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古代版kpi绩效考核,助力南阳高效发展! (第2/3页)
各自归位,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刘辨批阅完毕,长出口气,置笔一旁,抬眸望向枣祗:“子敬,你来。” 枣祗起身,绕过桌案,赶忙上前:“不知殿下,可有何吩咐?” “子敬,你上报的农耕进度管理表,孤昨日仔细检查过了,劳动力的使用不够合理,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有问题。” “虽然这份进度计划表,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进度,但充其量只是在工序安排上而已,你必须要从人、机、物、料、法、环等诸多方面考虑。”2 “比如说劳动力上,你这里便没有考虑到......” “......” “这是孤做出的批改意见,你要多多学习,如果不懂的话,便过来问,咱们距离正式农耕已经没多少准备时间了。” “......” 巴拉巴拉。 刘辨按照专家解说的高效科学管理办法,对枣祗提出的农耕计划,进行了修改与批注,提出了更加合理化的意见。 枣祗原本还有些不屑,毕竟弘农王乃是王公贵胄,怎么可能懂农田里的事情,总感觉弘农王一定是在瞎指挥。 可是...... 在枣祗仔细看过弘农王的批改意见后,顿时惊为天人,惊诧不已,尤其是仔细梳理过后,才更加明白弘农王的恐怖。 其不仅在农耕中各道工序的安排上,有着绝对严谨的思维,甚至可以结合劳力、农具数量、耕牛、农田,甚至是方才安排好的城市规划,做出提前的铺垫。 枣祗上交的农耕计划表,一日之内,连续被驳回了六次,每次都有新的问题,但每次枣祗全都有新的领悟。 “受教了。” 枣祗揖了一揖,发自肺腑地感慨。 他有种真切的感觉。 彷佛...... 弘农王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指导自己似的,对方思绪的缜密、严谨,完全不是自己可以企及的高度。1 “哦对了。” 待枣祗退下后,刘辨忽然想起专家的kpi考核制度,目光旋即扫过荀彧等人:“农耕是接下来咱们工作的重心,单凭目前的官员数量,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因此,咱们必须想办法提高老百姓的耕种积极性,以及各个阶层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利用资源。” “孤是这样考虑的。” 当下,刘辨便把工作思路简单阐述于众人:“咱们可以签订生产任务责任书,由尚书台下达今年的工作任务,且将任务细化,加入奖惩考核条例。” “比如,文若将此责任书细化,约定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当年的俸禄便可以增加一千石,若是完不成,则会降职,亦或是罢免。” “子敬!” 言至于此,刘辨的目光转向枣祗,轻声道:“你接到这份生产任务责任书,便需要根据责任书内容,继续细化后,交给你的下一层级,约定年终俸禄增加至八百石。” “如此将任务书传递下去,从州郡至县乡,最终传至亭里、村落,甚至要将啬夫、游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这是一套垂直管理体系,务必要发挥各阶层官员的作用,孤会额外成立一个考核小组,按照他们上报的计划,按月进行考核。” “连续考核两次,或者是三次不合格的官员,降职或者罢免,对于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与俸禄奖励外,优先提拔。” “咱们既然是新朝,就绝对不能走老路,务必要有全新的姿态,全新的管理措施,好让长安汉庭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瞧瞧咱们的能耐。” 这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办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各级官员的生产积极性,高效率地完成全年的生产目标。 当然,这样的管理办法,放在别的州郡,完全没办法施行,毕竟你的官员,压根就不可能深入到基层。 但是...... 刘辨目前已经获得了孔家的全部资源,以及部分邓家、阴家、冯家、李家等的土地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自己手握生产资料,自己当家作主。 虽然在收入模式上,仍是以租税的方式,但却与只收租子,不干活的朝廷,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地主阶级是不会轻易把收来的粮食送上去的。 而且,新朝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新人,即便是荀彧、戏贤、枣祗等人,也没有做过雒阳朝廷的大官,这样的官员可塑性非常强。 你把他捏成什么样子,他就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能够适应这套管理制度的官员,便可以留下,不能适应这套管理制度的官员,那便走人,没什么可说的。 反正目前刘辨掌控的区域,充其量不过方圆一百四十里,船小好驾驭,更容易培养出一批对自己脾气的官员。 如此一来,等到将来地盘扩大,这些官员已经有了实战经验,便可以同样的管理模样,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替刘辨培养更多官员,以达到良性的循环。 “尔等以为如何?” 刘辨的目光扫过荀彧等人,试探性问道。 “这......”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 终于。 还是荀彧率先开口道:“殿下,此办法的确有助于提高百姓的积极性,但如果大面积推广开来,咱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奖励,尚且未知。” “不必担心。” 刘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根据唐翔上报的孔家物资来判断,即便各级官员,皆能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也足够进行奖励。” “至于次年如何?” 刘辨淡然一笑,长出口气:“等咱们的粮食全部收上来,自然可以解决!” 荀彧顿顿,缓缓点头:“既然殿下已经有过思考,那么在下表示同意,能有适当的奖惩措施,对于目前局势而言,确有好处。” 戏贤原本便是个极其认真的人,最讨厌跟不上自己节奏的部下,自然更加同意:“属下同意如此考课。” 见二人尽皆同意,枣祗又岂敢反对,只能拱手:“属下附议。” “好!” 刘辨满意地点点头,旋即从桌案上取出几枚竹简:“志才,这是孤按照想法,随意写的一些意见,你将其汇总后,加入自己的想法,做一套考课出来。” 戏贤一揖:“喏。” 旋即。 他疾步上前,取过竹简。 刘辨补充一句:“尽快做完。” 戏贤点头:“殿下放心。” “殿下。”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个声音。 刘辨举目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