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0章 黄门侍郎荀攸 (第1/1页)
“不过......” 军师联盟急忙补充道:“虽然不必要拉拢,但辩爷可以亮个相,让荀攸记住你,只要找个借口,大声招呼即可。” “啊?” 刘辨顿时一个愣怔:“你们怎么不早说,这仓促之间,让我怎么找理由?” 军师联盟:“......” 眼瞅着高彦即将跟着荀攸离开,刘辨实在不忍错过这次机会,他大声呼喊:“来者可是黄门侍郎荀攸?” 中年男子微怔,露出骇然的神色,忙揖了一揖:“殿下知道微臣?” 不管怎样,总算是赶上了,刘辨点点头:“孤记得你,大将军与母后常夸赞你。” 荀攸怔怔地回一句:“攸岂敢承大将军谬赞,殿下,臣还有些事情,这便告辞了。” 刘辨本想再多聊两句,增进一下彼此印象,可谁曾想,荀攸压根不给刘辨机会,借口有事缠身,便要离开。 如此状况,刘辨也不好强留,只能无奈点点头:“好,公达自便。” 望着仓惶离开的荀攸,刘辨有些心痛。 虽然,自己在军师联盟的帮助下,多少已经打开了些局面,但在外人眼里,自己依旧是那个不可能翻身的废帝。 “辩爷别伤心。” 军师联盟敏锐地察觉到了刘辨心情,急忙安慰道:“荀攸原本便是外愚内智的性子,这种人素来会明哲保身,他这样的反应实属正常。 毕竟,郎中令李方也在跟前,他不可能跟殿下有太多交流,否则一旦引起李方的怀疑,很可能会牵连到他背后家族。 再者而言,越是像荀攸这样的智者,越是难以拉拢,他们对于局势的分析远超过常人,不是靠辩爷你振臂高呼,就能群雄响应,文臣猛将趋之若鹜的。” 跟着,直播间的网友也纷纷安慰道: “辩爷,咱们现在的处境便是如此,怨不得人。” “这种事情可不能着急,必须要耐住性子。” “对,我相信荀攸早晚是辩爷的人。” “......” 深吸口气。 刘辨强行让自己保持镇定。 因为,他明显感觉身后有一股莫名的气息。 果不其然,李方靠上前来,不由好奇:“殿下竟然知道此人?” 刘辨瞥了眼李方:“很奇怪嘛?他是黄门侍郎,孤当初可是皇帝。” 《后汉书·百官志三》:“黄门侍郎,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 黄门侍郎与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这些官职不同。 黄门侍郎由士人充当,是尚书台的侍郎; 而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则是宦者。 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 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因此,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黄门侍郎主要的工作是在皇帝和尚书令之间公事处理的往来传达,属于能自由出入禁中的外官,能接触到众多朝廷机要,地位非常重要。 正因如此,刘辨认识荀攸实属正常。 不过...... 饶是存在可能性。 依旧让李方感到一丝意外。 毕竟,黄门侍郎可不止一人,为何刘辨偏偏记住了荀攸。 李方凝望着匆匆离开的荀攸,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任何能够与刘辨接触到的人或物,全都是他要提防的。 “走啦~~~” 刘辨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抓紧时间,在宫门关闭前,争取再过四、五个分阁,我还偏不信了,一卷破书而已,怎么可能找不到。” 能找到才怪! 李方一脸不屑地瞥了眼刘辨。 他现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刘辨是在耍自己,这世上根本没有那卷书,他是要耗尽自己的耐心,然后对儒生下手,再次给太尉找事。 阴险! 毒辣! 卑鄙! 不择手段! 李方怎么也不敢相信。 此前懦弱的刘辨,竟然变成了今日这般模样。 ***** 东观外。 高彦、荀攸并肩而行。 路上,高彦皱眉,好奇道:“公达,你好厉害,竟然得殿下铭记。” 荀攸尴尬地摇了摇头:“俊才修得胡言。” 高彦淡笑:“怕什么,这里又没外人。” 荀攸四下观瞧,果然没人,这才暗松口气,转而问道:“俊才,尔等在东观作甚,怎么全部聚集在一处,你莫非没有修书?” “嗐~~” “别提了。” 高彦气呼呼道:“还不是因为弘农王殿下嘛。” 荀攸皱眉:“嗯?弘农王,怎么回事?” 高彦解释道:“弘农王非说有一卷书在东观,可我们找了许久没有找到,他偏偏要亲自寻找,而且郎中令李方还跟着,听说昨日殿下就在兰台找了整整一日。” “哦?” 荀攸顿时一愣:“竟有此事?” 高彦点点头:“真不知那是一卷怎样的书,殿下找它,又有何用?” 荀攸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 沉吟了片刻。 荀攸唇角微扬起个弧度,绽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公达,你何故哂笑?”高彦不解。 “没什么。”荀攸摇摇头,“我只是觉得,这卷书压根不存在。” “你也这么认为?”高彦目光一亮。 “当然。”荀攸呼出一口浊气,“东观、兰台藏书,岂能瞒得过你们,只要你们说没有,十之八九,定然不存在。” 高彦愈加疑惑:“那为何殿下还要坚持寻找呢?” 荀攸淡笑:“应该是在发泄吧?” “发泄?” “嗯。” 荀攸点点头:“殿下身旁,乃是郎中令李方,此人可是太尉心腹,当初太尉主张废帝,让殿下从皇帝变成了阶下囚,殿下有所反抗,也是正常。” “可是......” 高彦仍旧疑惑不解:“为何要折腾我们东观呢?” 荀攸呼出一口浊气,淡笑道:“可能你们好欺负吧。” 当然。 荀攸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不这么认为。 如今,董卓靠武力镇压雒阳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想要彻底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借助士人的力量,不论是表杨彪为司空,还是今日金马殿会见儒生,不过是董卓的手段。 刘辨之所以对东观、兰台下手,很明显就是在针对董卓近期拉拢士人的行为,或许他是想以此制造舆情,来达到反制董卓的目的。 荀攸如此想着,感觉刘辨心智成熟了不少,至少比当初做皇帝时要强得多,但这又如何,如今他被软禁在皇宫,早晚会挨一刀。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