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0章 汝南袁氏,根基尽毁!气得袁隗吐了血! (第2/3页)
回宫,他才是真正的汉室正统。” “我等归顺南阳皇帝陛下,才是真正的大忠大义,难不成你要举全州之力,与南阳皇帝陛下的铁骑相抗衡?” “你可知!” 声如洪钟,响似雷霆。 赵昱不过儒生而已,竟敢直面曹豹虎威,却丝毫不落下风:“曹军手中有攻城弩炮在手,我等城墙在其面前,弱如累卵,你难道要与这般威武之师为敌,而置徐州百姓于不顾?” “我......” 曹豹正要开口怒怼时。 啪! 忽然一声震响。 但见,上首陶谦怒拍桌案,一双眸中满是怒火,原本枯槁一般近乎于濒死的老者,此刻竟然像是头愤怒的苍狮。 曹豹、赵昱齐齐欠身拱手,闭口不言,良久后,方才感到那股强势的威压消散,气氛稍稍有了点缓和。 曹豹怯生生抬头,想要瞥一眼上首陶谦的神态,却见那双干涸的双眸中,带着愠色,正凝视着自己,身子下意识打个寒蝉: “末将......” 曹豹方才开口,便被陶谦打断:“曹都尉,张邈、袁术八万大军,尚且不是曹cao的对手,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打得过曹军?” “这......” “啊,这......” 曹豹哪里敢打保票,怯生生不敢回答。 他扪心自问,那种可以摧毁城墙的弩炮,简直太无敌了,这等于把他们的城防地利优势,彻底地摆平了。 至于旷野作战,徐州乃是平原地势,素以骑兵为王,而自家兵马中,虽有一部分骑兵,但也绝非是豹骑、狼骑的对手。 让曹豹引兵跟这样的对手作战,十之七八会是一条死路,即便节节抵抗,恐怕也撑不过一年半载。 “曹都尉!” 这可把陶谦给惹怒了:“你若没本事与南阳抗衡,那便少说两句,莫非你要让徐州全民皆兵,奋起反抗吗?” 曹豹垂头铩羽,岂敢再言。 转而。 陶谦扭头瞥向赵昱:“元达,你曾经去过一次南阳,可有什么门路联系到南阳皇帝吗?” 赵昱皱着眉,缓缓摇头:“这......属下确实没什么门路。”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奏报。 陶谦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侍卫急匆匆转入殿中,欠身拱手道:“使君,南阳汉庭派使者前来,说是带着皇帝陛下的诏书。” 南阳汉庭? 诏书? 陶谦心下狂喜。 他正愁没有门路拜会,不曾想,对方就已经主动上门了,只要自己接了南阳皇帝陛下的诏书,自然就是南阳皇帝陛下的人了。 “快!” 没有丝毫犹豫,陶谦腾得起身,绕过长安,转入殿中,大手一挥:“诸君且随我,出府迎接陛下诏书。” 呼啦! 满殿文武齐齐跟在陶谦身后,疾步赶往府外,准备迎接诏书。 伴随着吱呀一声响,府门缓缓展开,陶谦疾步出迎,恭敬地朝鲁肃一揖作礼:“臣徐州刺史陶谦,恭迎天使。” 徐州刺史? 要知道,长安的董卓可是提拔陶谦为徐州牧的,他没有自称徐州牧,而是自称徐州刺史,就已经证明了亲近之意。 虽然,这对于鲁肃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开局,但想让陶谦对广陵袁家动手,绝对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条件。 因此,鲁肃没有丝毫庆幸,依旧如同寻常一般心态:“陶使君快起来吧,陛下诏书在此,咱们不妨入殿宣读。” 陶谦颔首点头:“甚好。” 旋即。 他躬身让出一条路,让鲁肃先行。 鲁肃代表的可是皇家颜面,因此当仁不让,迈步而行。 陶谦趋步跟在后方,徐州文武官员,方才尾随进入正殿,纷纷排列齐整,等候宣读。 鲁肃转身面对徐州文武,展开诏书,朗声诵读:“汝南、广陵袁氏,世受皇恩,甚得先帝厚爱,然其不思还报,族中子孙袁胤、袁绥,意图于冬节祭天大典行谋逆之举,证据确凿。” “袁氏枉顾皇恩,不知悔改,其罪当夷三族,朕仍念宽容之心,不忍诛之,然国法难容,民恨难消,罪不可赦,朕忍痛诛之,以正国法。” 静!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鲁肃持诏书的手停在空中,良久,陶谦竟不敢接,甚至连头都不敢抬。 别说是陶谦,便是满殿的文臣武将,同样惊骇不已,纷纷欠着身,不敢抬头。 尤其是徐州名士赵昱,他原本以为门路来了,但不曾想,南阳皇帝陛下递上来的,居然是要夷灭广陵袁氏三族的诏书。 虽然,广陵袁氏在整个徐州士族中,能量不算是太大,但他背靠着汝南袁氏的庇佑,在徐州同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有如此背景的世家豪族动手,便是借陶谦一万个胆子,他也绝对是不敢的,南阳皇帝陛下不是给他门路,而是递给他一把刀子啊! “陶使君,接旨吧。” 鲁肃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却像是一柄巨锤般,狠狠砸在了陶谦心坎。 他是又惊又惧,胆裂魂飞,试图想要伸手,但胳膊却似铅水灌注,愣是探不出分毫。 “这......” 陶谦的声音有些颤抖,缓缓抬头时,额上布满细汗:“天使,袁家世代忠良,这其中会不会有误会啊?” “哼!” 幸亏鲁肃早有准备。 他立刻从旁边的布袋中,取出提前备好的证据:“这是张超、臧洪、袁绥的口供,他亲口承认,自己要在冬节祭天大典上行谋逆之举,这还有假?” “啊?” 陶谦顿时一愣,不敢置信地接过罪证,展开浏览。 果不其然! 上面竟还有袁绥的签字画押,以及张超、臧洪的诸多证据。 虽说,这些罪证不能保证袁胤参与其中,但却已经坐实了袁绥的罪证,按照律法而言,必须要将以袁绥为核心的袁氏三族,统统诛杀。 不得不承认。 的确是证据确凿。 而且,袁绥供认不讳,已成铁证。 对方摆明了,已经接受了谋逆带来的夷灭三族的后果。 鲁肃盯着良久没有反应的陶谦,再次将诏书递到跟前:“怎么,陶使君莫非要因为广陵袁氏,便要违抗陛下旨意吗?” “臣岂敢!” 陶谦急忙躬身行礼。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接过诏书:“臣陶谦,接旨。” 鲁肃淡笑,转而言道:“陶使君不必忧心,此乃陛下亲下的诏书,即便袁氏怀恨,自有陛下担着,与你又有何干?” 虽然动手的是陶谦,但毕竟是皇帝公开下的诏书,即便引起天下人的不满,自然是冤有头债有主,陶谦责任实际上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