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Q版战锤 (第1/1页)
没过两天,刘胡胜兴冲冲带着个铃铛过来,见到他,笑着说“大侄子,铃铛给你找到了,你看看这铃铛如何?” 终于找到了,林耀心头大喜,接过去看了下,眉头微微皱起。 飞龙钮浮雕背塔神象图筒型铜铃铛,为何会有这么一个又长又拗口的名字,便是因为表面有浮雕神象驼佛塔图,铃铛栓绳的提钮也是铸造的飞龙头,图案古朴,制作工艺特别。 而他手中这个铃铛,更类似于挂在屋檐下的风铃,根本不是一类东西。 看上面的锈蚀,应该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不是多好的东西,不过留着收藏也不错。 但林耀还是不甘心,询问道“难道就没有找到其他合适的这种又响又大的铃铛?” “咱们山村又用不到,能找到一个就不错了找不到。” 这下即使不甘心也没办法,林耀只好说道“三叔,铃铛这是我自己想办法吧,我手里这应该是个古董,是从哪找的,回头让主人来找我,这铃铛我要了。” “不值钱的东西你拿着就行。” “我又不缺这点钱,贪这点便宜干什么?” 刘胡胜答应下来,第二天就有一个面相憨厚的汉子找来“那铃铛是我的,听说你要买,不是说捐给学校的吗?” “学校用不到这铃铛,倒是我看着不错想买下来。” “一个破铃铛,你想要的话送给你了。” “大叔你是没明白,在你眼中这不过是个破旧到没人要的铃铛,在我眼中却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董,不知你打算多少钱卖?” “这个俺也不懂,你看着给就行。” “我这里还有两袋米,要不然你扛回去。” “行行行,家里还有些上了年岁的东西,你要不要?要的话我带来给你看看。”听说价值两袋米,汉子高兴的语无伦次。 “只要是古董我都要。” 林耀随口回答,其实这铃铛并不值两袋米,但谁让打算在这里收古董,正好趁着这机会宣传一下,千金市马骨嘛。 一个破旧没人要的铃铛,竟然换了两袋米,顿时在整个里山大队引起轰动。 登门之人不绝,想要出售手中的东西。 一位满脸褶皱的落泪敲响房门。 林耀询问“老奶奶你什么事啊?是不是有东西要换。” “啊?你三叔怎么了?” 看来耳朵不好,林耀又大声说了一遍。 老奶奶依旧没有听清,自顾自询问“听说你收一些老物件?” “没错,不知你手里有什么?” 林耀只能在她耳边大声回答,他心头火热,这两天他也收了几个老物件,虽然不值钱,但好歹也算是个古董留着收藏还是可以的。 她拿出一个盒子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几枚铜钱,还有一块布。 拿起铜钱看了下,是几枚道光通宝,不怎么值钱,放到后世也不过一千左右。 到是这块布,林耀拿起来打开,是一块长长的白布,不知做什么用的,又经历了多少岁月,早已破旧发黄。 “不知道这块布做什么用的?” “这是我娘的一个裹脚布,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我去,裹脚布,林耀赶紧放下,手在背后擦了擦,感觉一阵恶心。 心中吐槽不已,看你珍之又珍,慎之又慎的样子,他还以为什么好东西呢,结果竟然是个裹脚布。 “不知是哪年的。” “俺娘四二年过世,有四十多年了。” 四十多年的裹脚布没用,即使再加四十年放到后世,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这又不是什么都灵裹尸布或乾隆下葬盖的御用经被,就一个老奶奶的裹脚布,能值什么钱? 偏偏他又不能说重话,实在是赔不起,只能说道“这几枚铜钱还有点价值,至于这裹脚布,你还是带回去留个念想。” 老奶奶很不甘心,但见他的确不收,只能拿着铜钱换的几块钱离开。 送走老奶奶,林耀还没进去,又有一人前来:“大兄弟,您看看这个怎么样?” 林耀看了下,是个铁锤似的东西,一根五六十厘米的棍子,前面是个不足拳头大的锤头,上面满是铁锈,厚厚的一层,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像是随时可能从锤子上掉落。 林耀都无力吐槽,这东西收垃圾的都不要,嫌不值钱占地方。 你们这是拿我当凯子,但凡家里有些年岁的,就拿来给他,希望卖个好价钱。 不过正像前面说的,外行瞧不上,内行当个宝,他这些天也翻看过不少关于古董的书籍,看上面的花纹,以及岁月留下的痕迹应该是个古董。 “这是什么,你知不知道?” “在家里放了几十年了,据我父亲说好像是一个锤子,而且是战场上猛将用来冲锋陷阵的锤子。” 战场上用来冲锋陷阵的锤子,还没有人拳头大,说出去保证会被人笑掉大牙。 你看看电视剧演的,裴元庆手持一对银锤,重三百斤。 李元霸使一对重八百余斤的擂鼓瓮金锤,打遍天下英雄无人能敌。 每位演员用的锤子都有人头大小,更甚者比电饭煲还要大。 你一个没有拳头大的东西,说是猛将用来冲锋陷阵的兵器,谁会相信。 然而这就是事实。 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林耀也感觉三观被刷新。 实在是古代武将使用的锤子很小,非常小,小到你会觉得好Q好萌,大多还没有拳头大。 你们想像一下,隋唐四猛八大锤和李元霸抡的是这种锤子,以及大闹朱仙镇的岳云和八大锤也是抡的这种锤子,有没有觉着反差好大? 三观破碎有木有? 但没办法,锤这种兵器,和刀剑的配重完全不一样,重心非常靠前。 因此导致非常难以来回抡。抡出去容易,收回来很难,锤头太重基本收不回来,只能尽量减小锤头的重量。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绿营双锤,炼铁为之,左右双持,通长各一尺九寸,锤围各六寸,形如瓜棱,重各一斤三两。柄各长一尺三寸,围二寸五分,木质髹朱,系蓝緌。” 注意这是礼器,就是仪仗队使用,礼仪性质的兵器,威力要有,但更要有威慑性,所以铸造的更大一点。 平时兵器锤头能有一斤就不错了。 他曾经在博物馆专门介绍铁锤的地方见过见到一溜摆开的铁锤等兵器。 里面尺寸最大的,份量足足有……一斤多。 其他的更小,完全是Q版的。 所以对方手中的这个锈蚀的非常严重的破烂,的确有可能是古代战场上猛将冲锋陷阵用的战锤。 就是锈蚀有点严重,看来需要找一位专家教授修复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