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郭嘉、戏志才!古代版九型人格,助力分析。 (第1/3页)
“奉孝?”1 戏贤扭头望去,不由蹙起了眉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在冀州避难吗?” 郭嘉摆摆手,一脸懊恼地道:“嗐,别提了,当初听说文若去冀州避难了,我便改道去了冀州,可到哪儿才发现,这小子根本没来。” “我这一打听才知道。” 言至于此,郭嘉脸上露出遗憾且羡慕的神色:“这小子原来投靠了弘农王,而且还在广成、大谷、雒阳打了不少的漂亮仗。” “听说北军徐荣、狼骑吕布,全都败在弘农王麾下了,一定是文若在出谋划策,没想到他在兵法方面,竟也有如此造诣。” 可戏贤却是哂然一笑,摇了摇头:“奉孝,这回你可错了,弘农王虽然在广成关、大谷关打了不少硬仗,但却非是文若出谋划策。” “哦?” 郭嘉不由好奇,眼神闪烁精芒:“那是何人?莫非弘农王帐下,还有别的谋士?”1 戏贤淡笑,轻声道:“原来还有你郭奉孝猜不到的。” 郭嘉细眉微蹙,喉头滚动:“志才,你别跟我说,是弘农王自己?”3 “没错!” 戏贤肯定地点点头:“正是弘农王自己!文若在与我的书信中提过,弘农王足智多谋,思维缜密,乃是难得一见的中兴之主,他还邀我共同辅佐弘农王,振兴汉室。” “嘿—!” 郭嘉眉毛底下那俩眼珠子滴溜溜直转,略微生气地道:“文若怎么只想着你,却不想着我呢?我郭嘉是哪儿得罪他了吗?” “哈哈!” 戏贤仰天大笑一声:“奉孝,你可别多想,或许是文若没有你的消息,没能联系到你,等咱们到了南阳,安顿下来再说吧。” “对!” 郭嘉这才转回到正事上来:“咱们赶紧走吧,弘农王已经下了船,正朝这里过来,咱们收拾好东西,抓紧时间去迎,断不能让殿下亲自相迎。” “殿下果真来了?” 别说是戏贤,便是司马瑶都不由来了精神:“他真的来找我家志才了吗?” 郭嘉极其肯定地道:“当然!” “莫非奉孝见过了?” “没有!” “啊?” 司马瑶略显失落:“那你怎么会知道?” 郭嘉随口解释:“根据他们出轘辕关的时间,大致推算出来的,咱们现在出发,去县城,定能在那里相遇,届时一起去南阳。” “嫂夫人。” 郭嘉赶忙揖了一揖:“您还是抓紧时间回去准备一下,别听志才瞎说,等弘农王回了南阳后,必定很长一段时间,他抽不出空来。” “新朝组建,最缺的就是人手,弘农王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用,岂会让志才闲下来,再回一趟颍川?” “与其劳烦弘农王的侍卫,亲自来颍川接嫂夫人,咱们干脆一起走,先住在文若府上,你也能与唐夫人有个伴。” “这......” 司马瑶扭头瞥向戏贤。 却见戏贤缓缓点头,司马瑶瞬间喜笑颜开,开心得像个孩子:“那你们稍等片刻,妾身东西很少的,一会儿便好。” 郭嘉淡笑:“没关系,不急。” 戏贤却是背起包裹,扭头瞥向郭嘉:“奉孝,你是一路从冀州赶过来吗?” 郭嘉点点头:“恩!可惜马车还是有些慢,否则我应该在雒阳与文若相会,没想到啊,等我到雒阳时,文若刚刚离开。” “果真?” “当然!” “你可别骗我。” 戏贤双目炯炯地打量着郭嘉:“如今的雒阳,岂容得你这素人自由行走?” 郭嘉淡然一笑,得意洋洋:“这可多亏了友若的帮助,他如今在渤海太守袁绍的帐下,我进入雒阳时,他与淳于琼负责扫尾工作。”2 “哦?” 戏贤眼神放亮:“这么说......如今雒阳已没多少诸侯了?” 郭嘉点点头:“自从众诸侯西行讨董落败,这人心便彻底散了,弘农王又准备于南阳另立新朝,他们谁还有心思讨董?大家都在待价而沽,等着南北朝廷花大价钱拉拢呢。” “弘农王不会的。” 戏贤极其肯定地道。 “恩。” 郭嘉点点头:“志才与某,不谋而合,弘农王本就有能力讨董,何须靠另立新朝来拉拢他们,如此只能令天下更乱,这绝非弘农王之本意。” 戏贤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奉孝对当今局势,倒是吃得很透啊。” “哪里。” 郭嘉赶忙揖了一揖,谦虚道:“与君相较,差之甚远!嘉也正想请教一下志才,弘农王另立新朝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戏贤双目炯炯地凝视着郭嘉:“奉孝莫非不知?” 郭嘉眼神闪亮:“倒是有一猜想。” 戏贤颔首:“那便是了。” “果真?” “恩,一定如此。” 呼— 郭嘉长出了口气,蓬勃朝气浮于面上:“弘农王志存高远,我郭嘉岂能不助一臂之力。” 戏贤斗志昂扬:“此乃我等寒门士子之幸,更是四百年大汉之幸。” “夫君~~” 正在这时,篱笆院中走出司马瑶,背着个包裹,兴冲冲招手道:“咱们走吧。” 戏贤指着篱笆院:“阿瑶,你只带这么点东西吗?” 司马瑶笑笑:“都是些身外之物而已,丢便丢了,不打紧的。” 郭嘉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没错!凭志才的本事,咱早晚换更大更好的。” 戏贤摆了摆手:“行了,走吧,小心到不了县城。” “放心吧,肯定没问题的。” “......” ***** 且说刘辨等人下了船,租了辆马车,一路东行。 不得不承认,枣祗真的非常认真,对于书中每个细节,都要琢磨得明明白白,若非有军师联盟的专家在,刘辨还真有些招架不住。 “殿下。” 枣祗发现问题,再次问道:“这书中提到的稻田生态养殖,提倡的是稻、鱼和谐共存,互惠互利,可鱼不会啃食稻苗吗?” 呃...... 说实在的。 刘辨最开始也问过这么愚蠢的问题。 因此,当枣祗问此问题时,刘辨丝毫不觉得丢人,甚至很认真的回答:“鲫鱼可以杂草、稻叶、稻虫、蠕虫等为食,不会伤及稻苗。” “而鲫鱼等的排泄物,可以用作稻苗的肥料,促进稻苗茁壮成长,此二者实乃和谐共存,互惠互利的典范。”3 “......” 原本,刘辨还想把浮游植物和沉水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