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袁隗:没错,全都是我做的! (第2/3页)
三族,也牵扯不到陈郡袁氏。” 刘辨蹙眉:“陈郡袁氏?” “哦。” 一旁郭嘉补充道:“便是袁涣的家族。” 刘辨猛然想起:“原来便是他呀,难得,当真是难得。” 徐璆轻声道:“陈郡袁氏治学严谨,对族中子弟要求颇严,他们与汝南袁氏虽然相近,但却没什么太大的交集,的确非常难得。” 刘辨哂然一笑,没有接话。 徐璆或许没有意识到,但又岂能瞒得过他。 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的确交集不深,但绝非是他们没有参与的主要原因。 如果刘辨没有猜错的话,是袁隗故意将陈郡袁氏排除在外,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导致袁氏一族全灭。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郡袁氏将会是袁氏一族的后路,是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性,才故意留下来的根。 毕竟,陈郡袁氏是在大汉天下袁氏力量中,仅次于汝南袁氏的一支,如果他想要参与其中的话,袁隗不可能不用。 不得不承认。 袁隗这个袁氏掌门人当的,的确非常到位。 虽然,袁氏在他的手上,没能更进一步,但至少他努力过了,而且还保证了家族的延续,没有因此大祸而断了传承。 “恩。” 刘辨简单恩了一声,旋即阖上资料,转而言道:“正好,明日便是朝会的时间,届时将长安、南阳文武官员,全部聚集起来,公开审理袁隗。” 徐璆、郭嘉揖了一揖:“喏。”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漫天。 文德殿。 刘辨身穿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端坐在龙椅之上,其下文武百官左右分列,南阳官员在右,长安官员在左,正前方还立着陈留王协。 伴随着一阵钟鼓齐鸣,廷议正式开始。 这一次,刘辨没有处理近期政务,而是直接转入审理袁隗的正题。 他的目光扫过满朝的文武,朗声言道:“诸位想必应该都清楚,在讨伐长安之前之前,朕曾经发过一篇檄文,上面记载了很多袁隗的罪行。” “其实......” 刘辨淡然言道:“上面记录的东西不太全,同时很多人也不相信,那么咱们今日,便趁着这次机会,揭示袁家在大汉祸乱中到底做了什么。” “带袁隗上殿!” “带袁隗......” “......” 当声浪一波波传出去后,没多久,袁隗便被亲卫军押入文德殿。 刘辨摆了摆手,示意朱彤将其手铐、脚镣去掉。 朱彤这才颔首点头,将袁隗身上的枷锁,全部去掉。 刘辨本以为袁隗怎么也应该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但怎奈,对方神色如常,没有半点紧张,更没有半点懊恼,彷佛没事儿人一样立在那里。 当他身上的枷锁全部去掉以后,甚至只是长出了口气,并没有因此而露出感动的神色,那感觉像是早已看破了红尘,浑然不惧似的。 “老贼,见到陛下,因何不行礼?” 身旁的朱彤实在忍不住下去了,作势便要强压对方行礼。 “不必。” 刘辨却是直接摆手打断,双目炯炯地凝视着袁隗,冷声言道:“袁隗,你自己犯下的罪,你自己清楚,如今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整件事全部交代清楚吧。” 袁隗虽然直挺挺地立在大殿正中,但他却能清楚地感受,此刻正有数百双眼睛,齐刷刷盯着自己,那锋利的目光像是一柄利剑,狠狠地戳在自己心口。 沉默! 唯有沉默,才能不怯。 袁隗曾经想过自己的计划会失败,但也不过是死而已,但却怎么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会被人当众扒成这样,让整个袁氏几乎毁于一旦。 袁隗不得不承认,自己当真是小瞧了弘农王的能力与手段,他发出檄文还自罢了,居然在临死之前,还要如此搞上一手,简直狠辣至极。 当然! 袁隗自然清楚弘农王的意图,不过是要株连更多的世家,以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保障皇权更加稳固。 袁隗自问,如果自己当真阴谋得逞,当了皇帝,也会在第一时间,将世家豪族的实际权力削弱,毕竟自己就是以这种方式篡位的。 也因此,即便到了现在,袁隗都没有埋怨过刘辨,他只是感觉如今的弘农王,的确已经有了帝王威仪,如若当年的他,能有今日的一半,自己都不可能生出这样的歹念。 “廷尉徐璆何在?” 刘辨大手一挥,招呼道。 “臣在。” 徐璆横出一步,拱手抱拳。 “把你掌握的情况,全部说出来吧。” 刘辨安稳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长安的文武官员,平心静气地道:“尔等若是有疑问,尽皆可以提问,事实便是事实,不会因尔等提问,而发生改变。” 长安文武官员尽皆经历了至少一轮的审问,因此对于今日公审袁隗之事,已然有了心理准备,如今皇帝陛下如此说来,必然掌握了切实存在的证据。 因此,对于文武官员而言,仅仅只是如此,便已经让他们对于袁隗的忠心,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南阳皇帝陛下如此自信,一定是掌握了绝对的证据,难道说袁公当真有要谋朝篡位的想法吗?他可是四世三公的袁公啊,怎么可能......” “虽然我也不太相信,但南阳皇帝陛下如此自信,居然还敢让咱们公开提出质疑,这份魄力的确像是掌握了绝对的证据。” “袁公的性子我了解,他这样默不作声,表面上像是在做抗争,但实际上,也有对于事实的无奈,今日公审的结局,极有可能会出乎咱们所有人的预料。”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我也不信,但眼前局势,让人不得不信啊。” “哼!我倒是要瞧瞧,南阳能拿出什么真凭实据。” “......” 此刻,徐璆走上前来,转身面对南阳、长安的文武官员,开口言道:“众所周知,大汉之祸源于董卓乱京,而董卓是何人召来?” “表面上看,乃是大将军何进向陛下提出的召四方猛将入京,但实际上,真正给何进出此策略的,乃是袁家的袁绍袁本初!” “啊?” 顿时,文德殿内的长安文武官员,尽皆一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