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0、荆州刘表 (第1/2页)
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220、荆州刘表黄忠这边抄袭孙策伏军后阵,那边吴胜部署停当,严阵以待。 吴胜是徐州军中大将里冲杀经验最丰富了,夜战也并非是他的第一次经历,当日攻克彭城连番夜战,他就曾在其中,那会天军兵力未占优势尚能悍然破关,何况此番野外以众击少? 不过,战前的动员却还是必须的。因为此乃为王政的军法规定。 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有天朝建国之初的那支在装备上完全落后却能创造无敌神话的强军桉例在前,王政自然深知一只被充分发挥出主动性的军队有多么可怕。 这甚至不是单纯的鼓舞士气来形容,所以王政定下军法,明文规定凡逢战事,无论大小,只要不是仓促迎敌,就务必以进行全军动员。 如果时间紧促,也需要集合都伯以上军官,以进行鼓动宣传。一方面,若敌强我弱,可以借此来坚定战斗之决心。 另一方面,如果敌弱我强,则也可以打消全军上下的轻敌之念。换而言之,不论搏虎、又或搏兔,都必须倾尽全力。 吴胜本是个粗人,也想不到太多,黄忠已算是极为言简意赅了,他却更是简单直白。 召集都伯以上将官吩咐按照官职高低排成几行,随后吴胜策马登上一处斜坡高处,将鸿翼刀高高举起,指着夜幕苍穹,瓮声瓮气地喊道:「俺自随将军起事以来,但凡对敌,从来就只做三件事情...「 以豺狼般狠厉的眼神俯视诸将,吴胜一字一顿地道: 众人齐声回道: 吴胜挥着长刀吼道:说着,朝地上啐了口浓痰道: 诸将轰然应命,见吴胜没有别的话讲,齐齐行个军礼,四散开去,纷纷骑马上了阵地。 吴胜话虽粗暴,说的却不无道理,确实很有用,即便是系统兵有时候也要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何况他这路人马虽然数目甚众,却有不少的新卒、乃至前不久还对敌过的降卒。 本就战意不高,又来到江东这等异国他乡,人生地疏是一,月黑风高是二,敌对的又是名声显赫的孙策军队,纵然人多,少不了会有些人心惶惶,这等情况下,以恩利许之,有时候反不如以威逼之。 紫蓬山下大战在即,就好像是两只聚拢成的拳头,彼此蓄力,互相等待,只等惊天动地的一击。 夜色中,吴胜看着诸将远去,方才一跃下马,随意选了个地方坐下,随手把长刀放在腿边,旋即皱起了眉头。 一个亲兵见状,忙凑近低声问道: 便如王政如今已为徐州牧了,天军里的老卒却依旧有很多人更习惯以称呼,吴胜身边的一些亲兵,也更多是以营头而非将军称呼。 吴胜先不回话,反而都都囔囔地抱怨了几句,方才说道: 亲兵回道: 吴胜抱腿而坐,冷笑一声: 「营头这却不一定啊。「 那亲兵笑嘻嘻道: 听到这话,吴胜一怔,他只是不喜多想,并非真的没脑子,一番思忖之下,也觉得那亲兵所言不无道理。 吴胜遥望夜空,喃喃说道: ...... 扬州烽火连天之时,荆州的刘表亦是夜不能寐。 南郡,襄阳城中。 刘表披衣出院,走到窗漏前看着夜空的东北面方向,听着云外闷雷隐隐,他心有所感,悠悠地说道: 听到这话,堂下的蔡冒和张允面面相觑了会,张允上前说道: 张允的母亲乃是刘表的姐妹,故而公开场合自称主公,私底下张允却更习惯称刘表为舅父,以表亲近之意。 听到这话,刘表却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微微摇头,重新踱步堂内,坐在垫上,有美姬熏香净手,替他轻揉着太阳xue,半晌方才澹澹地说道: 「这...「 张允自然是赞成出兵的,否则也不会主动提醒孙策来使一事,可他既是刘表的外甥,自然也极为清楚这位荆州牧此时的心思了。 加上这次,孙策其实已是第三次派来使者了,每次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便是以为由,邀请刘表出兵。 第一次,正是在袁术刚派李仁前往徐州向王政求援之时,彼时袁术刚刚败于刘备之手,元气大伤,豫州汝南又遭夏侯惇和兖州郡虎视眈眈,再加上孙策突然自立背刺,可谓雪上加霜,值此内外交困之际,刘表自然大为意动,当即欣然允诺,同时命令荆州军厉兵秣马,已做好了随时北上的准备。 结果王政大张旗鼓,兵分两路,水路并进驰援扬州,刘表对这几年外战表现出众的徐州军大为忌惮,犹豫一番之后,又疾令屯驻前线的几路兵马悉数按兵不动。 第二次,则是孙策连夺襄安、临湖、合肥等重镇要地,更将庐江太守刘勋彻底击败,可谓一路凯歌,势如破竹,刘表再次见猎心喜,甚至准备亲率大军出征扬州,结果刚刚出城不过百里,又收到徐州军攻克龙舒的消息。 若单是如此倒也罢了,最关键的是刘表从哨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