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91、是亏还是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1、是亏还是赚 (第2/2页)

吟道:‘那主公就告诉这位袁公子,会于近日攻打吴郡,之后便会将玉玺拱手奉上。「

    「当然...「

    说到这里,郭嘉顿了顿,道:

    王政闻言一怔,迎着郭嘉闪动智慧光芒的双眸,突然便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

    三日之后,王政再次召见袁方,主动把与诸臣商议的结果告诉了他。

    当然,说辞自是换了一番。

    场面话说完,便直接开门见山:

    王政攻不攻吴郡,什么时候攻吴郡,其实无论是袁方还是冀州人都是毫不关心,因为和他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啊。

    但对方既然一口咬定传国玉玺还在吴郡孙家的手里,嘴里的自然便是另有所指。

    袁方虽然年轻,但城府却是极深,闻弦歌便知雅意,此时已听出了些许意味,当即笑着问道:‘那州牧可是定下了方略?,

    王政一本正经地道:「计我寿春现有军队,也不过五万之数,这五万多人又显然不能全部派出,起码也得留下三万上下戍卫地方;如此算来,我寿春实际可用之军,实则不

    过两万左右,用这些兵力去打江右,怕是难以一举克复,因此本将有个想法...」

    袁方听到这里,其实很想反驳一句,当初孙策尽起四郡,加之其父余荫,声势何等浩大,你王御寇不也才带了两万人马来和其正面对抗吗?

    怎么如今区区山越便要说什么两万人马不够了?

    当然,这些毕竟只能暗自吐槽,嘴上却是配合地问道:

    王政瞥了袁方一眼,笑吟吟道:‘公子从冀州远道而来,不知途中可曾路过青州,进过临淄?,

    袁方不知王政为何话锋陡转,默然了片刻,方才点了点头。

    王政笑道:

    袁方知道王政会提条件,却万万没想到王政会主动提出一事,不由暗自有些诧异,毕竟不久之前,对方可正是靠着夺了江东,五千人马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

    他干咳一声,沉声问道:

    王政笑了笑,颔首说道:

    袁方皱了眉头,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亦口,意思是袁谭若不借兵,王政便不能保证一定能传国玉玺了呗?

    思忖了会,他突然问道:

    既然问到这等实际的问题了,便是初步动心了,王政大喜,当即拍着胸脯保证:

    这个话题王政就不愿接了,若是折损都要他负责的话,那还算什么交换条件,只是哈哈一笑道:

    说着便唤来亲卫,取出一叠书文递给袁方道:

    袁方展开观看,见其上所写甚详,何部、谁营为先锋,何部、谁营为两翼,又何部、谁营为后阵,再又何部、谁营为主力等等,皆是十分清楚详细,无论主攻、侧应,探路,乃至粮草辎重的供给,断绝敌人的退路等等,皆已考虑进去了。

    林林总总,一番计算下来,的确如王政所说,这个战略计划起码需要两三万的人马,而按照计划实行的话,或许一,两个月内便能克复吴郡了。

    这时王政起身走到他的身边,在旁又指点解释,所言无非是倘若军马真不足够,此处可精简多少人,此处又可精简多少云云,但是即使把这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精简一下,也最少得有两万四五千人方才勉强够用。

    袁方也非全然不通军事,仔细观看片刻,知道王政所言皆有道理,心中不由盘算起来。

    计划永远只是计划,他自然清楚这一点,王政既然要求袁谭出兵,那么接下里的战役里,什么攻坚战,难啃的骨头

    这些,肯定是要让冀州军去做主力了。

    但即便如此,仔细一算,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说白了,袁方若是同意,其实便等于要做好心理准备,五千人马尽皆折损的准备,而这笔交易的实质,其实便也是用去换传国玉玺。

    那么这到底是合算的买卖,还是蚀本的生意呢?

    袁方沉吟半晌,终于有了决定,他抬头望向王政问道:

    听到这话,王政心中登时一定,知道袁方已同意了这笔交易,且对方也能做的了这个主。

    否则就该是让王政稍候几日,给他时间去征求袁绍的意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