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董卓震惊:另立新朝?弘农王还挺有魄力! (第1/3页)
旭日东升现朝霞,颖水潺潺秀青峰。1 轘辕关。 刘辨亲自来为李旻、曹cao送行。 这里有此前运送粮草的船只,以水路返回颍川,速度会非常快,必可抢在袁术之前,完成各路要点的防守。 虽然,刘辨方才十六岁,但如今个头已经窜到七尺八寸,站在曹cao面前,竟高出他多半个头,颇有股睥睨姿态。 不过...... 刘辨却是面色和善,满脸带笑,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展露出半点威压霸气:“孟德啊,孤可是把颍川交给你与李郡守了,千万别让孤失望。” “殿下放心。” 曹cao拍着胸脯保证道:“且不说袁术一路损兵折将而回,如今兵马不过数千而已,即便有上万兵马,只要有末将在,袁术必不敢觊觎颍川。”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这便是孤派你去颍川的原因,切记,守卫颍川只是开始,你肩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 颍川作为目前与河洛、南阳之间的枢纽,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此外,颍川作为刘辨楔入豫州的一根楔子,袁术必定会想办法将其拔出。2 至少...... 在专家的眼里,颍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恐怕不会太平,即便袁术暂时没有能力进攻,缓过劲儿来的董卓,必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曹cao本部兵马不多,即便加上李旻的兵力,也不过只有八千人,颍川与汝南毗邻之地,乃是平原,这样的兵力压根不够防守。 曹cao自然明白刘辨的意思,肯定地点点头:“殿下放心,末将明白。” 刘辨的目光转向李旻,淡然一笑:“李郡守,对孤给你配的都尉,可还满意否?” 李旻诚惶诚恐,忙不迭一揖:“殿下,您让一个两千石大员当都尉,着实有些屈才了,不过属下说句真心话。” “我这里啊。” 言至于此,李旻淡笑着捂着自己的心口:“可安心多了。” 刘辨再次叮嘱道:“孤最终唠叨两句,颍川至关重要,绝不容有失,二位当精诚团结,相互配合,共保颍川不失。” 李旻、曹cao拱手:“喏。” 刘辨长出口气:“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时辰不早了,二位且请登船吧。”1 二人应命:“喏。” 旋即。 转身直奔商船。 刘辨端立颖水河畔,目送离开。 当商船缓缓离开。 甲板上。 李旻长出口气,轻声道:“孟德,殿下可是对你寄予厚望,未来前途必不可限量。” 曹cao叹口气:“哪里,殿下越是如此,末将这身上,便越觉得压力沉重,颍川与汝南相接处,皆是平原地势,这可如何防守啊!” “你先别管那么多。” 李旻深吸口气,扭头望向曹cao:“袁术引兵进入河洛,必从大谷关方向,退回颍川境内,假途灭虢的事情,绝不能上演,此事你要多费点心思。” “郡守放心。” 曹cao态度恭敬地揖了一揖:“此事末将早有计较,袁术这厮必不敢轻举妄动,若其贼心不死,大动干戈,殿下已有明旨,消灭此人。” 李旻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曹cao:“看你如此自信,李某便安心了,队伍全部交给你,我负责后勤供给,咱们好生配合,切莫让殿下失望。” 曹cao拱手:“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实际上。 李旻又何尝不清楚,自己的太守之位,同样是他在新朝的起点,若是干得好,弘农王自然可以看到,未来跻身于朝局中枢,几乎是必然的。 毕竟,一旦新朝成立,官员必然急缺,新来之人岂能比得上旧人忠心,何况自己是从一开始,便始终支持弘农王的。 在如今的众诸侯中,只怕除了陈王刘宠以外,弘农王最信任的人,便是自己,至于徐璆、鲍信、曹cao这些人,弘农王的亲近其实是在拉拢。 李旻明白,因此不妒。 曹cao更加庆幸,能碰到个明眼人,更可以放开手脚。 送走二人。 刘辨返回雒阳的路上。 “报—!” 前方,一骑绝尘而来,视之乃是自家传令兵。 待其上前,刘辨摆手示意其不必多礼,提前打断道:“可是文若有消息送来?” 传令兵拱手抱拳:“正是!军师令小人转告殿下,阎象离开军营,徐璆没有追随,更未将李权、陈到等人带走,殿下放心。” 意料之中。 刘辨倒也没有意外,神色如常:“恩,走吧,回雒阳。” 他一边策马缓行,一边靠心声与军师联盟沟通:“老师,孔家的人脉关系谱可梳理好了?”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脉络图已经完成,专家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但是由于史料的匮乏,目前的争议相对较大。” “不过辩爷放心,专家的思考一定是面面俱到的,拿出来的方案,定然是有策略、应对措施的全面方案。” “恩。” 刘辨颔首:“这一点,我肯定相信专家。” 军师联盟跟着道:“偷偷告诉你,这一次打压南阳士族,动作应该不会小,牵连范围应该会比较广,算是一次相对彻底的整饬。” “哦?” 刘辨不由好奇:“那邓家呢?也会受牵连吗?人家可是真心诚意支持的,专家不至于对邓家也要下手吧?” 军师联盟继续道:“辩爷千万不能有妇人之仁,更不能简单把邓家定义成绝对的忠臣,他们之所以全力投资辩爷,是要攫取利益的。” “尤其目前,辩爷一旦返回南阳,势必要正位回宫,重登帝位,这时候整个朝廷的组织架构是真空的,急需要人才来填补。” “如果邓家千方百计往新朝里塞人,但这些人能力又不强,难道辩爷你要碍于情面,勉强将其收入新朝?” “对邓家手下留情是对的,但要考虑分寸,不能让他有非分之想,这就必须要把打压、拉拢的策略,发挥到极致才行。” “贪婪的世家旦有半点可能,就会见缝插针,你对他越是容忍大度,他就越是得寸进尺,邓家全力支持辩爷的功劳有,但这却不能成为纵容他的理由。”1 “尤其是现在......” 军师联盟强调道:“整个南阳世家一定是以邓家为风向标的,辩爷你对邓家的态度如何,直接决定了未来世家对你的态度。” “专家目前的主要策略,是要敲打邓家的同时,又不会伤害其根基,既能立威,又不至于让南阳世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