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8,第二次平安格勒战役 (第1/2页)
指挥坦克部队? 张楚微微一愣。 条件反射的想到了两个人的名字。 一个是古德里安。 一个是隆美尔。 这两个人,都是以善于指挥装甲军团而出名。麾下最得力的就是坦克部队。 难道自己也能复制他们的成功? 嘿嘿,还别说。 真的有可能…… 话说,自己好像比他们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 至少,自己的对手没有那么强大。 日寇的坦克部队,还有反坦克部队,都算不上强大。 单说吨位,三号坦克就能摧枯拉朽。 此外,自己的坦克也有足够的油料。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只要附近有县城,油料就能随时送到。完全不用担心后勤供应不上。 至于坦克的数量…… 就得看能回收多少有价值的装备了。 此外,还得看回收的日寇坦克有多少。反正一百辆是没问题的。 “好!” 张楚答应了。 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担心张楚会拒绝。都在琢磨着如何说服他。 对于坦克这样的新装备,他们的认识都不深。哪怕是李云龙,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指挥。 胡乱冲撞,肯定无法发挥最大战斗力。 一定有指挥原则。 “我已命令坦克全部集中。有问题吗?” “没有。” 张楚摇摇头。 在无意中,李云龙蒙对了。 那就是将所有的坦克都集中起来使用。而不是撒胡椒粉,用来配合步兵。 坦克才是战斗的主力。 步兵是配合坦克战斗的。而不是反过来。 苏德战场,完全就是飞机、坦克和炮兵唱主角。单纯的步兵最多只能打打巷战。 日寇在诺门坎战役中,为什么输得那么惨? 就是坦克和大炮,远远不如苏联人。步兵埋头往上冲,那就是送人头! “只有八辆坦克够不够?” “我先试试。” “要不要多搞几辆?” “……” 张楚无语。 这个丁伟,不安好心。 明摆着是想要自己弄来更多的坦克。 反正只要坦克来了,那就是锅里的rou。最后烂在谁的锅里都无所谓。 “八辆的确是少了一点。”孔捷插话。 “如果有三十辆,或者五十辆,把握更大。”邢志国也说道。 这两个是老实人。 他们并不是要挤兑张楚。是真的觉得八辆坦克可能不够。 毕竟,无论什么武器,数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是一颗小小的子弹,都和数量密不可分。 都是越多越好。 “有一件事,你们如果能够做到,我倒是可以搞来三十辆坦克……”张楚缓缓的说道。 “说!”话没说完,就已经被李云龙打断了。 “说!”丁伟跟着补上。 “韩科长那边,有三百个学生,你们想办法将其截留下来……” “哪个韩科长?” “北方局侦察科,韩冰。” “韩冰?” “丁团长,你忘记了。上次我和你要了一拨人,跟着韩科长行动,就是去护送三百个学生。” “对!” 丁伟立刻想起来了。 没错。的确是有三百个学生。还全部都是男的。 当时,他自己觉得这些学生暂时没有太大的用处。可能要送到延安,或者是其他地方学习,再分配到部队。 因为是学生兵,可能会娇生惯养。吃不得苦。下部队以后不知道能干啥。 现在看来,这些学生,马上就能投入战斗。 而且能发挥大作用。 做什么? 当然是开坦克了! 坦克是技术兵种!需要文化知识! 那是动力机械。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 问题是,他们四个团里面的战士,基本上都是大老粗。 认真上过学的,几乎是一个都没有。 哦,不是几乎。是真的一个都没有。 现在的坦克驾驶员,都是拉壮丁拉出来的。文化基础很差。 长此以往,肯定不是办法。 尤其是坦克部队如果扩建的话,需要很多知识青年。 此外,榴弹炮和野战炮部队,也需要很多有文化的士兵。毕竟,炮兵也算是技术兵种。 柱子这样的,鼓捣迫击炮还行。搞野战炮和榴弹炮就有点吃力。 现在新一团的野战炮和榴弹炮,都是王哲在搞。王哲原来就是东北军炮兵出身。 可是,对于榴弹炮这样的武器,还是有点压力的。 “三百个全部都要?” “越多越好。” “行!我现在就发电报!将他们拦下来。” “总部未必会批准……” 张楚欲言又止。 总部花费那么大力气,护送三百个学生去陕甘宁边区。然后你李云龙截胡? 还一口气就要三百个?你说老总能不能批准? 就算是老总批准,说不定也没用。最终还得经过宝塔山下的中央批准。 丁伟:“老李,我和你联名。” 孔捷:“算我一份。” 邢志国:“也算我一份。” 最终,他们将张大彪叫来,以四个人的名义,给旅部去电。 三百个学生,至少给一半。非常有用。 “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有问题现在就提出来……” “我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