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4章 幽州苦寒变成塞上江南? (第2/3页)
***** 并州,太原。 张辽军营。 中军,大帐。 张辽站在沙盘面前,凝视着忽然变动方位的袁绍兵马,心中有股子难言的愤怒,这意味着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力量,与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虽然,张辽已经从别的地方调回一部分兵力,但最新出现的情况,更是杀了张辽个措手不及,实在让人应接不暇。 “报—!” 此刻,张辽正在大帐内,与众将士商议军情。 忽然。 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张辽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侍卫掀帘而入,欠身拱手道:“将军,黑山军张燕有急事求见。” 张辽皱着眉,长出口气,似乎早有预料地道:“张燕将军果然还是来了,让他进来吧,这件事终归是要跟他解释清楚的。” 侍卫颔首点头:“喏。” 旋即。 躬身离开大帐。 不多时,张燕怒气冲冲,掀帘而入,也不行礼,当即厉声喝道:“张辽,你是何意思?为何忽然要推迟进攻时间?” “张将军息怒,且听我给你解释。” 张辽始终保持镇定,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我们何尝不想早点解决战斗,但是现在发生了一些小意外,为以防万一,只能推迟战斗时间。” “什么意外?” 张燕率先黑山军在山里,对于外面的情况,反应略显迟钝,因此暂时还不清楚袁绍调动了兵马,而且甚至有了应对伏火雷霆的办法。 “是这样的......” 当下,张辽便把最近的一些变化,全部告知张燕:“张将军,朝廷做出这样的反应,也是处于安全的考虑。” “若是伏火雷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你也不想让自家的兄弟,死在即将大胜的前夕吧?” 张燕顿时哑火,长出了口气,皱着眉:“可是,张将军,要不了多久,便要到春耕的时节了,若是再拖延下去,可就要耽误了。” “虽说朝廷给的粮食,还能再坚持半个月,可弟兄们的心,现在全都是耕地上,咱们消灭了袁绍,还要划分土地,这不全都是事儿吗?” 黑山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更在意接下来的春耕,若是耽误了春耕,意味着皇帝在黑山军面前食言了。 百万黑山军若是军心不稳,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不仅对于南阳汉庭是个压力,对于张辽而言,同样是个压力。 “你放心。” 张辽拍着胸脯保证道:“朝廷已经在想对策,估摸着要不了多久,便可展开总攻,想来应该不会耽误春耕。” “可是......” 张燕依旧不太敢相信,一旁的董昭轻声道:“张将军,您就放心,在我等今年签订的责任书中,便有这一条内容。” “保障黑山军兄弟,尽快安定下来,有田可种,乃是头等大事,若是完不成,我等全都面临被裁撤的风险。” “实不相瞒。” 董昭一脸自信地道:“我们已经有了全套,针对黑山军兄弟的保障工作安排,若是速度快的话,十日之内,必能解决。” 张燕皱着眉:“十日即可?” 董昭淡笑:“当然,将军若是不信,可以随我来看看工作安排,你也可以问问郭大贤,今年以来,我与他沟通过多少次。” 郭大贤乃是黑山军中,唯一一个读书人。 因此,董昭沟通黑山军内部的事情,也基本上都是在与郭大贤联系。 这件事情,自然逃不过黑山军首领张燕的眼睛,他非常清楚,郭大贤一直在做这件事,而且几乎已经全部准备妥当。 张燕吐口气:“我自然清楚你们已经准备妥当,只是害怕贻误了战机,从而导致春耕不得已推移,甚至完全被耽搁。” “张将军放心。” 张辽深吸口气,铿锵言道:“陛下比你更担心黑山军上百万人的安置工作,目前已经派人转运粮草,用以支持春耕以后的事情。” “所以,你安心即可,即便没有应对办法,在下以为,一旦时间到了,陛下必定会下达总攻的命令,届时咱们强攻便是。” 张燕心知目前也没有办法,只能颔首点头:“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张将军,末将已经做好了准备,若是需要,我们黑山军愿意打头阵,强攻袁绍。” “这怎么能行?” 张辽毫不犹豫地拒绝:“我们才是朝廷真正的主力,岂能让黑山军的兄弟打头阵,你这不是在打我张某人的脸吗?” “岂敢岂敢。” 张燕急忙拱手。 “好了。” 张辽大手一挥,轻声道:“张将军,你安心等待命令即可,太行山脉的口子,必须全部守死,绝不能让袁绍从这里遁入漠北,这便是你最大的任务。” 张燕欠身拱手,郑重言道:“将军放心,没人比我更熟悉太行山脉,所有可以同行的路径上,已经全部委派了兵马,日举烟,夜焚火,保证不会出现纰漏。” “好。” 张辽肯定地点点头:“这话听着提气,我相信你。” 张燕铿锵:“燕必不负将军厚望。” ***** 幽州,蓟县。 州牧府。 田畴站在沙盘前,长出口气,轻声道:“公孙将军,虽然袁绍增强了在北方的兵力,但咱们的任务依旧不变,主要还是防守。” “毕竟,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战斗,刘宗正留下的兵马,已经不多了,咱们的进攻能力,完全不够,只能进行防守。” “不过......” 言至于此,田畴略感庆幸地道:“幸好咱们幽州的地形比较特殊,想要守住这些通道,难度系数没有那么大。” “加之,有你的白马义从在,快速响应绝对没有问题,即便对方强攻幽州,我想咱们支撑两三个月,肯定没有问题。” 刘虞、公孙瓒原本便不和,加之南阳已经废除了州牧制,因此刘辨便把刘虞调回朝廷,当九卿之一的宗正,而将幽州刺史变成了田畴。 田畴虽然主理幽州的军政,但基本上也只是监督而已,实际军权在公孙瓒手中掌控,而政权大都在各地的太守手中掌控。 公孙瓒得了全部的兵权,自然更加信赖南阳汉庭,当即拍着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