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8,漕运码头的枪声 (第1/2页)
在城内捣乱有用吗? 当然有! 而且非常有用!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日寇在北平城四周的防御,是相当完善的。就算是出动十万大军来攻,也不容易拿下。 比如说机场。靠的就是袭击。 如果日寇提前得知信息,调集一个联队驻守机场,那就完蛋了。 他根本没有机会。 现在也是。必须抓住唯一的一次机会。 这次袭扰过后,日寇肯定要在城内驻扎重兵。数量肯定不会少于三万人。 不容有失啊! 否则,日军颜面无存。 如此一来,日寇能够使用的机动兵力就更少了。 “现在漕帮还有多少人?” “多。” “多少?” “几万人总是有的。” “还有这么多?” “是啊!” 郑朝阳肯定的回答。 心想,你张楚肯定没有见过世面。 那是漕帮啊! 从明清以来,就是最大的劳动力团体。 江南的漕运,就是依靠漕帮,一站一站的运输到平津地区的。 日寇占领平津地区以后,漕帮一样存在。甚至是非常的活跃。 为什么? 因为日寇也需要漕运。 日寇不可能从国内运粮食到来。他们自身粮食都严重不足。 必须以战养战。 但是主要产粮区并不在北方。 大量的粮食必须从江南地区运输到平津地区,又运输到日本国内,或者是东三省。 “日寇有多少人?” “一千人吧!” “这么多?” “肯定啊!” 郑朝阳又觉得张楚没见过世面。 漕帮有几万人呢!还都是壮劳力。日本人怎么可能放心?肯定是要驻军啊! 在漕运码头附近,还有运河两侧的重要节点。日寇都有驻守。 其中,在漕运码头周围,驻扎有五百人。 如果是漕运码头有人闹事,日寇马上就能出动。然后血腥镇压。 除了日寇,还有部分伪军。还有汉jianian便衣队。 “有多少伪军?” “也有上千人!” “汉jianian便衣呢?” “两三百吧!” 郑朝阳的确是三教九流都混的很熟。 日本人除了自身驻扎一个大队之外,还大力用中国人来管制中国人。 伪军和汉jianian便衣,就是主要的打手。 码头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们出面。日寇在背后监督。 所以,漕帮的人虽然多。但是内部并不团结。很多人都被日寇收买了。其他人也不敢公开对抗上千名全副武装的日寇。 再说了,华北地区有那么多的日寇。谁敢轻易动手? “现在漕帮主要有五家。赵、钱、孙、李、周……” “背百家姓呢!” “不。是真的。就是这五家。” “哦……” 张楚不再说话。 默默的听郑朝阳絮絮叨叨的描述。 虽然这個家伙嘴碎。但是提供的信息的确不少。 日寇故意在漕帮里面制造矛盾。在每一家里面都收买有自己的人。 这五家也不敢公开的对抗日寇。 但是,肯定有人是想要抗日的。只是没有抗日的能力。 很快到达漕运码头。 这里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外面战事的影响。 驻守在这里的日寇,也没有被抽调去增援其他地方。相对来说,这里真的很安逸。 码头非常忙碌。 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都是在搬运货物的苦力。 几乎所有的苦力,都是赤裸着上半身的,基本上也不穿鞋,就穿一条大裤头。然后扛着一包包货物健步如飞。 没有起重机。 没有吊车。 甚至没有滑轮组。 所有的货物,都是靠人工搬运的。 难怪需要这么多人…… 默默的扫了一眼,张楚发现,此时此刻,在码头上干活的工人,居然有三千三百多。 好家伙! 全部都是壮劳力啊! 如果是将他们全部武装起来。就是两个团啊! 看他们扛货物的样子,扛一挺重机枪完全不是事。轻机枪、迫击炮什么的,更加是完全没问题。 多好的兵员啊! 简直是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重机枪手、迫击炮手了。 可惜,只能想想…… 估计在日寇的高压之下,他们根本不敢动。 除非是被逼到绝路。 所以,还是要先将日寇干掉。 默默的观察四周。 没有看到坚固的防御工事。 只有非常简陋的木头搭建的瞭望哨。高度也只有五六米左右。 上面站着两个日寇,分别监视两个方向。 在附近,还有日寇的机枪火力点。上面部署有歪把子机枪。 从歪把子机枪可以看出,驻守漕运码头的日寇,肯定不是主力部队。主力都装备九六式轻机枪了。 地面站岗放哨,包括检查的,都是伪军。 人群中,还能看到几个汉jianian便衣挎着驳壳枪,在漫无目的的游逛。 有日寇巡逻队经过。 是一个战斗小分队。只有十二个人。 张楚故意站在日寇巡逻队的旁边。结果日寇没有理睬他,自顾自的过去了。 没有武器。 日寇根本懒得理你。 在这里,两个男人根本入不了日本人的法眼。 “现在怎么办?” “继续观察!” “总是站着也不是事啊!“ “那你掏枪啊!” “我……” 郑朝阳立刻闭嘴。 这个时候掏枪?那不是找死吗? 周围全部都是日寇呢! 就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