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 骑兵大比武!三国神箭手齐聚于此! (第2/3页)
“南阳汉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牛逼了!” “三员悍将大比武,这回有眼福了。” “这回不缺骑兵主将了。”1 “哈哈!起飞的节奏!” “......” 刘辨惊诧之余,抬眸望向马场,试图寻找决赛人员:“文若,决赛将士在哪?” 荀彧抬手指向不远处:“陛下,他们正在那里做最终的准备,咱们这一次的确筛选出不少将才,尤其是这俩人,箭术更加精湛。” “哦?” 刘辨不由好奇:“哪两个?” 荀彧回答:“太史慈、黄忠!” 果然! 跟刘辨想的一模一样:“那你更看好哪个?” 荀彧捻须言道:“太史慈年轻,前途无量,但性子仍需磨练,可为大将,冲锋陷阵,但黄忠则不然。” “此人......” 荀彧深吸口气,沉吟片刻,方才给出评价:“此人年纪虽然大了,但箭术丝毫不输小辈,最为关键的是,他深谙兵法,行事沉稳,可为统帅之才。” “哦?” 刘辨不由好奇,试探性问道:“你可是调查过此人了?” “没错!” 荀彧肯定地点点头,转身回到案旁,取来信笺,转呈皇帝:“陛下,这是奉孝送过来的,难以想象,南阳还隐藏着这样一员悍将。” 刘辨接过信笺,展开浏览。 上面赫然是黄忠的履历。 其十八岁在南阳展露头角,随军诛杀大盗; 二十二岁时,江夏有贼作乱,黄忠随军剿匪,立功提拔为军司马; ...... 三十岁时,鲜卑寇三边,黄忠随军作战。 三十一岁时,乌浒蛮反汉,有众数万人,黄忠随军作战,数有战功。 ...... 三十四岁时,苍梧、桂阳贼造反,黄忠参战,提拔为校尉; ...... 咦? 刘辨皱了皱眉,不由好奇:“后面呢?后面怎么没有了?” 荀彧轻声道:“数年前,黄忠的独子病重,他便留在南阳照顾孩子,自此没再参军,当年黄巾肆虐南阳时,黄忠亦有卓越表现,但却拒绝了出仕。” “还是因为孩子?” 荀彧恩的一声点点头:“没错!微臣以为,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的拖累,凭黄忠的本事,以及这些年立下的战功,绝不会输于孙坚。” “恩。” 刘辨颔首点头:“确有可能!那他现在是怎么回事,孩子呢?” 荀彧叹口气:“三年前,黄忠的独子黄叙不幸去世,黄忠自此一蹶不振,花了三年时间,才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至于这次......” 荀彧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乃是由县令钟繇举荐过来,初赛中便以一箭双矢的技艺,拔得头筹,力压群英。” “而在复赛中,吕布、太史慈等人暗中较劲,接连使出一箭双矢的技艺,吕布、黄忠更是在最后一箭,于百步开外,一箭命中目标。” “陛下。” 荀彧脸上遮掩不住的喜色:“这次的决赛,一定会非常精彩,据微臣所知,太史慈、吕布、黄忠,乃是呼声最高的猛将。” “尤其是老将黄忠,居然可以在箭术上,与吕布不相上下,这三人的最终对决,必定会令陛下大饱眼福。” 当初在与吕布对战中,军师联盟在介绍吕布武艺时,便提到了辕门射戟是真实存在的,还顺带提到了太史慈的箭法极高。 刘辨实在是没有想到。 如今,吕布、太史慈、黄忠这三人,居然就这么毫无防备的撞在了一起,甚至要一起角逐骑兵大比武的冠军! 难得! 实在是太难得了! 刘辨满怀激动,扭头瞥向荀彧:“文若,决赛的难度可升级了吗?” 荀彧揖了一揖:“陛下放心,已经升级了。” 原本,刘辨便是按照难度系数,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比赛方案。 如果在初赛、复赛时,选手都能完成,在最终的决赛方案中,便会调整难度系数,适当的增加难度,这样才可能决出冠军。 “好!” 刘辨越来越期待了:“何时可以开始?” 荀彧轻声道:“目前正在解决战马差异性问题。” “战马?” “恩。” 刘辨略一沉吟:“可是因为吕布的赤菟马太快吗?” 荀彧点点头:“没错!吕布的赤菟马占优,引起别的武将不服,毕竟咱们是以完成全部马术动作的用时核算成绩。” “吕布的赤菟马快,自然占优,初赛、复赛时,他一直名列前茅,与第二名颇有差距,赤菟马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骑术大比拼。 这战马的确是很大的影响。 尤其速度快的战马,更是占据绝对的优势。 刘辨试探性问道:“有何难处?” “别的尚可。” “不过......” 荀彧深吸口气,轻声道:“在第二关时,需要前三名一同上场,若是战马的品质太差,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发挥。” “恩。” 刘辨深表赞同,试探性问道:“谁的战马有异议?” 荀彧一揖:“老将黄忠!” “黄忠?” 刘辨倒是很想看看他的表现,当机立断道:“这样,将朕的赤骥,暂时交予他骑,待比赛结束后,再行归还。” “啊?” 荀彧顿时一愣:“陛下,您这是......” 不等荀彧说完,刘辨直接打断:“没关系,你告诉黄忠,他若是能拔得头筹,朕便赏他一匹千里马,品质不会差于朕的赤骥。” 荀彧拱手:“喏。” 旋即。 他躬身退下,告诉侍从,前往传令。 不多时,侍从返回汇报。 荀彧揖了一揖:“陛下,咱们随时可以开赛。” 刘辨起身,径直走到铜锣前,拿起铜锤:“朕宣布,骑兵大比武之决赛,正式开始!” 铛—! 清脆的金鸣声响起。 旋即,下方数百参赛选手齐声呼喊: “万岁!万岁!万岁!” 与此同时,全场二十面金鼓一起震响,将决赛的热情瞬间推到了顶点。 刘辨站在点将台最前沿,凝望着赛道起点那员小将:“那是何人?” 荀彧微笑着道:“他便是孙坚的儿子孙策,当真是一员虎将。”1 “他便是孙策?” 小霸王的名号自是如雷贯耳。 没想到。 他居然就这样出现在了刘辨面前,实在令人期待:“朕倒是要瞧瞧,他的本领如何。” 荀彧极其自信:“陛下放心,能够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