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51章 拉拢李儒的绝佳时机 (第1/1页)
前厅大堂上,依次摆放着十二具尸体,全都拿白布苫盖。 李儒跪在尸体跟前,整个人如同雷轰电掣般愣怔着,脸颊上的泪珠不停翻滚,那一双消瘦如柴的手,狠狠地攥着衣袍,仿佛要将它捏碎似的。 整个大厅没有一点声音,安静得像是末日将要来临。 李儒落泪无声,伤心至极。 “文优~~~” 正在这里,厅外响起个熟悉的声音。 是董卓。 李儒一下子判断出来。 但是,他却没有起身,依旧愣怔地跪着。 董卓匆匆赶来前厅,望着地上横着的十二具尸体,不由眼瞪如铃,惊骇不已: “文优,他们......他们是......是怎么死的?” 李儒强忍着痛苦,挥袖拭去眼角的泪水: “七窍流血,应该是中了鸩毒。” 轰隆~~~ 仿佛晴空一道霹雳。 直将董卓雷了个外焦里嫩,金黄酥脆。 鸩毒? 这个词像根针一样,扎在他心里。 因为,他对鸩毒太熟悉了。 当初杀害何太后,便是以鸩毒杀人。 没想到,李儒的全家居然也是死于鸩毒。 这是针对他的报复,却牵连到了李儒的头上嘛? 咕噜~~~ 董卓喉头滚动,强行咽下一口口水: “文优,是我连累了你。” “与太尉无关。” 李儒赶忙否定,长出口气:“是我自己的原因,其实当初走进司空府大门时,儒便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虽然已经做过防备,但不曾想,依旧被贼钻了空子。” 呼~~~ 董卓大为震惊:“你预料过会如此?” 李儒点点头:“实不相瞒,的确预料到过。” “那你为何还要投靠?” “我已经说过了,希望可以做一番事业。” “仅此而已?” “恩。” 李儒颔首,轻声道:“不管太尉信不信,儒便是如此。” 董卓双目灼灼地凝视着眼前儒生。 虽然,他身形单薄,可能连自己一拳都禁不住,但董卓却有种凝望深渊的感觉,完全琢磨不透对方,仿佛只要再向前踏出一步,都会陷入无尽的深渊。 “我杀戮甚重,你不介意?” “不杀,焉能立威?” 李儒的声音低沉柔软,但却像是重锤一般,砸在董卓心里:“治乱以暴,可速立威平乱;治平以仁,可沿盛世立名! 雒阳鱼龙混杂,又值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太尉能在第一时间以暴制暴,手段虽然残忍,但却行之有效,否则雒阳焉能有今日太平。” 董卓咧嘴,想要发笑。 但感觉眼前环境不太合适,便强行憋了回去。 他只是缓缓点头,深以为然道:“知我者,文优也。” 李儒长出口气:“何况,太尉在治乱后,便没在妄杀,足以证明此前的残暴之举,不过只是暂时的手段罢了,儒自然理解。” “而今......” 说到这里,李儒神色中带着一股淡然:“太尉拉拢士人,准备再建朝纲,走向真正的匡扶汉室之路,儒岂能有不助之理。” “文优啊~~” 董卓深吸口气,对于面前这个消瘦男子的印象,大为改观。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全家被杀,更是因为,董卓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竟是如此得有道理。 李儒! 此人不仅才华横溢,更对自己的脾气。 这一瞬间,董卓便下定决心,一定会重用此人:“你放心,你的功劳,我一直记着呢,等你料理完家里的事情,我定给你个满意的答复!” “另外......” 董卓来到李儒跟前,朝着地上的尸体深躬一礼:“这件事我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派人严加调查,文优如果有什么线索,可以提供给我。” 李儒深吸口气,一揖道:“太尉,在下遇害前,曾与王允有过一面之缘,他言辞之中表现出对儒的不屑,此事即便不是他所为,恐怕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或许......” 李儒沉吟了片刻:“太尉可以从王允这里着手,数日内,曾与之有过接触者,皆有嫌疑,绝不可放其外逃,应当以此为线索,追根溯源,或可有大发现。” “王允?” 董卓深吸口气,缓缓点头:“好,我记下了。” 李儒一揖:“太尉慢走。” ***** 金市。 史子眇做完法事,正与主家告别时。 忽然,在内院中收拾道具的阿三一路奔来: “师傅,弟子不小心,把伏魔剑掉到井里了。” “什么?” 史子眇佯作嗔怒,细眉骤拧,厉声呵斥:“你居然把伏魔剑掉进井里了?你可知那杆伏魔剑乃是做法事必备之物。” “弟子......” 阿三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弟子知错。” 史子眇气呼呼咒骂:“知错?一句知错,便可了事嘛?没了伏魔剑,你应该会耽误多少事情。” “道长息怒。” 掌柜急忙一揖,安慰道:“不过是一柄伏魔剑而已,我可以找人帮您打造一根,纯金锻造,保证您喜欢。” “尊客有所不知。” 史子眇忙不迭拒绝,尴尬地摇了摇头:“这柄伏魔剑非比寻常,乃是在下以雷阴木为把,天降陨铁为器锻造而成,对于妖魔鬼怪天生具有克制作用,非是寻常法器可比。” “那这......” 掌柜的略显为难。 “师傅~~” 恰在此时,阿三开口道:“弟子是扬州人,水性好,潜入水底,或许还可以找到。” 史子眇厉声呵斥:“胡闹!此井,乃是饮水井,你若下水,还让别人如何饮用?” 掌柜的急忙阻拦,微笑道:“道长莫要责怪,此井乃是活水,不影响我等,您让弟子下井去寻吧,只要别溺死在井中即可。” “放心。” 阿三急忙表示道:“我水性非常好,曾在水底生活数日,靠生食鱼鳖为生,别说只是这一口小井,便是大江大河,又奈我何?” “既如此,小师傅便请吧。” 掌柜的放下心来,拱手作揖。 “多谢。” 阿三拱手。 “恩。” 史子眇也点头表示同意。 他这才兴冲冲返回内院,准备依计划行事。 暗渠入口的方位,他一定会找到,如果可能,甚至要一探究竟。 史子眇窃喜。 事情进展的似乎颇为顺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