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96、不靠谱的冀州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6、不靠谱的冀州军 (第1/2页)

    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96、不靠谱的冀州军次日,王政神清气爽地走出新房,便有内官上前禀告,郭嘉、徐方与王熊等人便在殿外求见,等候至今。

    知道必是出了什么变故,王政心中一动,让内官传唤三人前去书房。

    刚刚来到书房,一见正主出现,徐方没有另外两人那般顾及,直接便奔上前来,一脸焦急地道:

    王政一挥手,制止了他,旋即转过身对侍卫说道:

    又令书房门外戒严,百步之内不许任何人靠近后,王政一边抬步踏入书房,一边问道:

    王熊忙道:

    这是捷报,但捷报不会让三人在眼下如此急不可待地求见自己,所以王政猜到了重点应该是在另外两封。

    身侧的徐方接口道:

    听到这话,王政蓦地停步,旋即转身盯视着祢衡,剑眉一挑道:

    当初在庐江与孙策激战良久,王***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收获也是甚丰,因为不仅了围杀了小霸王孙策,生擒了未来的东吴大帝孙权,甚至如黄忠、韩当、周泰等人也悉数或死或降。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走脱了江东虎臣里的第一人程普。

    当然,这也并非全是坏事,因为若非程普走脱,而袁术又深忌其能,王政又如何能借着的借口,让徐州军继续留在庐江呢?

    但那次是借口,这一次为了迅速平定江右,尽快地夺取丹阳和吴郡,程普便和丹阳的山越一样,成了真正必须铲除的敌人。

    但程普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吴郡更是孙家的势力大本营,想要完成速克,即便是加上袁谭借出的五千冀州军,古剑那边的兵力犹自有些不足,所以王政便定下了的战略。

    正常情况下,刚刚遭逢一场惨败,损失惨重不说,吴郡的孙军更面临人心惶惶,士气不振的窘境,程普应该是迫切需要一场胜利的。

    而在年关这时合理地冒出一股胆大妄为的,不正是最合适的对象么?

    也正是因为考虑这点,加上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送出玉玺,王政才会提出向袁谭借兵,因为孙军之前与徐州军交手数月,难免会出现中层将官相互认识的情况,一群生面孔正好解决这一隐患。

    可惜人算不算天算,也不知为何,程普竟是这般谨慎,若是让这一支人马顺利缩了回去,曲阿没有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想要攻克这样一座重镇,可就很困难了。

    王熊从怀里取出军报,双手呈给,王政接住,一边向着主位行去,一边展开观看,放在上边的那一份,正是古剑送来的军报。

    他一目十行,大略扫过,目光停留在末尾几句,轻轻念道:「观程普军似有遁回曲阿之意,末将已率本部赶去丹徒

    ,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以此来阻碍程普军回城之路,然则我军这一路人马不多,取胜固易,围歼却难,故已分别传信江都臧将军部与冀州军,以为驰援。」

    王政蹙起眉头,又去看下边一份军报,这一份是臧霸传回的,内容没有很多,只写了有五六行,大意是广陵郡新定,各处皆需兵马镇守,故而目前无法抽调太多兵力支援前线,但也一定会配合王政的战略不熟,请其放心,臧霸已经决定先遣派出数百骑军速去前方古剑与程普军交战处,以为呼应。

    王政侧目徐方,蹙眉问道:

    蒋奇,便是此番南下冀州军的主将。

    徐方沉声回道:

    王熊接口说道:

    王政沉默了片刻,缓缓颔首,他也明白,借来的兵马毕竟不是自家兵马,终究不可能事事听自家吩咐,不过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的确让他有些不适。

    寿春与曲阿的距离其实不算很远,不过一千多里地,但是情报的传递依旧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无法即时得知前线的情形究竟如何。

    到底是如徐方、王熊的猜测,已然开战?又或者是古剑准备疾驰抄袭,但是臧霸和冀州军却未能及时驰援?

    而若是这次包袭没有成功,叫程普军顺利遁回曲阿,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王政深深吸了口气,压抑住内心的烦躁:

    说着,他故作淡定地笑道:

    他这州牧大婚,自然是天大的喜事,对外早已定下了,接下来群臣长日聚饮,加席摆宴,热闹欢腾一番。

    此言一出,郭嘉目露赞赏之色,徐方和王熊却是面面相觑,均感愕然:

    王政哈哈一笑,朗声说道:话说一半反应过来,连忙改口道:

    他本来想说西晋与前秦淝水之战时,当时前线统军之主将是谢安的子侄,晋获胜后,捷报回传谢安在与客人下棋。客人问:‘战事如何?,谢安从容语道:‘小儿辈已破敌矣。」

    这是天朝古代有名的典故,很是适合拿来举例,做人应当处变不惊,镇定自若,不过却是发生在东汉之后,拿来说可谓媚眼抛给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