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章 一鲸落,新汉生! (第2/3页)
你们失去了袁氏尽忠职守、激浊扬清的品格,反而为了保全家族的荣华富贵,趋炎附势,甚至阴谋篡汉!” 刘辨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柄刀子,狠狠戳在袁隗的心里。 没错! 袁家的传承,早已经被袁氏的后人抛之脑后,这才是他们走上歧路的根本原因。https:// 这振聋发聩的言辞,令满朝文武尽皆寂静,可刘辨却在这时转向杨彪,铿锵而言:“你说杨家早晚有此一劫。” “朕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杨家跟你袁家不一样,他们的传承没有丢,一直在履行,不论朝廷如何昏聩、腐朽,甚至对杨氏绝情,他们都没有放弃过朝廷!” “杨秉在桓帝时,数次规劝皇帝,弹劾宦官单超、侯览等辈,其间竟一度被罚做苦役,但杨家可曾有过怨言?” “杨赐在世时,更是四起四落,每一次被罢免,又重新启用,因为父皇他非常清楚,像弘农杨氏这样的忠臣,委实不多了!” “是以!” 刘辨的声音越来越有力量:“在杨赐去世时,父皇亲自为其服丧,三日不上朝,赠东园棺椁、衣物,赐钱三百万、布五百匹,并下诏哀悼,称赞杨赐为华岳所挺,九德纯备,三叶宰相,辅国以忠!” “朕何以任用杨彪为太尉,因为他继承了先祖之风,乃大汉真正的忠臣,即便朕将其冷落两年,不仅没有半句怨言,反而尽忠职守,努力做好每一件朕安排的事情。” “陛下—!” 这一刹那,杨彪发自内心的感动,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原本,他还对皇帝陛下的冷落,有些不理解,甚至心生怨言,但是现在,却顷刻间一扫而空,甚至对于皇帝陛下的安排,倍感敬佩。 “臣杨彪谢陛下大恩。” 汉朝原本是没有跪拜礼的。 人可以跪天地、跪父母,但不必跪皇帝。 可谁能想到,杨彪在此时不仅跪下了,甚至那颗硕大的脑袋,竟直接磕了下去,蓬的一声砸在地板上,令满朝的文武为之敬重。 但是...... 大家更敬重的人,不是杨彪,而是皇帝陛下。 毕竟,这份忠心乃是臣子的本分,但能被皇帝陛下铭记于心,却是臣子的荣耀。 杨家做到了,或许不是因为杨家的忠诚,而是因为袁家的衬托,这才让皇帝陛下感受到,同为四世三公的杨家,对朝廷是何等的忠贞不二。 别说是满朝文武了,就算是直播间的网友,此刻也被刘辨感动到不能自已: “辩爷这一番话说的,即便是我这个局外人,都不由地有些感动,何况是杨彪呢。” “是啊,我听完以后都感动到落泪,杨彪行个跪拜大礼,也是理所应当。” “不仅拉拢了杨彪,更给满朝文武树立了个好榜样,辩爷好样的。” “最关键的是,直接给袁隗定型了,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别瞎胡扯蛋!” “......” 此刻,即便是军师联盟的专家,也忍不住开口称赞:“辩爷,你今天这一番话说得漂亮,效果直接拉满。” 刘辨心念一动,轻声道:“幸亏平时专家给我补了很多课,要不然我也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东西,尤其是关于杨家、袁家的对比,才让我能临场发挥出来。” “恩。” 军师联盟淡然道:“辩爷好样的,继续加油吧。” 刘辨颔首:“那必须是当然的。” 旋即。 刘辨摆手示意杨彪起身:“杨公起来吧,你的忠心,朕一直都清楚,虽然有时候不说,但不代表朕看不见,听不到。” 杨彪感激涕淋:“多谢陛下。” “袁隗!” 刘辨扭头瞥向袁隗,冷声言道:“你们袁氏传家的孟氏《易》,到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读?袁绍、袁术可曾学习过?” 袁隗原本想回答学习过,毕竟这是真事儿,但他却怎么也不敢开口,学习过还变成这般模样,那才真叫打老祖宗的脸喽! “朕曾经听过一句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是指大千世界的普通百姓,而如果能富过三代,则称之为贵族,富过五代,可称之为世家。”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 刘辨转回上首,翩然落座,目光扫过众文武,继续言道:“世家何以能昌盛不绝,贵在家族有传承!” “传承是什么?绝不是金银珠宝,万亩良田,更不是一本书,一个官职,而是行为准则,是道德标准,这才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传承。” “小到寻常百姓,大到世家豪族,甚至是皇亲国戚,全都有自家最初的传承,倘使天下人皆如杨家,大汉天下何以会暴乱?” “......” 趁此机会,刘辨大肆地教诲群臣,将帝王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司徒卢植听得非常认真,不停地点头暗赞。 他再次感觉到,当今的皇帝陛下虽然年幼,但却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帝王,甚至超越秦皇汉武,也是极有可能。 太尉杨彪更是感同身受,更加确定自己当初进入南阳的选择,是极其正确的,如今南阳汉庭创建不过两年,便收复了大汉半数江山,假以时日,中兴汉室,实乃必然。 即便是罪人袁隗,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刘辨的变化,若是当初在雒阳时,对方能表现出半点今日之状,自己又何至于落得这般下场。 时也,命也! 袁氏家族的覆灭,终将要成为汉室三兴的基石。 良久后,刘辨长出口气,朗声言道:“此案便按照廷尉的奏章处置,朕希望高居庙堂的官员,皆能引以为戒,否则汉律既在,朕绝不容情。” 满朝文武齐声山呼:“吾皇万岁!” 刘辨腾地起身,转身离开。 “退朝—!” “恭送陛下!” 朝议结束后,尚书台荀彧立刻发下诏书,按照徐璆的处置方案,该夷灭三族的夷灭三族,该收监入狱的收监入狱,自此大汉第一谋逆案,正式宣告结束。 对于长安汉庭的官员,刘辨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论你此前的官职高低,全部都需要走南阳汉庭的考课流程,成绩合格者待补,不合格者摒弃。 唯一遗憾的是...... 曹cao的飞鸽传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