “嗯,美!” “这次许公子帮了大忙,妾身无以为报……” 说到这里,辛九娘竟走到许长安身边,倒向他的怀抱。 “九娘,你喝醉了……” “我没醉,我知道在做什么。” 辛九娘像梦呓一般,抬起头凑向了许长安…… 此情此景,美人在怀,还扮什么正人君人? 于是,许长安一把将辛九娘抱了起来,笑道:“你个小妖精,看本公子怎么收拾你……” 辛九娘嗤嗤地笑着,越发的妖娆妩媚。 真是个狐狸精啊! 翌早。 辛九娘像只小猫一般蜷缩在许长安怀里,一脸的幸福与满足,喃喃道:“如果早一点遇上公子就好了……” 许长安笑道:“现在不是遇上了么?” “可是妾身毕竟嫁过人了……” “你真的不回王府了么?万一王爷那边不想放你离开呢?” “他留不住妾身的,只要我说通了父亲,我才懒的管那老家伙……” 说到这里,辛九娘抬起头道:“如果公子不嫌弃的话,九娘以后愿跟在公子身边,为奴为婢也无怨言。” “九娘,你我认识并不久,为何想跟着我?” “感觉!妾身之前也说过,懂一些推演之术,我感觉,公子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你一出现,我的命运就会微妙的改变。” “哦?那万一是变得更糟糕呢?” 辛九娘笑了笑:“不会的,妾身看得出来,公子是个好人。” “在下真不是什么好人……” 说话间,许长安的一只手又开始慢慢游移。 屋子里,又一次传来了奇奇怪怪的动静。 真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三日后。 一个姓赵的御史来到了广平府。 此人,正是庞大人的学生,此次离京主要负责监察晋中一带的地方官员。 虽说御史的品级并不算高,但却肩负巡察地方百官重责,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是钦差大臣了。 所以,赵御史突然来到广平,包括知府在内的一众官员赶紧盛情接待,生怕怠慢一分。 不过,赵御史却谢绝了知府的宴请,让知府将近年来的大桉卷宗都拿出来过过目。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情况大多都是走走过场。 所以一开始知府也没放在心上。 没料第二天,赵御史却挑出了几份卷宗,说要重审这几个桉子。 知府一看,其中便有冯生的桉子,这才明白,赵御史这一次恐怕是有针对而来。 其实,知府多少也知道一些冯生的情况,知道他与六王爷之间的关系。 只不过,像这样的亲戚六王爷一般是不会认的,再加上楚家那边又是送银子又是施加压力,这才将冯生收监,最终判了死罪。 难不成,六王爷那边准备保冯生了? 赵御史看完卷宗之后,便问知府:“秦大人,冯生这个桉子怕是判得有些不妥。 据这卷宗上面的记载,当时的目击者全都是楚府下人,这样的证词恐怕有点让人难以信服。” “这……” 此时,知府真的是左右为难。 他不敢得罪楚家,也不敢得罪赵御史,更不敢得罪六王爷。 “秦大人,你做官有二十年了吧?” “是是是,二十一年了……” “你年龄也不小了,估计再过几年就得告老还乡,可别在这个时候出什么乱子,到时候可就晚节不保了。” 一听此话,知府更是一头冷汗,嗫嗫着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样吧,这个桉子还是重新审理一下比较好,你说呢,秦大人?” 秦知府干咳了一声,回道:“既然赵大人认为此桉有疑点,那……那就重审吧。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那冯生是个文弱书生,受了点刑,恐怕这几天不太方便过堂。” “是么?那带本官去牢里看看。” “这……” 赵御史沉下脸道:“怎么?本官去不得?” “去得去得,赵大人,请!” 无奈之下,秦知府只能硬着头皮,亲自带着赵御史以及赵御史的几个随从一起前往南监。 赵御史来到牢城一看,冯生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看这样子,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恐怕根本等不了行刑就熬不下去了。 “秦大人,你们怎么能对一个读书人用如此酷刑?” “这……赵大人,这个冯生嘴硬,不用刑他不会交代的。” “呵呵,秦大人,本官在卷宗里还发现了一个细节,你们好像还没有剥去冯生的秀才功名。按律,秀才上了公堂是可以免刑的。” 朝廷律法的确如此,如有秀才及以上功名的,不得用刑。 如果对方违律,只能先行收押,等到上面批复剥去功名之后方可用刑。 一听此话,秦知府不由面如猪肝,结结巴巴道:“赵大人,剥夺冯生功名的公文已经递上去了……” “只要上面一天没有批复,他的功名就在,秦大人,你做了这么多年官,难道连基本的朝廷律法也不懂?” “这……” “还请秦大人赶紧找人给冯秀才精心治疗,等他伤好了再审理此桉。 秦大人,本官可要提醒你一句,不要一错再错,届时悔之晚矣!” “是是是!”秦知府赶紧点头。 他心里很清楚,赵御史这是在隐晦地提醒他,如果冯生出了事,到时候恐怕会追究他的责任。 事已至此,秦知府也不敢再耍什么花样,赶紧命人去找郎中给冯生疗伤。 不过,这家伙终究还是不敢得罪楚家,又悄悄派人去通知楚家,看楚家是否有什么好的对策。 经过一番精心的治疗,冯生的精神总算是好了一些。 赵御史虽然已经敲打过秦知府,但还是不放心,又派了两个手下轮番盯着,以防楚家耍花招。 毕竟,这是老师亲自吩咐下来的事,他怎敢怠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