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2、四个条件 (第2/2页)
为伏兵,奇兵所用,又与南阳的兵马按兵不动有何关系?” 蔡瑁怔了怔道:““先生能说的再详细点么?”” “将军且请想想,这支兵马能完全避开江夏哨骑的耳目,想来是刻意遮掩了踪迹,既是刻意遮掩,行军便不可能快速。” 韩嵩道:“如此一来,短短时日,或许他们便没有到达曹cao计划中的位置,地点,南阳的兖州军按兵不动,也是在等这一路就位。” “天下诸侯之中,曹cao与王政渊源最深,相识最早,料来也最为清楚其的能耐,实力,也正是因此,即便如蒯君所言,曹cao恨此子入骨,却一直强自按捺,几年一来一直不曾与王政产生过正面冲突。” “也正是因此,倘若曹cao这次相援我荆襄,那么他的目的便绝不仅仅是破坏王政的南征计划,而是想要在正面击败王政!即便不能彻底歼灭,起码也要让此子遭受一次惨败,元气大伤,数年之内无法恢复!”韩嵩掷地有声地道:“而若要完成这样的战略目的,将军你说,曹cao会否再一次剑走偏锋,突出奇计呢?” “本将明白了。” 蔡瑁思忖片刻,拍案叫道:“先生之意,兖州军在南阳驻军不前的真实用意,便是不想提前引起王政的警觉,更想要利用我荆州军去吸引扬州军的主意,在战事的关键时刻突然出击,趁敌不备,来给予王政迎头痛击?” 韩嵩点了点头:“正是。” 蔡瑁深以为然,正待说话,入堂后一直未曾说话的蒯良突然说道:“今时今日王政掩有九郡,此番出动的兵马总数便是没有十万,起码也要接近,即便是作为奇兵,五千兖州军就想要左右大局,是否稍嫌过少,有力有未逮之疑?” “先贤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韩嵩哈哈一笑:“若是五千骑兵,在两军对峙,或者激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其实已足矣搅动风云,逆转胜负!” “即便如你所言,我依旧对曹cao的用心有所疑虑。”蒯良沉声说道:“便如这三个猜测之中,在我看来,其实第一个的可能性还是最大。” 听到这话,蔡瑁心中微有不悦。 要知原本的历史上,荆州在面对曹cao时之所以不战而降,除了曹cao彼时势力已成,声威盖世之外,蔡瑁和曹cao的私交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蔡瑁和曹cao何曾相识,但从曹cao曹cao夺取荆州后亲访蔡瑁,更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并对蔡瑁说:“德珪,我们昔日故交,曾共见过梁孟星。我们此时已经见不到梁孟星了。如今,你我能再相见,实乃幸会。”便可见两人交情匪浅。 不过蒯良的身份毕竟不一般,且若非是他在刘表“中风”之后再次倒戈,更说服了文聘,蔡瑁未必能有今日,所以他表明上还是客客气气地道:“那以子柔之意,咱们该如何应对?” “不论扬州军如何来势汹汹,宛城和舞阴两处的兵马不可调动,以做防范。” 思忖片刻,蒯良指着地图道:“且德珪你应该与黄祖提前通好声气,无论如何,都要想发设法查探到那五千兵马的详细情况,主将何人,目的何在,如今行到了何处...” “韩兄说这是一路骑兵,这一点我亦赞同,只不过到底是针对王政的奇兵,还是针对我荆襄的奇兵,嘿,目前可真不好说。” 这一句一出,诸人皆是面面相觑,室内立时安静下来,静至落针可闻。 蔡瑁目注地图,深思不语,好一会方才叹了口气,“便依子柔吧。” 不料蒯良犹自还不罢休,继续凝视着蔡瑁,沉声说道:“德珪,你似乎还忘了另一件事?” 蔡瑁闻言一怔:“何事?” “曹cao岂会平白相援,他又不是刘备那样的仁义君子,可不会急公好义,扶危救困。”蒯良嘲讽似的笑了笑道:“所以他是否提出了什么条件?” 蔡瑁默然,好一会方才点头。 曹cao的来信里说的好听,但自然不可能真正的平白援助荆襄,当然,这等事自然不会是他来亲口去和蔡瑁谈,双方的代表私下会面时,兖州那边提出了三个条件。 首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出军援助,曹cao便要求蔡瑁,在兖州军参战之后,一定要保证后勤运输的安全。 其次,则是和王政当初助袁术平乱一样,既然是助你荆州,那么这一场战役中所产生的消耗,包括粮秣,兵马,器械等等,自然是要由荆州这边买单。 最后一条则和袁绍有关,曹cao的意思是,这一次我帮了荆州,那么下一次若是袁绍来打我的时候,你们也要投桃报李,助我抗击袁绍的冀州军! 这三个条件说来其实都算是合情合理,尤其是最后一条,或许最能解释曹cao这次为何会选择出手,便是在和袁绍彻底决裂之后,实力不如对方的曹cao准备选择荆州作为一个新的盟友,守望互助。 但是蒯良听完之后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当真就这三条吗?” “这三条还不够吗?” 蔡瑁笑道:“袁绍之与曹公,便如王政之如荆州,此二贼皆目无君父之乱臣,穷兵赎武之暴徒,一日不除,不仅天下纷乱不止,我等亦是寝食难安,一日不能安慰!” 他自然不会,也不敢告诉蒯良以及在场众人,曹cao其实还有第四个条件,那便是曹cao希望在打败王政之后,南阳郡能重新回到朝廷的掌握。 所谓的重回掌握,具体点说,便是南阳郡的所有县邑,一应官员皆要由许都这边任免,派遣。 这种情况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割地称臣了。 别看历史上的曹cao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了整个荆州,那可是官渡之战后,统一了整个北地的曹cao,不仅有天子大义,实力上也是真正的最强诸侯。 如今呢?他才有多少实力,多少人马?不仅不如王政和袁绍,连荆州也不如啊... 这样的曹cao岂会被本地实力真心认可,遑论割地称臣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