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全场欢呼(4000字) (第1/2页)
台上。 唐赫鸣看着马兴浩道:“接下来的五分钟,把舞台交给你,我们共同来倾听你的故事。” 马兴浩点头道:“好。” 唐赫鸣:“五分钟,计时,开始!” 舞台只剩马兴浩一个人。 他的状态一下子变了,瞬间起范儿,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他的采访视频。 视频里的主人公,姓蔡,是一名老兵,同时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他不知今夕是何年,甚至连自己上一秒吃过什么都不记得,但他却能脱口而出自己上战场的日子,记得那年19岁的自己,和雄赳赳,气昂昂的战友们,一起经历过的大小战斗。 他有个日记本,那是他为记忆衰退的自己准备的。 一页页翻开,泛黄的纸张上,笔迹由最初的铁钩银划,慢慢变成了扭扭歪歪,儿童涂鸦般的文字。 “您为什么要写这些日记啊?” “帮我记忆这个世界。” …… “敌人怎么打过来的?” “用机枪,哒哒哒……我们就喊,同志们,冲啊!” “您害怕吗?” “不害怕,一个人抱着必胜的信念,你害怕什么东西。” “您的信念是什么?” “我相信国家!” …… 最后的镜头,蔡老坐在一张小桌子前,枯枝般的手里拿着一支笔,想要在日记本上写些什么,手却因为剧烈颤抖而无法行文。 让马兴浩扶住自己颤抖的手,他一笔一划的写下了几个字。 入党,光荣 2020年12月8日 观众席鸦雀无声,当他们看到老人颤抖着写下“入党光荣”四个字时,那种震撼,那种感动,那种汗毛倒竖的感觉,让他们再也绷不住了。 观众哭了。 感性的女选手无声抹泪,脸见多识广的评审席大佬们,也有人悄悄红了眼眶。 “呜呜,上来就让人哭,太可恶了。” “前三应该稳了。” 观众们期待着他能得高分。 虽然他这个“罪孽深重”的男人,惹得他们在公共场合流泪,挺丢人的,但看在蔡老的份上,他们也就不计较了。 轮到点评席说话了。 两位嘉宾步调一致,首先肯定了马兴浩的发挥,接着话锋一转,又说起了他的不足。 马兴浩听的很认真,观众们却不以为意,因为这么多期了,流程就是这样的,先表扬,再指出不足,没人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马兴浩专业评审团得分,95.367分,大众评审团得分,96.255分,本场最终得分,95.722分!” 然而当唐赫鸣说出马兴浩的得分后,观众们直接懵了。 “???” “这分怎么回事?” “分给的太低了!” “这……” “他明明讲的很好啊。” “新闻类评分这么严吗?” 在他们的设想中,就凭马兴浩刚刚的这段表现,不说太高,96分靠上是没问题的,然而他却只有95.772。 观众席“黑幕”的言论又出来了。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这结果不符合他们的想法,至于刚刚两位点评嘉宾指出的不足,他们选择视而不见。 马兴浩本人倒没有表现的特别惊讶,他微笑着朝观众席鞠了一躬,不耽误时间直接下台。 唐赫鸣道:“接下来,我们有请新闻类二号选手出场。” 看到齐岳泽从选手通道出来出来,观众们停止了讨论,还献上了掌声与欢呼。 这不仅是出于对他的尊重,也因为他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名选手了。 而且他前些日子,在阳城刺人事件当中救人的事,也被扒了出来,因此观众们对他也是比较有好感的。 齐岳泽走到台中央,“大家好,我是新闻类二号选手,齐岳泽。” 唐赫鸣直入正题问道:“你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齐岳泽道:“我就不卖关子了,我去的是川省。” 唐赫鸣点头,“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五分钟,计时,开始!” 舞台上只剩齐岳泽,他往右走了两步,不挡身后的大屏幕。 “欢迎收看新闻有故事,我是主持人齐岳泽。在川省的大山中,有这样一位彝族大姐,她叫友阿木,是一名列车长……” 五分钟的时间,齐岳泽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慢车”的绿皮火车故事。 全程三百五十公里,高铁一个小时的功夫,这趟小慢车却要跑九个小时。它停靠的站点,是一个一个的,可能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 在2020年,它的票价却还是1995年的标准,最低只要两块钱,就算坐完全程,也只要二十五块五,而货物不要钱。 因此,这趟列车成了移动的“集市”,村民们拿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去周边的镇上卖,然后买上生活用品,坐它回家。 这样一趟小慢车,可以说是沿线村民的“生命线”。 而为了维护这样一条“生命线”,国家铁路公司每年要亏损一千多万元。是的,它还是一趟扶贫列车。 它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扶起了沿线村民的生活。 “年轻时,友阿木大姐坐着它上学,如今,她成了小慢车的列车长。它是许多普通彝族人家的生命线,更是他们的希望线。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有故事,我们下期再见。” “哔!”时间到,齐岳泽也停了下来,朝观众席鞠了一躬。 观众们再次送上掌声。 以小见大,他们很喜欢齐岳泽讲故事的方式。 唐赫鸣上台,请评审们为齐岳泽打分,照例到了点评嘉宾说话的时间。 杨明晖微笑道:“齐岳泽的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 “谢谢杨老师。”齐岳泽不自觉的笑了。 杨明晖接着道:“我觉得你的选题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很多小地方,还有这样的慢车存在。” 听到杨明晖的话,不少观众点头,如果不是参加今天的节目,他们确实想象不到,如今的夏国,竟然还有绿皮火车的存在。 杨明晖:“而且你以从小坐小慢车长起来,后来成为列车长的这位彝族大姐,作为串联起整个节目的中心人物,我觉得也使你的节目非常生动。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