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7,丁伟也要搞突击队 (第1/2页)
战斗暂停。 各部抓紧时间休整。 刚才连番鏖战,四个团都有损失。 虽然,武器装备上,八路军已经大有改善。但是,缺点依然多多。 首先,就是士兵的训练严重不足。 技战术水平低。 懂得全套战术动作的士兵,还不到五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个人里面,最多只有二十个人懂。 其他人,基本上就是掌握几个最基本的动作。 诸如匍匐、卧倒、射击、投弹等等。甚至有一部分人,连匍匐、卧倒的姿势都不标准。 还有人光知道冲冲冲。 没办法,之前一直没有条件训练。 直到现在,也没有正规的训练场所。都是在实战中学习的。 靠的老兵的传帮带。 并没有系统化训练。 其次,就是不太讲究战略战术。 喜欢扎堆。 喜欢一窝蜂的向前冲。 很容易被被炮火群伤。 客观的来说,军官的指挥水平,只能说是一般。 甚至是没有指挥。 枪一响,军官自己就首先冲上去了。 其他的战士自然是跟着嗷嗷叫的冲。 勇是勇了。但是伤亡很大。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相对来说,日寇的训练就系统的多。 所有的日寇,都接受了至少三年的训练。各方面的技战术水平都很高。 现在时间是1940年5月。 这个时候的日寇兵员,还是非常充足的。 接受过训练的士兵很多。 甚至,日寇国内还得挑选比较出色的士兵,才有机会参战。 远远还没有到兵员枯竭的地步。 李云龙现在不但要抓战斗指挥,还要狠抓部队训练。担子很重。 幸好如此,他才没有多少时间来纠缠张楚。 否则,估计导弹都想要。 “张楚!” “张楚!” 丁伟急匆匆的赶来了。 他是专门来找张楚的。 “丁团长?” “来,跟我来!” 丁伟生拉硬拽的将张楚拉到新一团。 新一团这边,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 其中一个,就是杨俊生。也就是杨成钢的弟弟。杨秀芹的二哥。 扫一眼,发现全部都是精英。 无论肥瘦,都是十分彪悍。一看就是老兵。 很多人的额头上面有明显的印痕。显然是长期戴军帽形成的。 “来!” “大家热烈欢迎张参谋!” “鼓掌!”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震天响。 张楚:…… 得,肯定没好事。 但是他也不怂。静待下文。 “张参谋!” “张参谋!” 众人纷纷问好。 张楚一一回礼。 对杨俊生说道:“我正要找你呢。我看到你哥了。” “真的?”杨俊生惊喜莫名,“他在什么地方?” “大同附近。” “在做什么?” “他们准备围攻大同,消灭日寇26师团。” “什么?”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 就连丁伟也是暂时忘记自己要干啥了。 就想知道北方的战事。 围攻日寇一个师团啊! 多大的动作! 咱们几个团打来打去,最高的对手也是旅团。 别人都直接上手师团级了。 厉害。牛皮! 张楚于是将北边的战事简单的描述了一下。 这不是什么军事机密。 只是他们团一级,没有接到上级的战况通报而已。 “这么厉害……” “他们会不会将大同拿下来?” “多半有可能!有那么多的坦克!还有榴弹炮!” “关键是,日寇没有援兵!” “对!” 众人纷纷附议。 大同的守军,几乎是孤军。 日寇根本无法在短期内调集更多的兵力去增援。 所谓远水难救近火。 不像平安县周围,交通发达,日寇援兵随时都能到来。 每次打仗,在围歼敌人的同时,还得十分注意日寇援兵。一旦是日寇援兵脱离掌控,后果就会很严重。 “对了,丁团长,找我什么事?” “我们也准备成立三支突击队。想要找你解决一点武器装备。” “你们……” 张楚扫了一眼四周。 明白了。 敢情说他们为什么聚集在这里。 原来都是新二团的精英啊!估计里面有不少人,都是从冀中军区28团抽调的。 杨俊生就是例子。 他原来是28团的连长。现在是营级了? “什么称号?” “咱不玩虚的。红箭、蓝箭、绿箭。” “知道了。” 张楚自然没有异议。 有李云龙的新一团带头,其他个团肯定都会跟着搞。 事实证明,突击队用途很多。 虽然没有山本特工队那么精锐,那也是战斗力杠杠的。 关键时刻绝对能顶大用。 之前的战斗,就是靠着新一团的三个突击队,才坚决的将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