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_第二百九十节 万盏花灯映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节 万盏花灯映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 (第1/1页)

    雕刻无岁月。

    自从秦淮把木雕的塑形理念融汇贯通后。

    他便发现,平面不仅仅是平面那么简单。

    平面同样有质感。譬如如动物,有毛发丛生的质感。

    譬如女孩肌肤,则有细腻如玉的质感。

    譬如衣物,便具有丝质或是棉料的质感。

    瓦片有瓦片的质感。

    墙壁有墙壁的质感。

    琉璃瓦有琉璃瓦的质感。

    竹有竹的质感。

    荷叶有荷叶的质感。

    虽然说起来像是触觉,但实际上,触感与视觉是可以相通的。

    在文学创作上,这叫通感。

    按照秦淮之前的创作理解,这叫换一个角度看待曾经习以为常的世界。

    只不过本次换的角度是换感官罢了。

    虽说有细微差别,但上升到本质,还是一个道理。

    运用通感来进行木雕创作,秦淮能够用最少的线条与最平整的面,表现出最丰富的内涵!

    从此在木雕创作上一日千里,雕刻工序亦精简了两三倍。

    他站在木料前,挺立如松,好似融入了木料灵魂,身临其境的对木料进行雕琢。

    刀尖划出的线条柔软,动感。

    铺展开来的平面饱满、澄净。

    整件雕刻的构造干净爽朗,景色,人物,布置都充满了极致简单的韵味。

    可却没有半点缺斤少两。

    神韵、气象……应有尽有。

    宛如不施浓妆的商雅,宛如一束从清水中摇曳而出的莲花。

    简约中包涵天地至美。

    好像从窑中烧制出来的天青色北宋汝瓷。

    秦淮以这种技法雕刻,渐渐的扬起了唇角,笑意不自觉流溢出来。

    摄影机将这一切默默捕捉。

    如果放进纪录片中,那些小花痴女们又要尖叫了。

    商雅坐在不远处,手托腮,露出了宛如痴汉一般的笑容。

    秦淮小哥哥进入状态真的好苏!

    五官有如山水画一般俊美。

    手指修长,握住雕刻刀的手势,堪称绝美!

    而木料在他的刀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轻易就幻化出美轮美奂的万千气象。

    刀成了笔,石成了纸,所有情绪和灵感,都似泼墨般淋漓尽致地挥洒。

    不拘泥于线条,不拘泥于细节的堆叠。

    跳出材料的束缚,追求所雕刻对象的天然质感。

    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细腻、匠心、优雅。

    “雕刻真开心啊。”

    商雅忍俊不禁,她只是在一旁观赏,可也发自内心的笑了。

    可见秦淮小哥哥雕刻时的画风,是真的能让人变成粉红色。

    如果能用高科技把秦淮小哥哥雕刻时的思维活动剖析出来就好了。

    是不是会有一个仙境?

    商雅突然好奇。

    ……

    ……

    一天。

    两天。

    三天。

    秦淮使用新领悟的木雕技艺,行云流水的雕刻着。

    原本普普通通的木料,在秦淮的雕刻刀下,却拥有了独特的质感。

    人物身上的衣物,便是柔软精致的丝绸。

    柜台上的瓷器,与黏土烧制出来的瓷器一般无二。

    屋内两位人物,肌肤如玉,如有血rou。

    十天。

    十五天。

    二十天。

    秦淮目光微微凝肃,脑海中千变万化的计算,而手下一刀一锉,一笔一线,剔掉繁文缛节。

    透明的木花瓣瓣剥落……

    千刀万凿中,万物生长!

    看得商雅眼眸中全是惊艳。

    ……

    四十天后。

    传统技艺小镇的雕刻工序宣告结束了。

    金陵省博物院的一间未开放展厅中。

    秦淮将传统技艺小镇的部件拼凑在一起。

    每一个部件的边缘都是有榫卯结构的。虽然看似分散,但实际上,都能紧密的镶嵌在一起,形成三十米的南方‘小巷’。

    两旁屋宇高有两米,皆是如同从水墨画中走出来的徽派马头墙。

    无论是诗词中,还是书画中,都有江南水乡白墙青瓦的描述。

    马头墙便是最能代表江南水乡的建筑:洁白胜雪的墙面,青黑色的瓦顶,两色对比鲜明,虽然面与线条的构成简单,可却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整体风格。

    唐跃馆长眼睛绽放绿油油的光芒。

    这栋木雕,一定要留在金陵省博物院!

    这种史无前例的巨型木雕,能做多少宣传,能拉多少流量,能附带着弘扬多少金陵的文化呢!

    唐跃馆长眼红不已,满脸想要收入囊中的表情。

    “进来看看罢。”

    秦淮邀请唐馆长和几位工作人员参观。

    “喔。”

    刚一踏入小镇中,几人齐齐惊呼。

    就像进入了奇幻电影,视觉一下子有了惊艳之感。

    一件件店铺,整整齐齐的沿着长街排列。

    每一项技艺中的细节都做得如此精妙。

    舞台上挥舞水秀的唱曲戏班。

    在许多店铺内都有粘贴的金箔剪纸。

    于转盘上被工匠塑形的宜兴紫砂壶。

    织造出了一幅绸缎画作的宋锦织造技艺……

    每来到一项技艺,这项技艺里面的小人、绸缎,转盘就会动起来。

    看得唐馆长和工作人员一脸惊愕。

    怎么会自己动呢?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

    但就是这么玄乎,但他们走过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时,穿着衣物的人物竟然会蹁跹起舞!

    龙泉宝剑前,封在剑鞘中的宝剑竟然缓缓抽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