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79、你这小贼,好不知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9、你这小贼,好不知羞 (第2/2页)

尺度,形事当有分寸,寇可灭,敌当诛,却不可滥杀无辜!「

    「好一个不可滥杀无辜!「

    听到这话,太史慈大是认同,险些便要击节而赞,将将忍住,连连点头:

    说到这里,似是想到什么,面色微暗,轻轻叹道:

    太史慈口中的后者倒不难猜,是仁主,却不得时运,此时也就陈国的刘备相符,周瑜却对另一件事很感兴趣,

    太史慈摇了摇头:

    其他诸侯争斗,固然也可能会出现敌人的谋臣武将,其家族亲人在自家境内的情况,但因为彼此都是世家出身,基本还会保持一个家人的底线。

    毕竟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你要是敢越过底线,别人难道就不敢吗?

    但王政不同啊。

    他不是世家出身,麾下人也大多都是草芥,完全是有可能不讲规矩,不讲道理的。

    况且在青州境内,王政名声可远比徐州要差,太史慈自便有了这个顾虑。

    最关键的是刘备如今亦是客居陈国,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地盘,同样太史慈也看不出他有多大的机会,否则倒是可以孤注一掷,劝服家族整体搬迁,自然便不用顾忌王政的报复了。

    周瑜点了点头,这方面他也是感同身受,正是因为叔父和家族投了王政,才造成他如今进退两难的局面:

    太史慈用手指敲着案面:

    周瑜不料太史慈对王政的评价如此之高,不由微微一怔,讶然问道:

    听到这话,太史慈抚着短须,探身向前,声音压的越发低了,

    「这些贼子若只是夺城倒也罢

    了,竟一路烧杀劫掠...」

    说到这里,太史慈轻哼一声,眸中泛出冷光,

    周瑜听明白了,这贼首想必不是一般人物,否则太史慈不会如此顾忌。

    太史慈沉声说道:

    「因为当日到底有无人走漏,谁也不知。「

    太史慈苦笑一声:

    说着,面露惆怅之色,长长叹了口气,

    太史慈的出身不能算低,却也不算高,起码和周瑜比起来,是远远不如的,这也是先后在孔融和刘繇手下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原因之一,而这两次失败的经历,导致了他如今在择主上愈发没有底气了。

    这就跟后世职场上人事招聘最为关注求职者的履历一样,学历一般就算了,怎么还老是跳槽呢?可见不够沉稳,放在如今的大汉,就是心无忠义!

    正惆怅间,少女揉着眼醒了过来,室内暖又盖着毯子,此时她一张粉脸依旧红通通地,不过已没有之前单是两颊的异样了,她好奇地问。

    此时周瑜和孙策的名声还没达到后世的巅峰时刻,他们之间的情谊关系除了亲近人和舒城人外,其实少有人知,太史慈自然不知,反而很是随意地解释道:

    听到这话,周瑜先是一怔,旋即陷入了沉默之中。

    到这一刻他才明白过来,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孙策之死,让他痛心疾首,却让很多人拍手称快,雀跃鼓舞。

    但他也没有迁怒乔霜和太史慈的理由,便如孙策攻皖城,在周瑜看来其实并不算是过错。

    那么王政杀他又算是过错么?

    眼见周瑜眸色突然泛起忧郁,乔霜看着看着,既觉得痴迷,却又觉得莫名心疼,不自觉便从锦垫上爬了起来,轻轻扯着周瑜的衣袖,柔声问道:

    乔霜话语里透着的关切,让周瑜心中一暖,转望佳人,微微一笑道:

    少女眸儿亮了起来,摇着他的衣袖嚷道:

    两人四目相对的郎情妾意,被一旁的太史慈尽收眼底,不由暗自咋舌。

    好家伙,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吗?

    他将乔霜视为meimei,又对周瑜印象颇佳,原本自是乐见其成的,不过一码归一码,眼见形势这么发展下去,下一步恐怕就要进行乔霜自荐枕席了,那可是万万不成,绝对不行的...

    那乔绾将来得知此事,定然是要找他麻烦的!

    连忙干咳一声

    ,挺身打断,

    然后朝周瑜拱手道:

    黄承彦是太史慈的师叔?

    此人乃是襄阳名士,周瑜亦久闻其名,当即喜道:

    眼见周瑜顷刻间便将目光从自家身上移开,毫无半点留恋,乔霜有些失落,不满地吐着舌尖道:‘你这小贼,好不知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