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章 刘梅的条件 (第1/1页)
“若是小武哥愿意娶我,那我就以账册为嫁妆。” 刘梅笑了起来,眼睛里带上了向往。 到时候她嫁得如意夫婿,宋家又能因此获功,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而她成为了宋家的功臣,甚至在朝廷赈灾案上,有举报之功,她可以堂堂正正的做,宋家二房的长媳。 刘梅心里激动起来,期待二郎能够应下,这样一来,她所有的向往都会成真。 娶刘梅! 二郎嗤之以鼻,却又忍不住了有两分自得。 原来这个小丫头心心念念,都是嫁给他。 “你对我还真是痴心啊?” 二郎“啧啧”两声,“真是看不出来!” 他还记得,在县衙后宅重遇刘梅那一天,刘梅对他那个趾高气昂劲,他还以为刘梅恨死了他,原来…… 女人的心真是难懂! 二郎默默的摇头,没说应与不应,而是不动声色的道,“你说那本账册能拉下赵县令,是怎么回事?” “咱们榆林县离南方这么远,赵县令应该跟赈灾案,扯不上关系吧!” “是扯不上。”刘梅点头。 “可是谁让咱们县令大人身后有人呢!” “他的长女给吏部侍郎做了妾,他自然也就成了吏部侍郎的人。” “这次赈灾案,赵县令他没有插手,可吏部侍郎却脱不了干系。” “京城那边,知道有这么本账册存在,就给县令大人来了信,要他务必得到账册,而后毁掉。” “可惜,咱们的县令大人也长了心眼……”刘梅轻轻的笑了起来。 “他不甘心一辈子被人摆布,又想给自己女儿争取地位,又想给自己争取权利。“ ”所以,私自把帐本留了下来,为方便日后……” 二郎秒懂,赵县令留下账本,这是为了手里有底牌,以后好去威胁吏部侍郎。 只要这本账册在手,赵县令就进可攻,退可守。 “啧啧!”真是如意算盘,可惜呀!可惜呀!二郎摇头。 赵县令千算万算,竟然没有算到,回被枕边人捅一刀子。 “这本账册,现在在你手里?”二郎问道。 刘梅摇头,“可以说在,也可以说不在,县令大人藏起账册的时候,被我不小心偷看到。” “可以说,现在除了赵县令本人,只有我知道那本账册在哪里。” “赵县令是不会告诉小武哥的,小武哥若想得到这本账册,只能从我口中得知。”刘梅指了指自己。 “小武哥,好好想一想这笔交易吧,只要小武哥这边应下。” “我那边,就立刻回县衙后宅,取出账册,亲手交给小武哥。” “我相信你小武哥的为人,是绝对不会懈于骗我的!” 刘梅看见二郎的眼中,充满着要溢出的崇拜。 曾经,在刘家最困难的时候,这个男人伸手帮助了刘家,可是后来…… 因为自己的痴心妄想,他们又抛弃了刘家,现在她就要把这份痴心,变成真的! “娶我,小武哥可以得到一个,全天下最爱你的妻子。” “娶我,宋家可以搬到赵县令,铲除敌人,甚至可以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小武哥……”刘梅一把握住二郎的手,脸颊轻轻靠了上去。 “小武哥,我会做一个好妻子,一个绝不让你失望,绝不给宋家丢脸的好妻子!” 她如今识了字,有了见识,早已不是当初事事不懂的刘梅。 她曾经做过姨娘的经历,不甚光彩,可她拿出帐册,在赈灾案上立功,足以抹平她这些劣迹。 刘梅觉得,她以后绝对不会给二郎给宋家丢人,轻轻摩梭着二郎的手,刘梅的眼角流下了泪。 “别哭了!”二郎抬手轻轻擦拭。 “小武哥!” 刘梅激动的望着,他这是……再回应自己吗? “小武哥……” 似乎是被刘梅的声音惊扰到,二郎急忙退后一步,又和刘梅之间重新保持距离。 “小武哥,你……”刘梅愕然。 “咳咳!”二郎清了清嗓子,故作无奈的叹息,“我们宋家没分家,如今是我爷在当家。” “无论是成亲,还是账本,都是大事,我无法私自做主,必须回去禀报家人,等家人商议后才能做决定。” “行!这是应该的!”刘梅善解人意的点头。 “梅儿已经等了这么久,不在乎在多等小武哥几天。” “行,你先回去吧,我会尽快给你回信,家里若是同意……” 二郎对着刘梅颇有深意的一笑,手指似乎不经意的,从刘梅的脸颊上滑过。 刘梅的脸瞬间红了,她已做人妾侍,早已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 可面对心爱的人,最初的激动又涌上心头。 支支吾吾的道,“小武哥我先走了,你……你也保重。” 说完,带着羞涩转身离开。 望着刘梅的背影,二郎嗤笑一声,“呵!小丫头嫩的很,两句话就把她拖住了!” “不过,刘梅说的那本账册……”二郎若有所思,叫来伙计,“把这收拾一下。” 而后,自己快速离开,回到宋宅,把事情迅速跟宋老爷子说了一遍。 “什么?” 宋老爷子惊讶的站了起来,“你说账本在赵县令手里?” 二郎一愣,有一瞬间的诧异,看他爷这个反应,好像是知道账本的存在。 于是点点头,“刘梅是这么说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 宋老爷子来回踱步,没想到这赈灾事件,里面竟然牵扯了吏部侍郎,这可是朝廷的三品大员。 还好!还好! 还好当初宋家没参与,不然,恐怕被人踩的连骨头都不剩,宋老爷子不由得庆幸。 看着宋老爷子的反应,二郎追问道,“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宋老爷子重新坐下来,“本来这件事情,是不想跟你说,既然你知道了,那就告诉你吧!” 于是,宋老爷子把蔡文瑾之事说了一遍。 当初知道这件事的,宋家只有三个人,就是宋青苑,宋老爷子,还有宋诚礼,包括二郎在内的其他人皆不知。 再宋老爷子和宋青苑看来,人多嘴杂,说不上谁一不小心就透露出去。 所以还是少一个人知道,少一份危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