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袁忠!汝南袁氏的背叛者? (第2/3页)
急。 “来来来,咱们继续喝酒。” “对!喝酒!” ***** 沛国,相县。 县府偏殿。 袁忠跪坐在蒲团上,随手拾起一抔黍稷梗,丢在炭火盆中。 他虽然是汝南袁氏出身,很荣幸的是,不在袁胤的三族之内,因此得以幸免。 不过...... 身为汝南袁氏族人,遭受此劫难,依旧非常令人痛心。 最近这段时间,袁忠一直没恢复过来,整日里在偏殿中,以泪洗面。 回想起当初家族对自己的栽培,他便总感觉对不起老族长袁隗。 尤其现在,自己被南阳皇帝陛下撸成了县令,手上资源更少,影响力更小。 原本,袁忠想过要辞官,然后利用袁家人的身份,掀起一股狂风巨浪,逼迫皇帝陛下,还汝南袁氏一个清白。 可还没等他开始施行,一封来自长安的信,便彻底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没错! 这封信正是来自太仆袁基。 袁忠握着手中的绢布,虽然他不理解老族长袁隗忍辱负重的决定,但作为自己的恩人,他依旧会坚定不移的执行。 吱呀—! 正在这时,殿门展开,一股凉风吹入。 袁忠顺势将绢信塞入怀中,跟着拾起一抔黍稷梗,丢入炭火盆:“夫人,莪没事的,你放心便是,待会儿便回去休息。” 雍容女子走上前来,冲着灵牌行礼,跪坐下来,丢一抔黍稷梗在火盆:“夫君,一个自称袁氏门生故吏者求见。” “恩?” 袁忠皱了皱眉,扭头瞥向女子:“袁氏的门生故吏?” 雍容女子颔首点头:“恩,目前正在前厅。” “他叫什么,你可知晓?” “妾身不知。” 雍容女子摇了摇头,轻声道:“那人只道自己是个有良知的袁氏门生故吏,并未通名,夫君若是不愿见,妾身让他走便是了。” “不必。” 袁忠吐口气,沉思良久:“对方必定是为我袁家而来,我身为袁氏子孙,又岂有不见的道理,必须要见!” 言罢。 袁忠站起身来,冲灵牌行个礼,便躬身离开。 随即,直奔前厅。 果不其然。 一个男子正在前厅等候,对方穿一袭墨色的襜褕,外罩素缟,腰细麻绳,以皂巾束发,明显是在为汝南袁氏,披麻戴孝。 “正甫兄—!” 见着袁忠来到前厅,男子疾步迎了上来,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汝南袁氏遭受此大难,你身为袁氏子孙,可不能就这样算了啊!” “你是......” 袁忠打量着对方。 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眼前这个人,是他不认识的人。 不过,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有袁忠不认识的门生故吏,倒也实属正常! “在下只是袁氏门生故吏中,很不起眼的一人。” “不过......” 话锋一转,男子挥袖拭去眼角的泪水,拍着胸脯,铿锵言道:“在下相信,袁氏的门生故吏,必定如在下一般,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 “汝南袁氏,世代忠良,又岂能干出那种谋逆犯上的举动,南阳的皇帝陛下,根本就是为了打压袁氏,这才故意捏造事实,来诬陷袁家!” “正甫!” 男子欠身拱手,极其郑重地言道:“在下身为一个有良知的门生故吏,肯请您出面,号召汝颖、青徐地区的袁氏子弟,以及门生故吏,向南阳皇帝陛下讨个公道。” 嘶—! 袁忠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紧张起来。 果然,正如太仆袁基信中所言,一定会有人劝自己反抗。 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对于汝南袁氏而言,这必将是灭顶之灾。 袁忠没有答应,而是亲手将其搀扶起来:“你先起来吧,此事咱们得从长计议,切不可鲁莽行事,否则必将是灭顶之灾。” “正甫兄!” 男子却是不依不饶,皱着眉:“此事过去已有旬月,在下一直在联络各方人员,如今已有不少人答应,只差汝南袁氏的直系子孙了。” “你一定要相信在下,在下绝对没有鲁莽行事,南阳皇帝陛下若敢对我等下手,必将惹怒全天下的门生故吏!” 袁忠依旧保持冷静,扶着对方到一旁坐下:“可袁某还不知道阁下姓名。” 男子不得已,只能欠身拱手:“在下秦浩,表字子瀚!” 袁忠皱眉:“秦浩?” “恩。” 秦浩点点头:“没错,正是。” 袁忠打量着对方,年龄与自己相差不多,但却从未听过这样的名字:“不知是我袁家哪位叔伯,提携的阁下?” 秦浩不假思索:“是长安的袁太傅,只是在下有些不太争气,一辈子也没能继续向上,可不管怎样,在下同样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子瀚兄能够如此,袁某大为感动。” “不过......” 袁忠长出了口气,转而言道:“你是从何而来?如今召集了多少人?近期在汝颖地区的流言,是否与尔等有关?你总得跟我说清楚。” “好!” 秦浩肯定地点点头:“在下是从兖州过来的,如今召集了至少百十人,一些是从兖州过来的,一些是在汝颖方向发展的。” “至于近期的流言,的确与我等有些关系,而且即便是老百姓,也相信袁氏对朝廷是忠诚的,我等若是能由袁氏子弟率领,必可上达天听,让陛下还袁家一个公道。” 袁忠始终保持镇定,继续询问:“说说尔等有什么计划?” 秦浩大喜,赶忙言道:“是这样的,我等准备......” 约莫一刻钟左右,秦浩方才将整个计划描述一遍。 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思维缜密,而且颇有组织,可cao作性非常强。 但是...... 越是这样,反倒越是让袁忠怀疑。 这样一个具有组织力的人,怎么可能默默无闻呢? 袁忠甚至感觉,对方的能力还在他之上,至少不会输于他。 如果此人当真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袁家又怎么可能不着重培养呢? 如今,对方在这样一个时机跳出来,从表面上看,的确像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但其越是屡次强调率领袁氏子弟,就越是让袁忠感到不安。 “尔等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