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盗梦空间》(中) (第2/2页)
可是,关于图腾的设定远没有这般简单。图腾区分的对象,恐怕还有争议。因为在多人同入多层梦境的前提下,电影一直强调的是“图腾能确信不在他人的梦里”,但是,图腾能确定“不在自己的梦里”么?再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图腾是无法作为当事人是否在做梦的依据的。因为假设在现实中制造了只有自己才了解特性的一个图腾,那这个图腾当自己身处别人的梦境中时——也就是多人合梦时自己不是“主梦人”——可能有效(因为别人不了解你自己的图腾的独特个性是什么。所以图腾在别人的梦境中会出现比较诡异的现象,如“陀螺老转个没完”);但是,如果自己就是“主梦人”,又拿出自己设计的图腾来测试自己是否做梦——这就好比你在现实中想着梦中可以通过掐自己痛不痛来辨别是否做梦,但等你真的做梦的时候、梦中掐自己的痛疼反应还会是“客观”的么?难道不是受你清醒时的想法影响么?还能作为你判断是否做梦的客观依据么?这很令人怀疑。 另外,图腾本来是很私人的。跟别人说了特性那就不灵了。电影中团队成员每人都有自己的图腾(伊姆斯的是个筹码,亚瑟的是个骰子,阿莲的是个自己稍微镂空成一个只有自己知道质量的国际象棋棋子),但都没有告知各自用来判断的特性是什么。 影片几乎是翻来覆去“强调”的,仅仅是柯博的图腾;更值得怀疑的是。这个图腾不是柯博“自己”的,而是小甜甜茉奈莉的;柯博承认当初在“凌波态”里对茉奈莉施展了“种神**”,电影虽然没有明说具体是如何实施的,但很有可能是通过茉奈莉的那个陀螺图腾:柯博使那个陀螺旋而不停、从而使茉奈莉相信他们所处的不是现实,而是梦境。 那么,有过那种“通过作用于陀螺而种梦”经验的柯博,现在又拿了当初的工具来测试自己是否在做梦,那测试的结果是否会受到他固有记忆中设定的影响呢?说白了就是:你带着某种判断方法的记忆去做梦,那梦中对那种方法的运用,是否会受到记忆影响而失去判断价值呢? 这些非常关键的问题,将决定观众对于影片结尾的终极理解。 杜星河之后又给方雅君讲了“种神**“的心理逻辑 在逐层说明具体梦境之前,他要方雅君首先得明白此次种梦行动核心目标的逻辑,也就是柯博他们是如何计划让罗伯特费舍尔“自发而强烈地”产生“解散老爸创立的集团公司”这个念头的。
根据电影的说法,人的潜意识有种“自我防御”机制;你可以在梦中直接告诉费舍尔让他瓦解老爸的公司,出于他与父亲之间别扭关系,没准他还真可能同意;不过之后。潜意识可能会让他意识到那不是自己的“原生”想法,因而心生怀疑,这就不能算“种梦”成功了。 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很微妙的,太简单直接的玩意接受起来有困难,转几个弯、越隐秘、隐晦、深层的东东,接受起来越自然。 针对费舍尔这个个案。虽然他在现实中与父亲的关系极其糟糕(他老爸临终对他说唯一一句话是“失望”),但人性中对亲情的那份本能的渴望,如果能被积极正面的对待的话,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正是柯博小组的策略: 首先通过布朗宁(broorrow集团的目的都能达成。 “种梦行动”分镜头的分镜头也很值得人研究和玩味。 梦境的顺序是:“现实”(柯博小组与费舍尔同机)→第一层梦境“雨中劫“→第二层梦境”战宾馆“→第三层梦境”袭雪堡“→”救费舍尔“→“救斋藤”。 1.“现实”——这没啥好说的,柯博药倒了目标(费舍尔),大家连上”焖鸡“,进入约瑟夫的梦中,”种梦“行动正式开始。 2.“雨中劫”——这层行动的目的前面已经解释了,主要是为了透露有终极遗言而且布朗宁知道这回事,同时造成柯博他们扮演的“绑架犯”们想要窃取终极遗言秘密的假象,之后费舍尔被药倒而进入下一层梦境。 在这一层梦境里,由于柯博投射的与死去妻子茉奈莉关联景象(火车,暗示当初柯博与茉奈莉是通过“卧轨”的自杀方式从“凌波态”中醒转的)的干扰,加上事先没有估计到费舍尔受过”反意识侵入“训练,斋藤在与费舍尔潜意识投射的武装保镖交战时受重伤。全体成员转移到面包车上进入下一层梦境,唯一清醒的约瑟夫负责开车躲避保镖、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制造kick(撞出护栏 入水)。 入水后,从下层梦境醒转的费舍尔拉着布朗宁(注意,他其实伊姆斯伪装的)上了岸;车厢中的亚瑟、小莲也醒转了,约瑟夫当然也一直清醒着;因为他们扮演的是劫匪,自然不能跑到岸上去和费舍尔待在一起;不过他们早就备好了氧气罐,估计是从另外的地方悄悄登岸了。柯博和斋藤还在车里,他们根本没从下层梦境中醒来,意识还在“凌波态”。 3.“战宾馆”——这场是在亚瑟的梦境中,主要目的是让柯博接近费舍尔并使后者开始怀疑布朗宁的动机,最后成功唆使费舍尔和大家一起连上”焖鸡“好进入布朗宁的潜意识去发现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层出现的布朗宁不是伊姆斯伪装的,而是费舍尔潜意识投射的;这个被抓住的布朗宁供出“解散公司”的遗言是真而且他不想这样做,其实是费舍尔自我意识的投射,而这种意识是受了这一层柯博扮演的“反意识入侵”顾问的蛊惑。最后连入“焖鸡”时,柯博他们让费舍尔以为连入的是那个布朗宁的梦境,其实是连入伊姆斯的梦境。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因为当时阿莲明明问了一句“慢着,我们要进入的是谁的潜意识,费舍尔的、还是布朗宁的?”柯博回答说“是费舍尔的。”那么,难道下一层“雪堡”梦境的主梦人不应该是费舍尔么?不是的。注意阿莲与柯博谈的是“潜意识探取对象”,不是“梦境主人”。影片前面的情节一早提到了,永远不要将意识窃取或者种植的目标当做主梦人,应该是让对象的潜意识投射到盗梦团队创建的梦境中来,这样获得、或种植的秘密意识,才是自发自然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一层出现的由费舍尔意识投射出来的布朗宁后来到底有没有连到“焖鸡”上?如果连到了,为什么下一层“雪堡”场景根本没有布朗宁的身影?就我个人观影记忆而言,电影中没有明确表示这个“投射版”(以区别于伊姆斯的“伪装版”)布朗宁是否连在“焖鸡”上。如果没连,下一层“雪堡”没出现这好解释;如果连了,下层为啥没露面呢?这难道不是违反前述“同梦机制”的第三条么?(小说《重生之歌神》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xiaoshuo”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