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3章 金竟成番外:月亮屋(上) (第4/4页)
当她的黑色长发被风吹乱,当她自己都没觉察,他先一步察觉,轻轻伸出手柔柔地帮她拢整齐。当她的衣衫落了灰尘,他必会及时发现,帮她掸掉。不可能有车子会撞上她,因为他一直让她走在马路里边,也一直悄悄守护着她的安全,即便有危险,也会降临在他身上。他们就这样走过一条条街道,散着步散着心,当天空落下了雨水,他果断将自己的衬衫脱下,帮她挡雨,然后一起穿过雨帘,回到他们的月亮屋。 现实细节三还是一个夜晚,夜空中有半弯月亮,不算明亮,却也能洒下一些清澈的月光。一个头发梳得油亮的中年男人出现在月亮屋门口,站在不远处角落里的金竟成,从这个中年男人的叫喊声中,得知了他的身份是梦游的父亲。她父亲一连叫喊了多次,才将她从紧锁的月亮屋里叫了出来。她却没怎么搭理父亲,只是厌恶地呵斥了两句,便独自一人跑开,一边跑着还一边哽咽,反而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她父亲转身离开,金竟成则赶忙偷偷追了上去,看见她跑进了一家酒吧,金竟成也跟了进去。她在酒吧里郁闷地喝着红酒,喝了很多,喝得醉意朦胧后,有几个混混青年找她搭讪,她冷漠以对,青年便强行动手,她无奈之下冲出了酒吧,回到了月亮屋。不料这条街道突然停电,月亮屋漆黑一片。透过门玻璃,金竟成看见她蜷缩在一楼展厅的墙角,蜷缩在阴沉的黑暗之中,像一团黑色的阴影。 这个现实细节,金竟成写进里就变成了在一个月光不明显的夜晚,她因为父亲受了委屈,他得知后迅速回到她身边,想方设法平息着她的心情,阻止她哽咽流泪,那样他会比她更难过。她要喝酒,他就陪她喝,但不会带她去酒吧那种乱七八糟的场所,不会让她受到下三滥的混混青年的亵渎。他知道她喜欢喝红酒,所以他不惜跑几百米路去超市给她买红酒,然后又跑回来。喝着喝着,月亮屋停电了,他知道她怕黑,便点燃了蜡烛,一下子点亮几十根,围在他们的周围,圈成了一个大大的心形,他们就坐在这颗心里面,一边继续喝酒一边继续聊天,让烛光绚烂她的脸,让烛影摇落她的愁。 在现实里,她喜欢吃烤玉米,在里他便经常给她买烤玉米,尽可能去她最喜欢吃的那家店买; 在现实里,她喜欢看电影,在里他便经常陪她看电影,还在散场后回月亮屋的路上陪她唱她喜欢的情歌; 在现实里,她体弱多病却一个人拖着身子孤单地去药房买药,在里他绝不让她如此委屈,把她的身体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非但会帮她买药,还会专门为她备置药箱,甚至为她学习一些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 够了,够了,就不描述更多了,因为有很多细节段落在现实和里被金竟成用现实和浪漫互换的方式给写作着,以至于有时候金竟成都分不清究竟哪个是现实哪个是了。 这些细节段落带给金竟成一个很大的疑惑,那便是,他是不是爱上了她他并不忌讳给出肯定的回答,可理智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他不觉得这是一种爱,那样未免太浪漫主义了,可能也与他的性格经历有关,不愿轻易说爱,相对而言,他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喜欢,喜欢跟爱是不同的,虽然这说法不被很多人认同,甚至被理解为荒谬,可在金竟成看来确实如此,喜欢就是喜欢而已,不是太过神圣却是刻骨铭心,让他魂牵梦萦。 别看金竟成在里写了这么多细节,主要在于金竟成对她很关注,而且金竟成很擅长挖掘她生活中的小细节,并且擅长运用艺术加工的手法写成情节。 其实跟正常人相比,梦游生活的细节真的很少,她很少出门,通常都是把自己关在月亮屋,有时吃饭都是叫外卖,即便出门通常也是在晚上,她像是一只不喜欢白天的夜猫子。 金竟成想要多多见到梦游,最佳的方式就是去她的月亮屋,但也得有分寸,不能太过火,过火难免会引起她的厌烦,那就适得其反了。 住在麻浦区的十天,金竟成平均每天去两次梦游的月亮屋,一次是在中午,因为她通常在中午起床开门,一次是在夜晚,因为她是一个夜猫子。 每次去月亮屋,金竟成都是在一楼参观梦游的摄影作品,参观的时候不会惊扰她,参观完临走前才会提出购买她的摄影作品,一方面是因为金竟成真的很喜欢这些摄影作品,另一方面是为了能跟她搭讪,结果都是失望,她给他的都是冷漠,作品说不卖就不卖,但金竟成在心里悄悄乐着,哪怕她冷漠以对,能跟她说上话就挺好的。 金竟成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打动她的芳心,如同他知道就是,现实就是现实,月亮屋这个故事只会发生在里,而不会搬入现实。金竟成只是觉得,他这么坚持下去,最终肯定能得到她亲手卖给他的一幅摄影作品,这应该算是他的一个小小的梦想了。 果然,她终究还是让金竟成实现了梦想,且超出了金竟成的预期,金竟成终究还是得到了她的一幅摄影作品,且是她赠送给他的。或许是因为她被他的执着所打动,又或许只是因为她一时的兴起,那天她突然对金竟成说“我送你一幅作品吧。”金竟成愣愣说不出话来,心里激动得像是窜出了火焰,这时他已经在麻浦区住了九天,九天多次来月亮屋才得到她的馈赠,也不算突然了。 她从墙上取下一幅摄影作品递给了金竟成,这是一张关于黑屋子的自拍照,如果谈及人情关怀,这张照片金竟成并不喜欢,甚至让他心疼,照片中,她头发散落地蜷缩在一个柜子里,柜子门打开着,柜子外面便是黑压压的黑房间。可如果单从摄影艺术的角度看,这张照片水准挺高,至少符合金竟成的审美口味。 因为这张照片是她自己所拍,而她自己又在照片之中,显然,这张自拍照里的她不会完整,有些残缺,反而更符合这张照片的意境。究竟是什么意境呢原先金竟成不知道,可这时候金竟成已经在麻浦区住了九天,偷偷观察了她九天,已经发现了她的很多秘密,已经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这种意境了。 金竟成拿着这幅摄影作品走出月亮屋的时候,心情像是冰火两重天,冰是为她感到心疼,火自然是因为激动,金竟成很想立刻跑回到酒店客房,将这幅摄影作品正挂在书桌前,以便于他在写月亮屋的时候抬头便可看到,但金竟成没有这么做,他确实立刻跑了起来,却不是跑向酒店,而是一口气跑到了几里外的一条商业街,找到了在某个角落现场作画卖画的流浪画家。 金竟成将摄影作品递给了画家,让画家照着这幅摄影作品画一幅画,首先,将照片里的人与物都画出来,然后再添加一样东西。 画家问“你要添加什么这张照片已经很完美了。”他这话多半是出于艺术角度说的。 金竟成说“给我画一个月亮。” 画家傻眼了“月亮” 金竟成点头“是的,一个大大的亮亮的月亮。” 画家问“画在哪里” 金竟成说“就画在黑屋子的正上方,将黑屋子照亮,更要将柜子里的女孩给照亮。” 画家半晌无言,估计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不过对眼下的他而言,艺术这只蚂蚁撼动不了商业的大象,为了赚钱糊口,别说多画一个月亮,哪怕在屋子里画十个太阳,他也照画不误。 画家画得很快,二十分钟后金竟成便付了五万韩元离开,左手上拿的是梦游给他的摄影作品,右手上拿的则是画家画的一幅画作,左手托着一个黑屋子,黑屋子里有一个黑暗的她,右手托着一个灿亮的屋子,屋子里有一个灿亮的她。 黑屋子这张摄影作品金竟成取名就叫黑屋子,而金竟成任性地将画家画的这幅画作取名为月亮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