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5、国士无双 (第2/2页)
先知相助,他也很难从徐州这样的四战之地杀出一条血路,更有今日的基业和气象。 所以王政希望他在世人尤其是士族眼里的印象,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一直在努力向着谦谦君子进修的黄巾贼寇,而不是一个的黄巾贼寇。 偶尔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也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彻底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君子,大家千万要多给他一些时间,一点耐力,谆谆教导,这样下去,水滴石穿,木锯绳断,终有一日,他会成为士族心中的。 而分给周瑜的府邸,就是寿春原本一家中等士族的宅院。 刚刚步出王宫,周瑜脸上的笑容便消逝了,因为宴席上王政不仅对他夸赞有加,更麻烦的是还和郭嘉毫不避讳地谈论了几桩军机政务。 要是换成鲁肃或陆绩这些人,自然会欣喜若狂,毕竟这代表着亲近和信重。 可周瑜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了,因为知道了这些事情,他想抽身而退的机会便越发小了。 当然还有一点是,郭嘉所提的政务中说到了迁徙豪强,其中不仅有要下邳、东海的豪强迁徙到江东这里,也同样有将扬州豪强迁徙到徐州。 得知此事后,周瑜是心有不忍的。 他和郭嘉不同,一则未入系统,没有的忠犬精神,另一方面是,他就是扬州人,庐江周氏也正是扬州的顶级家族之一,而周瑜所交往相识的一些友朋、以及姻亲大部分都是江东大户子弟。 周瑜看的明白,相比抄家夷族,迁徙豪强其实针对的恰恰就是中高层的家族,一旦成为定议,若是抗命自然又是杀戮纷起,而若是从命,那么他的那些朋友、亲戚中少说也得一半符合迁徙的条件... 对于两汉人而言,背井离乡不可谓不是一件祸事,周瑜又怎会不心生恻然。 他心事重重地回入府上,府中伺候的下人大部分都是之前留下的,但是周瑜不清楚里面是否有王政安排的耳目,自然不想在他们面前露出自家的心思,随意招呼了几声,便屏退众人,独自一人进了书房,反复筹思。 听窗外雨声滴滴,寒冷的雨气浸入房内,不觉暮色渐转入夜,周瑜点起了红烛,望往漫空飘舞的水露,脑内浮现小乔的倩影,不自觉便笑了起来,眸中泛出温润的柔情。 原来她jiejie便是王政手下那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乔校尉... 这般说来,自家送她来这寿春倒是送对了。 只不过看她当时听到这消息时的神情,似乎不太高兴,却是不知为何? 夜色愈发深重,正思忖间,侍婢前来禀告,门外有访客到。 访客? 周瑜不免奇怪,他在寿春自然是有些相识的朋友的,不过自家今日刚才抵达寿春,王政举办的又是私宴,按道理不会有人得知,又哪里来的访客? 出门一瞧,却是那位祭酒郭嘉迎风而立,不由愈发诧异,面上倒是不露,摆出笑脸亲自出迎,接入室内,相对坐下,方才说道: 郭嘉微微一笑 , 周瑜轻了声,微微颔首,心中猜想这也不知是不是王政有意安排,嘴上却笑道: 郭嘉淡淡笑道: 周瑜微微摇头,「在下没什么看法。「 郭嘉故作不悦道: 听到这话,周瑜微微一怔,旋即失笑,他也是洒脱人,当即便道: 后者与郭嘉所谋相同,但周瑜的赞同却出乎郭嘉的意料,而前者的意见却是全然相反,不由来了兴趣,问道: 见郭嘉颔首,周瑜续道: 郭嘉侧目问道: 周瑜朗声道: 说到这里,周瑜顿了顿,正色说道: 听到这话,郭嘉默然半晌,沉声问道: 周瑜微微一笑: 郭嘉闻言一怔,心中隐有所悟, 周瑜侃侃而谈,「州牧来日若征丹阳,当大军悉起,彰显声势,对外表态务求毕其功于一役,江右豪族闻之,亦必联络山越诸部,拼死抵抗,如此以来,这一战得胜的难度固然加大不少,然则若 能得胜,山越亦必元气大伤,数年不能作乱。」 郭嘉拍案而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