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灋!!!  (第2/2页)
 秦落衡解释道:    “我们身处骊山禁苑。”    “我有进出禁苑的辩券,但你没有,你若是不想被抓受刑,就安分的在家中休养,等你身子好些了,我再带你从小路离开。”    说完。    秦落衡就没再理会薄姝。    他自顾自的将锅巴揣了几片在身上,然后用木筒盛了点蘸酱,看了下天色,快步的朝山下走去。    室内只剩薄姝一人。    薄姝站在厨房里,整个人凌乱了。    她有点理不清状况。    据她所知,能够进入禁苑,并拥有辩券的,只有大秦官吏,但秦落衡说自己还要去学室上学。    那就意味着他目前还不是官吏?    那辩券怎么拿到的?    再则。    他既然有辩券,为何要走小路,他就没有知道小路的必要,若是走小路被巡视侍从发现,岂不是在自找麻烦?    而且骊山是禁苑。    他这间居所又是什么情况?    薄姝一时蒙了。    她想不明白。    也完全理不清头绪。    她就感觉秦落衡身上有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辨不明,甚至让人有种无所适从之感。    咕咕咕......    显然盐糖水并不顶饿。    薄姝脸颊一红,也没有再多想。    她去拿了个碗,给自己盛了碗清粥,就在转身离开厨房的时候,又鬼使神差的走了回去。    看着锅中残剩的金黄锅巴,她终究还是没忍住,伸出柔夷将散落的锅巴碎屑拾了起来,而后放入口中。    脆而香!    ......    另一边。    秦落衡提早赶到了学室。    随后在一名令史的带领下,办理了入学手续。    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史子。    巳时一刻未至。    授学的令史和其他史子都还没到。    这名令史在将秦落衡信息登录完成之后,把他带到了一间教室,指着后排的一张案几,给他固定了位置。    身处教室。    秦落衡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时空错乱感。    他席地而坐。    身前的案上摆放着上课的文具。    都是学室提供。    最显眼的就是一卷空白竹简。    学室内称其习字简。    在没有纸张的秦朝,竹简其实是很奢侈的东西,若非朝廷供应,学室内大多数史子根本用不起,全都只能在树叶或石块上练笔。    竹简一旁的是笔。    毛笔并不是蒙恬发明的。    早在战国时就有毛笔出现,蒙恬只是改进了毛笔,将战国时的兔毫笔改进成了羊毫笔,更便于书写。    再其侧的是‘墨’。    这时的墨于后世不同,是纯天然矿物颜料,并不会蘸水就化,想使用,就必须花力气,将其放在‘砚板’上,用研石用力研磨捣碎。    这是一个体力活。    最后一样文具是小刀。    名为‘削刀’或者‘书刀’。    这是写错字时,挂掉错字的,其重要性不亚于毛笔,所以这时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为‘刀笔吏’。    趁着其他史子未至,秦落衡拿起研石,开始研磨起来。    不多时。    其他史子陆陆续续到来。    众人静坐在各自案几旁,静候着授学的令史到来。    巳时。    一位三十出头,头发黝黑束冠,身穿窄袖深衣的文吏到来。    他就是授学的令史。    见到令史到来,众人连忙起身,执师生礼道:“史子见过令史。”    令史面色冰冷,一手捏着竹简,一手摸着唇上的胡须,并未应声。    他的目光在室内来回游移,在确定人数无误后,漠然的转过身,提笔,在身前木板上写下了一个字。    灋(f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