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杀奔雒阳,刘辨抹书间吕布! (第1/2页)
通往雒阳城的路上。 一支队伍正迤逦慢行。 刘辨端坐在战马上,放眼望向这看似熟悉,却又难以寻找到共同点的雒阳郊区,一片肃杀与萧条,到处都是被焚烧后倒塌的房屋、村落。 “那里是鹊村吗?” 刘辨抬手指向一片灰烬处。 记忆里,他曾带着史阿、王易、唐姬溃逃至此,与游侠邓展汇合。 村口处的那颗大槐树,格外的显眼,但如今却只剩一颗半截的粗壮树干,在春风中孤零零地矗立着,其后的村子已然成为了灰烬。 “嗯。” 朱彤点点头,泪眼婆娑:“是的,就是那里。” 刘辨心痛至极,勒马停顿片刻,朝着鹊村方向颔首致敬:“稍后大军扎营,你替孤来此祭奠一下亡灵。” 朱彤拱手抱拳:“殿下放心,交给末将。” 队伍继续向前。 在雒阳城外十里的建春亭,安营扎寨。 值得一提的是,雒阳城共计十二个城门,由此延伸出十二条道路。 而这十二条道路又被“郭”一分为二,即得二十四街。 为了方便行人休息、遮风避雨,在这二十四街中,又修有二十四座街亭。 在《太平御览》第一百九十四卷中,关于“亭”条引《风俗通》曰: 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 亭,留也。 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馆也。 亭亦平也,民有讼事,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汉时的街亭,不仅仅有景观装饰作用,其面积相当于后世的小型街心广场,而且有顶盖,可以遮荫挡雨,设计得非常贴心。 亭旁设有驿站,可供往来客商休息;还有哨所,供警备防卫之用;而且地方官吏公开审理案件,也在街亭中进行,意为让老百姓都看到审理过程,以示公正。 据《后汉城阙宫殿古迹》记载,雒阳城外二十四亭分别为: 芳林亭、奉常亭、广世亭、昌益亭、广英亭、定阳亭、遮要亭、暴视亭、广阳亭、西明亭、万岁亭; 千秋亭、夕阳亭、东明亭、祝中亭、东因亭、建春亭、止jianian亭、德宫亭、东阳亭、安众亭、孝敬亭、清明亭; 供计二十三亭,其一名称亡佚。 中军大帐中,荀彧根据探马送回来的情报,绘画出了雒阳城外的敌军兵力部署图,交由刘辨过目,商议对策。 此刻,军师联盟的声音显得非常兴奋:“辩爷,专家让我待为感谢你,这二十四亭的名字以及位置,全部都补全了。” “是吗?” 能够帮到军师联盟中的历史专家,刘辨非常开心:“那就好。” 军师联盟继续道:“而且根据目前绘制出来的图,这二十四亭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单单是以二十四街为标准建设。” “其中是有十二亭在郭线附近,即区分郭区和郊区的郭门,以方便来往客商辨识地标,方便行商等。” “还有十二亭是建设在内城门外的,专家猜测,其目的是为赶不上宵禁前进城的客商住宿之用,毕竟亭旁设有驿站。” “如今咱们扎营的建春亭,正是在雒阳南门外,平城门南大街上,这是附近四个街亭中最大的一个,正对的洛水上的桥梁,同样最大。” “......” 听完军师联盟的介绍,再加上荀彧绘图的直观印象,刘辨大致将目前的状况了解清楚,尤其是地理因素。 此刻,荀彧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轻声道:“殿下,根据探马回报的消息,南门处的兵力最多,洛水对岸一刻钟内有至少三次巡逻,兵力约有一队。” “虽然,目前暂不知对岸具体有兵多少,但依旧其巡逻的次数以及兵力,只怕兵力不会少于八千,甚至更多。” “至于东门、西门附近的兵马,则相对要少些,他们可能只是起到协防作用,一旦南门方向开战,必有骑兵从东西门方向杀出,袭扰我军后方。” 呼~~~ 言至于此,荀彧长出口气,细眉微蹙:“殿下,此时一幕,可比当初在广成关时,还要艰难数倍,乃至数十倍。” “没错!” 张辽点头附和道:“我军粮草补给,要从大谷关方向送来,中途近一百里的距离,没有半点遮掩,西凉骁骑来去如风,我军不易防守。” “是啊。” 孙坚同样皱着眉,惆怅不已:“所以,我军此战当速战速决,决不能有半分迟疑,一旦战事拉长,粮道安全问题,必日益凸显。” 刘辨深吸口气:“可派出去斥候打探四周情况了吗?” 张辽点点头:“殿下且放心,已经撒出去了,他们会将整个雒阳城外,仔细巡查一遍,以防有在外隐匿的骑兵,偷袭我军粮道。” “嗯!” 刘辨这才放下心来,目光扫过众人:“尔等可有具体的意见?尽可畅所欲言。” 孙坚率先回答:“末将以为,咱们此战当以强攻南门为主,坚守东、西、北三门为辅,各派大将严防死守,突出我军兵力上的优势。” “文台此言虽然有理,但却不可行。” 荀彧率先摇了摇头,心有余悸地言道:“若是盟军仅有我部兵马,自然可以如此,但有袁术、袁忠等人在,怕是会生出别的事端。” “你可别忘记了。” 荀彧郑重强调道:“雒阳城外有二十四条桥梁,即便将我部军司马级别的将官全部派出,想要坚守住这些桥梁都是不可能的。” “贼子可是骑兵,一旦发现防御薄弱点,短时间内便可强行突击,以弓箭袭杀为主,辅之以战骑冲锋,我军岂能抵挡。” “此战!” 荀彧轻声道:“咱们与之前一样,仍要与袁术、袁忠等人倾力合作,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文若言之有理。” 张辽凝视着地图,沉吟良久道:“此战不仅要在战术上合理,还要考虑到实际可cao作性,袁家的那俩蛀虫,连番吃亏,岂能甘心为我所用。” 广成关一战时,袁术便被坑得全军覆没,屁点战功没有捞着,灰溜溜遁回了豫州老家。 大谷关一战时,虽然袁术等人捞到了些许微弱的战功,但等到最终时,最大的功劳居然还是弘农王属于唐翔的。 经此二事,即便是个傻子,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再上当了。 袁术、袁忠到底会如何,目前没人清楚,更不敢妄下定论。 “没错!”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轻声道:“二袁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台的战略虽好,但涉及面实在太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