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0章朕欲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第2/3页)
“哪里!”https:// 刘备神色淡然,不卑不亢:“备承陛下厚望,自当竭尽全力。” 工匠发自肺腑地感慨:“小人这才明白,为何新野县的各项节点,皆能提前完成。” 刘备摆手打断:“行了,时辰不早了,抓紧时间安装吧,今夜尔等便在新野住下,备已命人备好酒宴,休息一夜,再行赶路。”1 工匠拱手:“既如此,便叨扰皇叔了。” 刘备淡笑:“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客气。” “主公—!” 正在这时,不远处响起一声呼唤。 刘备抬眸望去。 但见,简雍急匆匆赶来,神色略显慌张:“主公,新野县王家、陆家等豪族派人来了,目前正在县衙,说有要事求见主公。” “哦?” 刘备不由皱眉,好奇询问:“可知他们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否?” 简雍顿顿,皱眉言道:“好像是为了田赋的事,他们的耕田没人耕种,却还要上缴每亩五升的田赋,因此有些怨言。” “哼!” 刘备轻哼一声,眉目之间闪过一丝狞色:“平素里盘剥百姓的时候,怎么不多上缴些田赋,这帮该死的家伙,吃不得半点亏。” “主公切莫动怒。” 简雍深吸口气,赶忙劝谏道:“这种事情非是咱们可以左右,我可听说,昨日在育阳县,也有不少豪族去找了县令。” “那个叫......叫......” “王景!” “啊,对!” 简雍点点头:“没错,王景!长安司徒王允家的嫡次子,他可没有跟当地的豪族置气,而是稍加安抚,便答应向上汇报,咱们同样如此即可。” “向上汇报?” 刘备皱了皱眉,怒气不减反增:“这不是将压力全都转交给陛下吗?如果南阳二十六个县令尽皆如此,岂不让陛下作难?”1 “他们如何,我刘备管不着。” “可我!” 刘备深吸口气,铿锵道:“绝不会将压力向上传递,大不了他们集体造反,我刘备再灭一次便是,何足惧哉。” 在新野,只要不是邓氏、阴氏、来氏造反,其余小的豪族,加起来最多六、七百部曲,刘备压根就不放在眼里。 “主公,您这又是何必呢?” “咱们可......” 简雍正要开口劝谏时,却被刘备直接打断:“宪和,咱们从安喜、下密,一直到高唐,受了多少窝囊气?” “以前是因为朝局混沌,无人为我等做主,但如今到了新野,有陛下为咱们撑腰,可以放开膀子,好生做事,又有何惧。” 简雍又岂能不知刘备的脾气,当下也不敢再劝,只能叹口气:“主公,您如果执意如此,咱们只能故技重施,外松内紧了。” 刘备毫不犹豫:“无妨,只要高筒转车立起来,农耕全面展开,咱们的压力便泄掉大半,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这帮豪族。” “走吧,回去。” 刘备套上外衫,翻身上马:“我要好好会会这帮家伙。” 简雍拱手:“喏。” 旋即。 二人一起,直奔县城。 不多时。 便返回县衙。 当刘备进入议政大殿时,王家、鲁家的族长急忙迎上来。 可是,还没等他们开口相迎,便被刘备挥手打断:“尔等静坐片刻,待本县换身衣裳。” 众人眼瞅着刘备湿漉漉的衣裳,齐齐让开条路,任由刘备直奔内院。 与此同时,议论声跟着响起: “县尊这是去干嘛了,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听说,今日宛城来人,要帮忙安装高筒转车,可能是去那里了。” “是前些天挖渠的那里吗?” “没错!正是。” “那里水流湍急,可不好施工,莫非县尊亲自下河了?” “瞧这样子,确实有可能。” “唉,县尊如此,咱们的事情,怕是不好办呐。” “......” 正当众豪族议论纷纷时。 刘备转回议政厅,高坐上首,朗声道:“不知诸位至此,有何事上禀?” 当下,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叟,闪出身来,揖了一揖:“启禀县尊,老朽鲁琮,乃是新野鲁家家主,今年七十有二了。” “我等今日前来,乃是有一事奏禀,希望县尊可以待为转呈,上达天听,以解我等升斗小民之疾也。” 刘备佯作不知,摆手道:“鲁家主直言即可。” 鲁琮暗暗松了口气,这便转入正题:“启禀县尊,今年朝廷施恩典于民,原本乃是好事,我等全力支持,但我等各家田地已无人耕种,却还要面临高额赋税,实在有些承受不起。” “因此,我等......” 不等鲁琮说完,刘备毫不犹豫地打断:“鲁家主,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鲁家往年的田租,可全都在十税二往上。” “咱们按照亩产一石五斗来核算,你们每年每亩要收三斗田租,即便抛开朝廷的三十税一田赋,你们每亩纯赚两斗五升米。” “哼!” 刘备轻哼一声,眉目中闪过一丝怒色:“往年你们赚的钵满盆满,怎么到今年,才不过每亩五升的田赋,便要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这是何道理?” 这段时间以来,刘备一直跟老百姓在一起耕种,对于新野县各大豪族吸血鬼式的田赋,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而且。 他抄了赵家的资产,自然明白新野豪族是何等的富裕。 不过每亩五升的田赋而已,他们完全承受得起。 正因为知道真相,刘备因此愈发的愤怒,对于这帮“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的豪族,他当真痛恨到了极点。 “啊,这......” 鲁琮顿感羞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是...... 一旁豪族却是振振有词,横出一步,立刻补刀:“县尊这是何意?老百姓愿意来我族中当佃户,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1 “此前哪年,我等也没有少过田赋,这地是我们自家的,总不能让他们白种吧?何况我等还提供了农具、耕牛,这里里外外哪个不是钱?” 又有人跟着附和道:“没错!我们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每年的田租虽然不少,但抛开全年的花销,实际上也剩不了几个钱。” “朝廷的田赋若当真不能减免,我等实在是承受不起,到时候县尊若是收不上田赋,可别怨我等不配合。” 刘备当真是佩服这帮人的嘴脸,毫不犹豫地怼了回去:“怎么,尔等莫非是在威胁本县?” 鲁琮等人急忙摆手:“岂敢!田赋我等还是会交的,不过如今各县皆在上报此事,我等也想劳烦县尊,将我等夙愿,上达天听。” 刘备大手一挥,铿锵道:“尔等所求之事,本县已然知晓,只不过,此等事情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