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9章 吕蒙,古特种作战鼻祖! (第2/3页)
子犹豫良久,没敢回答。 工作人员立刻察觉到有猫腻,直接言道:“这位大姐,如果被朝廷查出来,有人冒名领取别人的粮食,可是会没收全部粮食,甚至还会撵回原籍,你可得想清楚再回答。” 女子顿时愣怔,急忙摆手道:“这位官爷,您可不能这样啊,这粮票不是我们的,是我们在路上捡到的。” “捡到的?” “恩。” “果真?” “没错,千真万确。” “好,我明白了,你可以去领粮食了。” “多谢官爷。” 当女子离开以后,工作人员立刻对身旁人低语两句:“速速将此情况,汇报给荀令君,让他尽早拿主意。” 男子欠身拱手:“喏。” 旋即。 径直离开,直奔荀彧处。 此刻,荀彧正在跟贾诩聊天,商谈接下来的行动。 男子忽然赶来,将情况汇报给荀彧。 然而...... 荀彧只是颔首点头后,旋即摆手斥退,转而望向贾诩:“文和,你猜测的情况出现了,隐遁在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丢掉了粮票。” 贾诩皱了皱眉,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招呼身旁人道:“法正。” 法正上前,揖了一揖:“长史,您有何吩咐?” 贾诩轻声道:“传令下去,务必盯紧那些没有领取粮食的百姓,尤其是身强力壮者,绝对不能漏下。” 法正颔首点头:“喏。” 这些情况全都在贾诩的预料之内,因此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这才是真正的掌控大局。 对面的荀彧面带微笑,朝着贾诩一拱手:“跟文和你共事,当真是轻松至极,陛下的眼光实在是太毒辣了,居然可以在千万人海中搜寻你。” “唉—!” 言至于此,贾诩摇了摇头,叹口气,轻声道:“说真的,在下到现在都没能想清楚,陛下当年是如何挑中在下的。” “或许......”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饶有兴致地道:“这便是文和与南阳之间的缘分吧,就像当初在下投靠陛下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贾诩淡笑:“哦?听文若的意思,你投靠陛下,也是无奈之举?” 荀彧轻声道:“应该这么说,我若是不投靠陛下,陛下也会绑我成为属下,他甚至已经派史阿盯着我,防着我离开韩家。” “竟有此事?” 贾诩大为震惊。 “恩。” 荀彧颔首点头:“不过现在,在下很庆幸当初能被陛下选中,否则也难以见证强汉的中兴伟业,更难以见证大汉的再次辉煌。” 贾诩深表赞同,缓缓点头:“是啊,陛下的确非同凡响,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可以超越秦皇汉武,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皇。” “没错。” 荀彧铿锵激扬:“荀某对此,深信不疑。” 贾诩淡笑:“在下亦然。” “......”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不知不觉中,便到了黄昏时分,日薄西山。 法正走上前来,揖了一揖:“长史,名单上的编号,已经全部出现过了,但十之八九,全都是被人捡的,证明其人已经对此产生了怀疑。” “恩。” 贾诩颔首点头,轻声道:“你且继续。” 法正再次接上话茬:“从目前走卒、听风反馈上来的情况看,那些百姓应该没有撒谎,他们是无辜的,真正的刺jianian根本没有来过粥厂。” “长史且看。” 法正走上前来,将随身携带的地图展开:“从武关到粥厂,官道仅此一条,他们既然没有进入粥厂,必然是隐遁在了山林。” “这里!” “还有这里!” 法正在地图上指出:“可能性最大,在下已经派走卒化妆侦察去了,还请长史放心,您若是有何吩咐,尽管言语即可。” 这段时间以来,贾诩一直都在倾心倾力地培养法正,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灵活运用,法正学习非常快,如今已经成为贾诩的左膀右臂。 “恩。” 贾诩颔首点头:“你分析的很全面,这里的确非常可疑,军队呢,可准备好了?” 法正拱手:“长史放心,吕蒙率领兵马,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出发。” “好。” 贾诩彻底放松下来。 他感觉自己的懒神基因,很快便可以彻底释放了。 郭嘉说得没错,如果没有自己在,法正接手这项工作,肯定没问题,此人就是个天才,尤其是逻辑思维,极其严密,比起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便静待消息吧。” 贾诩没什么可以补充的,舒口气,轻声道。 没一会儿,果然有消息传回来。 走卒急急上前,欠身拱手道:“贾长史、荀令君,有消息了。” 荀彧比贾诩还要着急,抢先一步询问:“哦?如何?” 走卒回答:“他们藏在从武关方向出来,东部的伏牛山中,兵力约莫有两百人,尽皆在玉泉岗附近屯驻。” “玉泉岗?” 贾诩的目光快速落在地图上,仔细寻觅后,方才找到:“在这里!” 荀彧惊叹不已:“果然是个隐秘的地方,他们竟然会藏在这里。” 贾诩轻声道:“这证明他们在南阳,依旧有咱们没能发现的刺jianian,不过这一次,连袁隗都自身难保,这些家伙即便能坚持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意义。” “事不宜迟。” 荀彧是个急性子,扭头瞥向贾诩:“文和,抓捕这些人,便全靠你了。” 贾诩缓缓点头,不以为意道:“一帮小杂毛而已,如何是咱们的对手,你放心便是,等把老百姓安顿好了,立刻便收拾此人。” “好。” 荀彧拱手:“既如此,此事便交给文和了。” 贾诩一揖还礼:“放心,此事易耳,不值得一提。” 旋即。 贾诩扭头瞥向法正:“速速派走卒监视住玉泉岗,旦有消息,立刻上报,半个时辰后,调集吕蒙兵马,杀奔玉泉岗。” 法正欠身拱手道:“长史放心,此事交给在下即可。” 玉泉岗。 因山岗中有泉水而得名。 这里原本是有人家在生活的。 只不过,朝廷因为想要集中化管理百姓,将其迁居在一起,玉泉岗因此没落,没了人气,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